- 鳯凰自然教育園區
- 屬國立台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管轄。在日治時代原為日本人種植金雞納樹(提煉治療瘧疾特效藥的原料)的園區之一。1949年台大接管後,廢除金雞納樹改種阿薩姆紅茶、烏龍茶等茶樹,對竹山、鹿谷一帶茶業的發展著有功績。1972年後,又將大部分茶樹廢除,改為中海拔樹種的栽植試驗地。1996年開始,為配合農委會推展之自然生態保育與生態旅遊的政策,又重新規劃成為「鳯凰自然教育園區」。從鳯凰自然教育園區所屬土地歷年的任務調整,也可以略窺台灣農業發展變遷的軌跡。
- 茶花標本園
- 鳯凰自然教育園區設立茶花標本園的目的,除了增加園區特色外,也朝向茶花培育試驗及研發新品種的任務。目前大型茶花區共栽植169株,共鑑別出三大類92品種(南山茶14種、金花茶5種、紅山茶73種)。茶樹也是台灣山林的一大組成,若想多認識台灣的茶樹家族,茶花標本園是不能錯過的地方。
- 動物
- 自然教育園區附近因土地開發甚早,大型哺乳動物如野豬、獼猴等似已絕跡。但野生鳥類則仍多,凡中海拔地區常見鳥類如台灣藍鵲、樹鵲、斑鳩、烏鴉、大冠鷲、貓頭鷹、藍腹鷴、紅嘴黑鵯、各種畫眉等都可以見到。據鳳凰谷鳥園的調查,區域內共有野生鳥類189種、蛙類14種、爬蟲類22種、昆蟲178種,生態十分豐富。也因自然環境保持良好,每年四月左右的夜晚,在步道附近都可以見到一閃一閃的螢火蟲飛舞,園區於四月的每個週六晚上還會辦理賞螢活動(活動訊息請見 台大實驗林網站的「最新消息」公布:http://www.exfo.ntu.edu.tw/cht/09news/)。
- 植物
- 櫻花步道上有300餘株以河津櫻為主的櫻花樹。因為鹿谷是凍頂烏龍茶的產區,早年這裡的實驗林也是茶園種植示範區,因此步道沿線仍保留有5公頃的烏龍茶樹。另外,近年來這裡也致力於茶花標本園的設立,計收集有大型茶花92品種,小型茶花76種,各式美麗的茶花也蔚為步道的一大特色。而身為台大實驗林區之一,步道週遭的蕨類、針、闊葉樹種也十分豐富,據調查維管束植物達400種以上。
- 地形地貌
- 步道所在的鳯凰自然教育園區,南倚阿里山山脈鳯凰山的尾稜,東靠「鳯凰谷鳥園」,西、北側則俯視鹿谷鄉鳳凰村、永隆村台地、凍頂山及下方的濁水溪流域,海拔高自750m~950m,屬中海拔高度的山區。
- 特色
- 2月底~3月初的河津櫻花盛開,及4~5月的黑翅螢大發生期,都是步道最吸引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