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望無際的大海,和21座大型的風力發電機雄踞在後龍海岸和山頭的壯麗美景之外,站在觀景台上,能遠眺後龍溪、西湖溪出海與台灣海峽交會,綿延的西濱快速公路和海線鐵路從山下的西瓜田經過,偶爾還會看見火車飛馳而過的畫面;步道銜接日據時期興建的三座舊隧道,附近還有百萬年歷史的「過港貝化石層」;有時間與交通工具的民眾也可順遊「外埔漁港」與「合歡石滬」等景點。兼具山海晨昏美景與歷史古蹟的好望角步道,值得遊客、鐵道迷、好攝之徒與單車騎士一再探訪。
除了一望無際的大海,和21座大型的風力發電機雄踞在後龍海岸和山頭的壯麗美景之外,站在觀景台上,能遠眺後龍溪、西湖溪出海與台灣海峽交會,綿延的西濱快速公路和海線鐵路從山下的西瓜田經過,偶爾還會看見火車飛馳而過的畫面;步道銜接日據時期興建的三座舊隧道,附近還有百萬年歷史的「過港貝化石層」;有時間與交通工具的民眾也可順遊「外埔漁港」與「合歡石滬」等景點。兼具山海晨昏美景與歷史古蹟的好望角步道,值得遊客、鐵道迷、好攝之徒與單車騎士一再探訪。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 所在縣市
- 苗栗縣後龍鎮
- 里程
- 單程2.4公里
- 步道類型
- 郊山步道
- 步道型態
- 必須折返
- 海拔高度
- 27~97公尺
- 高度落差
- 70公尺
- 路面狀況
- 枕木碎石步道、石階、水泥柏油路、自行車道
- 所需時間
- 1 小時 40 分鐘(往返)
- 難易度
- 低
- 所屬園區
- -
- 山系
- -
- 最適季節
- 全年
- 申請入山
- 否
- 申請入園
- 否
- 基點
- 無
- 開車
- 【好望角停車場】
1.第二高速公路︰後龍苗栗交流道下→轉台六線前行過台一線→到龍港接61線西濱快速道路→至中和里赤土崎出口下→右轉循好望角指標直行即可抵達好望角停車場。
2.西濱快速道路︰中和里赤土崎出口下→往赤土崎方向→右轉循好望角指標直行即可抵達好望角停車場。 - 大眾運輸
- 【好望角停車場】
搭乘苗栗客運5815(苗栗─灣瓦)至「翁厝站」下車,步行約15分鐘即可抵達好望角停車場。 - 路線規劃
-
好望角步道請輸入出發地
- 出發點
- 好望角停車場
- 路線
- 好望角停車場→(1K, 20分鐘)→舊鐵路隧道口→(0.6K, 10分鐘)→隧道終點→(0.6K, 10分鐘)→舊鐵路隧道口→(0.8K, 15分鐘)→過港貝化石層→(0.8K, 15分鐘)→舊鐵路隧道口→(1K, 30分鐘)→好望角停車場
- 備註
- 1.好望角步道沿途較無遮蔽,夏季最好選擇晨昏造訪,既無日曬之苦,又能欣賞日出和夕陽美景。冬季海風較大,需注意防寒。
2.第一座舊鐵路隧道全長295公尺,隧道口設有停車場,裡面的照明有時未開,欲通過隧道最好自備手電筒。第二座隧道全長161公尺,隧道內較泥濘,通過需留意。
- 地名由來
- 苗栗後龍的中和里南端地勢較高,昔日帆船航行海上,將進入公司寮漁港(今名龍港)時,看見此地高聳、彷彿半天高,有人結草寮而居,因而稱之為「半天寮」。後來當地人有感於這裡的地形風貌有如非洲的好望角,另取名為「好望角」。
- 舊鐵路隧道
- 建造於日治時代大正11年(1922),總督府在竹南與彰化之間闢建海岸線鐵路,隧道內的下半部為混凝土,上半部為紅磚,完全以人力建造,挖掘時意外發現「過港貝化石層」。第一座隧道全長295公尺,其餘兩座分別長161、56公尺,是當年海線鐵路唯一、也是全國海拔最低的的火車隧道。民國62年,因鐡路西移而被廢棄,若干年後,地方政府整修隧道內部,拆掉鐵軌、保留枕木成為自行車道(通往白沙屯的拱天宮)和鐵路懷舊步道,隧道口設有小停車場,可經此前往好望角。
- 過港貝化石層
- 位於白沙屯北方,後方即「好望角」,約形成於一百萬至六百萬年前,屬於新生代更新世頭嵙層的岩層,土坡斷面鑲嵌著大海生物及貝類化石,涵蓋雙殼貝類、卷貝類、翼足類、珊瑚類、介形蟲等,多達一百種以上。 西元1930年(昭和五年)指定保存,1955年苗栗縣文獻委員會立碑並公告為古蹟,是珍貴的地質研究寶庫。
- 合歡石滬
- 在外埔漁港附近,緊鄰空軍雷達站,約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早期漁民利用礁岩在海岸砌成的一座圓弧型磯牆,當海水漲潮時會帶入魚群,退潮後,魚群被留在石滬中,漁民便能輕鬆捕獲。目前石滬的功能依舊存在,每逢夕陽西下退潮時分,便可看到漁民在此撈魚。
- 動物
- 好望角西臨台灣海峽,有良好之漁場,漁獲種類有烏魚、鰆魚、白帶魚、魽魚等,近海養殖漁業有鰻魚、虱目魚養殖及海瓜子養殖區,另在後龍溪出海口有牡蠣(蚵)養殖。還能觀察到大冠鳩、蛇鵰、藍鵲、五色鳥、環頸雉雞、畫眉鳥和溼地侯鳥等.....30餘種鳥類。
- 植物
- 由於海邊風砂大,步道沿途可發現風剪樹,還有黃花酢漿草、台灣海棗、蒲公英、龍葵、黃槿,以及可以提煉生質油的篦麻,海岸邊的沙地非常適合種植西瓜和花生,成為後龍的名產,秋冬時開滿芒花,迎著海風搖曳。
- 地形地貌
- 半天寮地處濱海山丘的制高點,像林口台地般,有礫石分散其間,早期是海邊沖積扇,因造山運動隆起而形成,視野遼闊,可遠眺山海美景。
- 特色
- 集合了大風車、舊碉堡、貝殼化石層、火車縱貫線與日鐵路舊隧道,是看天望海、賞風車火車、尋歷史古蹟、觀日出夕陽的絕佳健行路線。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