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楠梓仙溪
- 又名旗山溪,原命名為「Namasia」也做「男子溪」,閩南語中「男子」也正與「楠梓」同音,因而改名為楠梓溪,「仙」則是後來為表尊敬所加上去。楠梓仙溪發源於嘉義縣阿里山東麓,流經高雄那瑪夏區、甲仙區、杉林區、旗山區等鄉鎮匯入高屏溪,流域綿延全長約一百公里左右,最後在林園鄉流入台灣海峽。
- 楠溪林道
- 全長34.5 公里,於1953年闢建,沿途為重要的伐木及造林作業區,是前往玉山登山口及楠溪保育研究站的主要聯外道路。通往楠梓仙溪溪畔的「楠溪保育研究站」,為園區內楠梓仙溪河谷生態秘境,之後溪流持續往南延伸,連接梅蘭林道,直到海拔高度約1,730公尺的梅蘭鞍部。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12.3公里處嚴重崩塌,林道於此中斷。
- 動物
- 中、高海拔的動物水鹿、山羌、金翼白眉等鳥類、昆蟲等活躍其間,並有許多瀕臨絕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生長於此區。
- 植物
- 植物群系包含高山寒原植物與森林植物兩類,據調查有424種單子葉植物,1395種雙子葉植物,28種裸子植物,395種蕨類植物,177種苔蘚類植物,147種菌類植物。雲杉、鐵杉、冷杉、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玉山箭竹等最為常見,更有許多以玉山為名的高山草花植物。
- 地形地貌
- 玉山群峰屬於台灣最古老的大南澳雜岩層,形成於一至三億年前的古生代後期至中生代,沉積了大量的火成岩、砂岩、頁岩及石灰岩,經過造山運動後而形成變質雜岩系,主要岩石有黑色片岩、綠色片岩、矽質片岩及大理石。岩層脆弱,斷層、節埋、褶皺等地質構造非常發達。
- 特色
- 挑戰級路線,不僅可親臨感受中高海拔楠梓仙溪之清澈靈氣,南玉山鋸齒狀稜脊,山勢嵯峨甚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