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況回報0則
回報路線近況,
幫助其他山友的山旅更加順利喔!
回報路線近況,
幫助其他山友的山旅更加順利喔!
這條路線為日治時期登上新高山(玉山)的路線,因此沿途可以見到許多當時留下來的駐在所遺址。相較於塔塔加線,八通關線不只高度落差超過兩倍,且因其沿線地質脆弱,臺灣又多颱風與地震,造成有多處崩塌。此為非經常性維護步道,昔日的許連接橋損毀無法使用,甚至有些路段完全坍毀,使得攀登更具挑戰。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開車
【東埔登山口】
1. 經由高速公路南下:國道3號234K名間交流道左轉往集集、名間方向→彰南路(省道台3線,右轉)→員集路、名水路、水信路(省道台16線,19.6K叉路取右)→新中橫公路(省道台21線,102.4K右轉)→東埔道路→東埔登山口
2. 經由高速公路北上:國道3號243K竹山交流道左轉往名間方向→集山路(省道台3線、台3丙線,右轉)→名水路、水信路(省道台16線,19.6K叉路取右)→新中橫公路(省道台21線,102.4K右轉)→東埔道路→東埔登山口
1. 經由高速公路南下:國道3號234K名間交流道左轉往集集、名間方向→彰南路(省道台3線,右轉)→員集路、名水路、水信路(省道台16線,19.6K叉路取右)→新中橫公路(省道台21線,102.4K右轉)→東埔道路→東埔登山口
2. 經由高速公路北上:國道3號243K竹山交流道左轉往名間方向→集山路(省道台3線、台3丙線,右轉)→名水路、水信路(省道台16線,19.6K叉路取右)→新中橫公路(省道台21線,102.4K右轉)→東埔道路→東埔登山口
大眾運輸
【東埔登山口】
搭乘台鐵集集線至水里火車站,在水里火車站搭乘員林客運「6732 水里→東埔」(每日7班)至「東埔」站,步行800公尺至東埔登山口。
搭乘台鐵集集線至水里火車站,在水里火車站搭乘員林客運「6732 水里→東埔」(每日7班)至「東埔」站,步行800公尺至東埔登山口。
路線規劃
查詢
請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
出發點
東埔登山口/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路線
第一天:14.6公里,含休息10.5小時
東埔登山口→(4.0K,120分鐘)→ 雲龍瀑布→(1.7K,60分鐘)→ 樂樂山屋→(0.7K,25分鐘)→ 乙女瀑布→(3.6K,100分鐘)→ 對關→(4.1K,150分鐘)→ 觀高坪→(0.5K,15分鐘)→ 觀高營地
第二天:8.2公里,含休息7.5小時
觀高營地→(0.5K,15分鐘)→ 觀高坪→(1.4K,65分鐘)→ 溪水營地→(1.7K,90分鐘)→ 八通關草原→(4.6K,200分鐘)→ 荖濃溪營地
第三天:11.5公里,含休息11小時
荖濃溪營地→(1.4K,120分鐘)→ 玉山北鞍→(0.3K,15分鐘)→ 主北岔路
→(0.2K,25分鐘)→ 玉山主峰→(1.0K,95分鐘)→ 排雲山莊→(3.5K,70分鐘)→ 西峰下休憩亭→(2.4K,35分鐘)→ 前峰登山口→(1.0K,30分鐘)→ 孟祿亭→(1.7K,35分鐘)→ 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東埔登山口→(4.0K,120分鐘)→ 雲龍瀑布→(1.7K,60分鐘)→ 樂樂山屋→(0.7K,25分鐘)→ 乙女瀑布→(3.6K,100分鐘)→ 對關→(4.1K,150分鐘)→ 觀高坪→(0.5K,15分鐘)→ 觀高營地
第二天:8.2公里,含休息7.5小時
觀高營地→(0.5K,15分鐘)→ 觀高坪→(1.4K,65分鐘)→ 溪水營地→(1.7K,90分鐘)→ 八通關草原→(4.6K,200分鐘)→ 荖濃溪營地
第三天:11.5公里,含休息11小時
荖濃溪營地→(1.4K,120分鐘)→ 玉山北鞍→(0.3K,15分鐘)→ 主北岔路
→(0.2K,25分鐘)→ 玉山主峰→(1.0K,95分鐘)→ 排雲山莊→(3.5K,70分鐘)→ 西峰下休憩亭→(2.4K,35分鐘)→ 前峰登山口→(1.0K,30分鐘)→ 孟祿亭→(1.7K,35分鐘)→ 塔塔加鞍部登山口
備註
1. 本路段受颱風和地震影響常有坍塌而封閉,行前應向玉管處查詢。
2. 觀高至八通關部分路段坍塌須高遶。
3. 八通關草原至老農溪營地之間有數處崩塌以及斷橋,須小心通行。
2. 觀高至八通關部分路段坍塌須高遶。
3. 八通關草原至老農溪營地之間有數處崩塌以及斷橋,須小心通行。
八通關駐在所遺址
日治時期,日警於八通關越嶺道設置八通關駐在所,含括接待所、辦公室、宿舍、挑夫房舍及浴室等設施,亦有電話線可通達。日治後期登山運動盛行,八通關駐在所成為登新高山(玉山)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宿泊地,提供一泊二食的登山服務。
八通關草原
八通關草原位於玉山山脈與中央山脈之間的鞍部上,其植物組成主要為玉山箭竹與高山芒。八通關草原位置聯繫東埔登山口、中央山脈、玉山群峰,為八通關古道所穿過,向來是登山人士路經之地。
觀高
觀高展望良好,日治時期曾設觀高駐在所,今日駐在所遺址之上為直升機停機坪。林務局接手後,因伐木工作需求在此建立工作站,包含辦公室、工寮、與福利社,頗具規模。
八通關日治越道線
清八通關古道路線採直線翻越方式,特意閃避原住民部落,走來艱辛,因此成效不彰,開通不久即荒廢。日治時期,約自1909年日人已於拉庫拉庫溪流域設置數個駐在所,用以監控當地布農族部落。西元1915年喀西帕南、小川事件、大分事件、阿桑來戛事件陸續爆發,為有效鎮壓各部落並考量經濟開發等因素,台灣總督府砸下巨資修建八通關警備道,又稱八通關日據越道線,全線於1921年完工,全長約125公里,西自楠仔腳(今信義鄉久美)東至璞石閣(今花蓮玉里),以大水窟為界分東西二段,駐在所數量多達55個。
動物
八通關線因海拔落差大,形成多樣的棲地。沿途棲息的動物有藍腹鷴、臺灣黑熊、水鹿、長鬃山羊等。
植物
八通關周邊的植物可分成六型,鐵杉森林、台灣二葉松森林、馬醉木—紅毛杜鵑灌叢、玉山箭竹草生地、高山芒—玉山箭竹草生地、高山芒—玉山箭竹草生地及枯木林。
地形地貌
八通關線海拔爬升二千多公尺,其沿線地質脆弱,臺灣又多颱風與地震,造成有多處崩塌。
特色
八通關線為日治時期登上新高山(玉山)的路線,穿過八通關草原,沿途可以見到許多當時留下來的駐在所遺址。
-
-
-
2020.10.01-04 八通關上玉山(加碼八通關山及玉山東峰)
- 75.40 公里
- 4 天 20 小時 59 分鐘
- 7,694 公尺
- 4,680 公尺
- 2020-10-01
-
-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