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著公園的步道,與自行車有人車分道,沿著淡水河畔,欣賞河岸風光,水鳥滿天飛舞,公園內大片草坪,設有籃球場、溜冰場、休憩涼亭、休憩座椅,是散步、騎單車、草坪奔跑嘻戲等運動休閒的好場所。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相關GPX
所在縣市
台北市萬華區
里程
2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環狀
海拔高度
6~8公尺
高度落差
2公尺
路面狀況
磚道、柏油路
所需時間
40 分鐘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山系
-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附近步道
基點
無
開車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1.國道一號→五股交流道→新五路→台1線→環河南路一、二段→桂林疏散門。
2.國道一號→環河快速道路→桂林路→環河南路一、二段→桂林疏散門。
3.台65快速道路→縣民大道→華翠大橋→艋舺大道→西園路→桂林路→桂林疏散門。
由桂林疏散門進入,即抵達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1.國道一號→五股交流道→新五路→台1線→環河南路一、二段→桂林疏散門。
2.國道一號→環河快速道路→桂林路→環河南路一、二段→桂林疏散門。
3.台65快速道路→縣民大道→華翠大橋→艋舺大道→西園路→桂林路→桂林疏散門。
由桂林疏散門進入,即抵達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大眾運輸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1.公車18:於「萬華分局」站下車,往前步行240公尺,即可抵達桂林疏散門,即為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2.捷運:搭乘板南線,於「捷運龍山寺」站下車,1號出口步行800公尺,即可抵達桂林疏散門,即為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1.公車18:於「萬華分局」站下車,往前步行240公尺,即可抵達桂林疏散門,即為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2.捷運:搭乘板南線,於「捷運龍山寺」站下車,1號出口步行800公尺,即可抵達桂林疏散門,即為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步道入口。
路線規劃
查詢
請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
龍山寺
位於艋舺(今萬華)是台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龍山寺即是台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建於西元1738年(清乾隆3年),直至1740年落成。傳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且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因而建立寺廟供奉主神觀世音菩薩。在二次世界大戰正殿受到炮火擊中,殿堂全毀,但神像卻絲毫無損,讓信徒更加敬拜,寺廟規模日益壯大,供奉的主、附神共有一百多尊,因此龍山寺被稱為「眾神的聚會所」。
萬華
舊稱艋舺,其源自康熙48年(1709)由陳天章等五人申請設立之陳賴章墾號,率領民眾至大佳臘(今之臺北市大同與萬華區一帶)荒地開墾。當年平埔凱達格蘭族皆以獨木舟(Mankah)載運番薯等土產,至此地河畔與漢人交易,當時俗稱番薯市街,後被稱臺北第一街(今貴陽街)。日治時期民俗學者池田敏雄(1916-1981)指出:「漢人便以『蟒葛』或『蟒甲』,來表示番舟;以『艋舺』來代表番舟聚集之處以別之」,因而日後逐漸稱呼此地為艋舺;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日人改稱萬華,係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同時也有「萬德莊嚴、華嚴世界」的寓意。
動物
濕地生態包括螃蟹、蛙類、兩棲類等,以及小水鴨、白眉鴨、花嘴鴨等雁鴨,以及鷸行鳥科等,每到候鳥季節,西伯利亞及日、韓等地區南遷過境的鳥類,會來此做為避冬場所及中繼站,場面壯觀是,賞鳥的好地點,每年也會舉辦「華江雁鴨季」,提供寓教於樂的功能。
植物
榕樹、蟛蜞菊、田菁、大花咸豐草、草澤植物、五節芒、象草、蘆葦、李氏禾、甜根子草、牛筋草等。
地形地貌
地質年代為全新世,由礫石、砂、粘土組成的沖積層。
特色
河岸風光、水鳥飛舞、大片草坪,是運動休閒的好場所,也是候鳥季賞鳥的好地點。
最新討論
發表新討論相關相簿
看更多相關心得
看更多路線評論
發表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