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古道
1,264次點閱
15
有 15 人想去
6
有 6 人去過
路況回報0則
回報路線近況,
幫助其他山友的山旅更加順利喔!
想去
去過
路況回報
逐鹿古道的南北兩端出入口分別在台21線上的龍德堂牌樓和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原光明國小),兩者相距僅1.5公里,可選擇雙向進出或走一圈環狀路線。古道大致沿稜線北行,雨社山、雨社山北峰和北雨社山就分布在這段瘦稜之上,北端的三叉路口可通往後尖山、頭社山和日月潭,岳界稱為「雨後頭縱走」,路程長達11公里以上,健腳者不妨追隨邵族先人的腳步、實地感受這一段白鹿傳奇。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下載GPX
所在縣市
南投縣水里鄉,南投縣魚池鄉
里程
6.1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564~964公尺
高度落差
400公尺
路面狀況
產業道路、土石山徑、枕木階
所需時間
2 小時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山系
中央山脈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基點
1.雨社山/964m/水資會濁同三等三角點/NO:39
2.雨社山北峰/958m/大正土木局7號水準點
3.北雨社山/945m/山字森林三角點
2.雨社山北峰/958m/大正土木局7號水準點
3.北雨社山/945m/山字森林三角點
開車
【龍德堂牌樓】
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左轉台16線→過水里後再左轉台21線往日月潭→龍德堂牌樓即在台21線73K處(四驅車可右上產道約1.8K,左岔有一鐵柵門,若沒關閉可往前約0.7K至觀景台空地停車)。
【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
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左轉台16線→過水里後再左轉台21線往日月潭→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即在台21線71,5K處。
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左轉台16線→過水里後再左轉台21線往日月潭→龍德堂牌樓即在台21線73K處(四驅車可右上產道約1.8K,左岔有一鐵柵門,若沒關閉可往前約0.7K至觀景台空地停車)。
【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
國道3號名間交流道下→左轉台16線→過水里後再左轉台21線往日月潭→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即在台21線71,5K處。
大眾運輸
【龍德堂牌樓】
搭乘豐榮客運6289或南投客運6671、6801於「大平林」站下車,往水里方向步行約100公尺即達龍德堂牌樓。
【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
搭乘豐榮客運6289或南頭客運6671、6801於「統櫃」站下車,再步行約200公尺即達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
搭乘豐榮客運6289或南投客運6671、6801於「大平林」站下車,往水里方向步行約100公尺即達龍德堂牌樓。
【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
搭乘豐榮客運6289或南頭客運6671、6801於「統櫃」站下車,再步行約200公尺即達日月潭特色遊學中心。
路線規劃
查詢
請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
交通查詢
名稱由來
伊達邵族原居住在阿里山區,有一年祭典中忽然出現一頭白色公鹿,族人紛紛拿起弓箭去追趕,一路越過濁水溪經雨社山來到日月潭,白鹿最後消失在拉魯島,化成一棵茄冬樹。族人相信牠是祖靈的化身,遂遷居至這片樂土。民國94年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修建的「逐鹿古道」就是其中的一段,名稱便是源自於這段白鹿傳說。
邵族
Thao的原義是「人」,為台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少的一族,日治時期曾是水沙連地區最有勢力的族群(水社kankwan)。現在以伊達邵(Baraw-baw,日月村,舊稱德化社)為中心,另一個主要聚落是位於水里鄉頂崁村、台21線73K附近的雨社山聚落(又名大平林部落)。
動物
途中有機會發現紅邊黃小灰蝶、端紫斑蝶、紅擬豹斑蝶、豆芫菁、善變蜻蜓、古氏棘蛛、梭德氏棘蛛、竹雞和台灣山豬等等。
植物
沿途可見白鶴蘭、扁柏、桂竹、小杜若、山茶花、桔梗蘭、銀合歡、麥門冬、台灣肖楠、變葉木、冇骨消、青剛櫟、苦楝、無患子、大頭艾納香、睡蓮、山櫻花、廣東油桐、鴨跖草、柑橘樹、柚子樹、龍眼樹和檳榔樹等等。
地形地貌
逐鹿古道原從山腳的雨社山聚落橫跨雨社山而過,再延伸至日月潭地區,後來所建的步道只有一公里多,南北兩端出入口前都有一大段蜿蜒的水泥產業道路。
特色
逐鹿古道淵源長,白鹿傳說莫遺忘,四通八達多叉路,山明水秀好風光。
路線評論
路況回報
0 則評論
我要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
0 則回報
我要回報
目前無人回報此路線近況,
點擊「我要回報」提供最新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