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 清朝末期,因為位於溪流源頭,因此這裡被稱為溪頭。至日治時代,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選擇此地做為附屬演習林,暑假時並派遣學生來進行研究、實習。民國38年改由臺灣大學管理,目前隸屬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
- 大學池
- 原是日治時代用來浸泡木材、去除雜質及害蟲、避免木頭乾裂的貯木池。後來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加以整治作為觀賞之用,正式命名為「大學池」,並在池中央以孟宗竹搭建拱橋,成為溪頭最負盛名的地標。
- 溪頭幽靜步道
- 一條幽靜怡人的步道,步道平緩,長度約450公尺,沿途是美麗的柳杉林相,常見山紅頭、青背山雀、紅頭山雀等鳥類於樹林中跳躍,蟲鳴鳥囀,悅耳動人,漫步其中,令人心情感到恬靜,走累了涼亭小憩片刻,享受清風徐徐,讓人忘卻煩憂。
- 森林浴步道
- 在溪頭所有步道中算是稍微有一絲絲難度的,步道距離較長,坡度略陡,部分路段沒有鋪面,因此造訪的遊客也少一點點。挑戰性高一些,風景卻沒有打折扣,沿途的柳杉林筆直朝天伸展,雲霧繚繞時更有韻味。踩踏在風貌原始的羊腸小徑上,撒落一地的光與影讓人著迷,也感覺更加貼近自然。
- 動物
- 冠羽畫眉、紅頭山雀、黑枕藍鶲、小剪尾、紅山椒鳥、綠鳩、白頭翁、樹鵲、紅嘴黑鵯、綠繡眼、竹雞和藪鳥,以及赤腹松鼠、梭德氏赤蛙、艾氏樹蛙、莫氏樹蛙、盤古蟾蜍、拉都希氏赤蛙、扁鍬形蟲、台灣山窗螢和黑翅螢等。
- 植物
- 台灣杉、巒大杉、柳杉、扁柏、櫸木、台灣肖楠、台灣二葉松、落羽松、牛乳榕、血藤、江某、青楓、巒大秋海棠、天南星、冇骨消、杜鵑、山櫻、野桐、板栗、楓香、杜虹花、七葉一枝花、珍珠蓮、鬼懸鉤子、大花蔓陀蘿、台灣附地草、蘭崁馬藍、咬人貓、闊葉樓梯草、冷清草、崖薑蕨和台灣桫欏等。
- 地形地貌
- 地質年代為中新世,由厚砂岩、白砂岩及砂頁岩互層,含煤層的南莊層。
- 特色
- 步道由枕木塊與木屑鋪設而成,走起來柔軟舒適,還散發著木頭的清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