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紅石步道
2,300次點閱
5
有 5 人想去
13
有 13 人去過
路況回報0則
回報路線近況,
幫助其他山友的山旅更加順利喔!
想去
去過
路況回報
步道起點位於關山環鎮自行車道與東5線交叉口,步道大致分為三段,第一段為起點至紅石林道1.3K處,沿途為茂密的相思樹林,第二段為紅石林道1.3處至3.2K處,坡度平緩,第三段紅石林道3.2至4.6K處,圓木階梯蜿蜒於稜線之上,較有陡度,最高點設有涼亭,途中開闊處可欣賞關山縱谷綠野平疇及海岸山脈。
基本資料
交通方式
路線地圖
人文生態
下載GPX
所在縣市
台東縣關山鎮,台東縣海端鄉
里程
單程3.7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必須折返
海拔高度
294~738公尺
高度落差
444公尺
路面狀況
土徑、枕木、水泥、石階
所需時間
2 小時 30 分鐘(往返)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山系
中央山脈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基點
無
紅石林道
全長30公里,位於關山鎮與海端鄉交界處,因沒有人為破壞,原始樣貌保持良好,沿途林蔭茂密,闊葉木及針葉木分布其中,有多達70種鳥類出沒,生態豐富,還有媲美溪頭的孟宗竹林,景觀令人讚嘆宛如電影場景。林道10公里處設有林務局管制站,作為人員進出安全和巡護森林考量。
紅石部落
紅石(Kusunuki) 約在民國四○年代形成,紅石之名原布農族之「紅石頭社」,據稱該地有一顏色赭紅的大石頭矗立山頭,布農族語稱batu daing,其址在今紅石部落西南紅石溪支流沖積扇扇頂附近。戰後官方稱其地為紅石。
關山鎮
原名阿美語「里壠」(Lilong),指當地多「紅蟲」之故。清朝初期,平埔族(主要為西拉雅族)已進入關山開墾。之後阿美族也在關山聚居和建社。漢人則在清朝光緒晚期開始移入開墾。日治時期開闢關山警備道,以其位於警備道東口,大關山之下,故於昭和12年(1937)改名「關山」。關山鎮由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包夾,屬於臺東縱谷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平坦適合農業發展,關山米遠近馳名。
海端鄉
布農語原稱haitotowan(現名haiduan),意指三方為山所環繞、一方為開口之地形,即指新武呂溪出中央山脈轉向南流,進入花東縱谷之處,宛若兩山間之缺口,如現今海端村位置。原居住於東埔的布農族人,在18、19世紀間,越過中央山脈到東部拉庫拉溪流域尋找新獵場,部份族人來到海端鄉,即定居於此。
動物
澤蛙、大冠鷲、白耳畫眉、冠羽晝眉、綠繡眼、五色鳥、紅嘴黑鵯、小啄木、山紅頭、台灣松鼠、山羌等。
植物
相思樹、代問花、蕨類、姑婆芋、鐵砲百合、油桐花、日本商陸、小花蔓澤蘭、楓樹、烏心石、糯米糰、咬人狗、山蘇、三葉山香圓等。
地形地貌
地質年代為始新世,由千枚岩、板岩、夾砂岩組成的西村層、新高層。
特色
為林務局推薦的百條步道之一,沿途為茂密的相思樹林,開闊處可欣賞關山縱谷綠野平疇及海岸山脈。
路線評論
路況回報
0 則評論
我要評論
目前沒有此路線的評論喔!
點擊「我要評論」,發表你對此路線的看法吧!
0 則回報
我要回報
目前無人回報此路線近況,
點擊「我要回報」提供最新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