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大卡社道
- 又稱「萬大、卡社警備道」,是日治時期修築的理蕃道路,昔日從布農族卡社群族人居地巴庫拉斯社,經良久社,通往萬大的聯絡道路。後段為「萬大、霧社警備道」,是萬大至霧社,二條古道合計約60公里。日本官方更將此道延長至霧社,穿過埤亞南鞍部(今思源埡口)至臺北州,成為臺灣當時縱貫內地中央山脈地塊唯一的「蕃地縱貫古道」。
- 良久社蕃童教育所
- 二塊大理石紀念碑刻有「卓社群尋根祖居地立碑紀念,信義鄉鄉長田炳源題,西元2003年2月11日」,「武界基督長老教會尋根之旅,以馬內利,2014年2月28日」。
- 良久社建築原形
- 因在陡坡建屋,需將斜坡地整平,因此前庭比地面低45公分,屋內比地表低60公分,牆壁及屋頂用粘板岩堆疊成人字形,前庭有雞舍,屋旁有穀倉及雜物間。
- 布農族依地區主要分為五群
- 卓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郡社群,在日治時期因便於管理,即把卓社群之族人集中於萬大卡社警備道旁,稱之為「良久社」。光復之後,原良久社族人陸續遷往武界、曲冰、過坑、久美等部落,良久社即荒廢。2011年40多位布農族人,發起尋根之旅,回到「良久社」一睹部落耆老口中的舊部落,難掩內心的激動。
- 動物
- 此區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生態豐富。
- 植物
- 肉穗野牡丹、血藤、大葉溲疏、紅檜、臺灣杉、山櫻、肖楠、烏心石。
- 地形地貌
- 地質年代為漸新世至中新世,由硬頁岩、板岩、千枚岩組成的乾溝層。
- 特色
- 日治時期修築的理蕃道路,曾是縱貫中央山脈的「蕃地縱貫古道」,昔日布農族卡社群族的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