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PCT 太平洋屋脊步道簡介

  • 出發日期
    2017/05/07
  • 回程日期
    2017/09/21
  • 相關路線
    PCT 、太平洋屋脊步道
  • 相關山岳
    Mt. Whitney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目前台灣走過PCT的不算太少
但是每天都有記錄的人應該不多
前幾天在出發快兩周年的日子前終於把所有的遊記都貼上blogger
對於這條路線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像今年2019也是美國西岸的大雪年
這個紀錄就可以參考看看

blogger : https://bunhikingpct2017.blogspot.com/
粉絲專業 : https://www.facebook.com/BunHiking/

粉絲專業不嫌棄的話可以來看看按個讚
blogger裡面有很多篇記錄
之後會新增介紹PCT和同年在其他美國國家公園的紀錄
blogger的標籤Sierra裡有一些有趣的經歷和美景
標籤Washington的風景也還不錯
都可以瀏覽看看 有PCT相關的問題也可以留言 我盡量回答

--

底下是blogger裡以自身經驗簡單介紹PCT各個區間內容
可點選連結看圖文
https://bunhikingpct2017.blogspot.com/2019/04/pct.html

PCT(Pacific Crest Trail 太平洋屋脊步道)位於美國西岸,
由美國墨西哥邊境通往美國加拿大邊境,
全長2663mi(約為4286公里), 由南到北分別經過加州 奧勒岡州 華盛頓州,
依照全程徒步者常用的app Guthook可簡略分為五個部分,
南加州 Sierra 北加州 奧勒岡州 華盛頓州,
全程步道都有規劃出明顯的路徑,
但是卻不是每個走完全程的人的每一步都走在步道上,
會偏離步道的原因很多, 例如森林火災封路 有風景更好的替代道路
雪掩蓋步道所以選擇好走的路線等等,
所以像我在2017年大概只走了3800到3900公里,
沒走到的大部分都是因為森林火災封路,
對於封閉路段我選擇搭車通過而不是在公路上徒步補完,
每個全程徒步者對於自己有沒有走完都有自己的定義的,
這條步道你覺得你有走完那就走完了, 不需要別人的來認可你有沒有走完,
當然某些太誇張的例子還是會被拿出來調侃一番的,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選擇在冬天行走,
主要原因就是在雪地行動風險太高, 通常由南往北的出發時間是三月中到五月底,
再早南方的高海拔區可能還有厚厚的積雪,
再晚抵達華盛頓的時候會遇到大雪, 一般來說靠近邊界的地方九月中山上就有雪了,
所以結束時間通常最晚會設定在十月中或十月底之前,
由北往南走的出發時間約為七月初到八月初, 可以避開華盛頓山區的積雪,
通常抵達Sierra高山區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雪,
到南加州的時候又會遇到缺水的問題, 通常由北往南會比由南往北簡單一些

PCT路線圖


冬天時的積雪通常是影響行走PCT的主因,
而我徒步PCT的時間2017年又是大雪年,
附帶一提今年2019年也是大雪年,
所以底下的描述可能會不和小雪年的徒步者感受不同,
我的出發時間是5/7, 結束時間是9/21, 由南往北的方向行進,
所以我介紹各區域是由南往北的方向介紹

南加州 :
全新體驗的開始, 這裡是會遇到最多人的地方,
大部分的徒步者都是從南加州開始, 然後越往北邊人越少,
所以南加州可以說是最熱鬧的地方, 可以體驗PCT的步道是長甚麼樣子,
測試一天走20mi(約32公里)的強度自己是否能夠負荷,
體驗步道沿途小鎮的步道文化, 像是好心的步道天使,

體驗步道沿途小鎮的步道文化, 像是好心的步道天使,
在路邊擺攤提供免費的食物補給,
或是提供便車讓徒步者可以不用踢長長的公路進去城鎮,
體驗步道魔法, 由步道天使提供自取的食物或飲水,
甚至有一些緊急用品, 例如行動電源 大力膠帶 腸胃藥 止痛藥 乾洗手等等,
進到鎮上要自己打理包含住宿 補給 洗澡洗衣服等雜務,
相當有旅行的感覺, 而且是很不一樣的旅行, 在南加州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水源,
南加州是屬於沙漠氣候, 大雪年的好處是通常五月中就會乾涸的水源都還有活水,
所以在大雪年南加州比較不會出現缺水的問題,
但是依然還是要做好規劃並且了解各個水源的情況, 已備不時之需,
一般來說20mi的無水源區會背負4公升的水
南加州的沙漠


Sierra :
離開南加州的沙漠前往高山區,
高山區的路線有95%和著名的JMT(John Muir Trail 約翰謬爾步道)重疊,
步道最高點是4009m的Forester Pass,
不過通常徒步者都會花一天的時間到美國本土的最高點,
4221m的Mt. Whitney上晃一圈, 這也是PCT上少數有機會攻頂的時間,
在大雪年的時候海拔3000m以上幾乎都是積雪,
對於像我這種雪地經驗不多的人來說要花很多時間去學怎麼去踩雪,
怎麼判斷雪地上的路徑, 什麼時間要使用冰爪甚至冰斧等等,
不過最困難和最危險的地方並不是雪而是水,
進入Sierra的時間大多為六月或七月, 是炙熱的太陽融化雪的高峰期,
自然就會有大量的水順著地勢逃離Sierra, 所以步道上會出現很多很多的水,
必須徒步通過很多的溪流, 通常徒步者為了輕便所以不會攜帶繩索等等的技術裝備,
所以必須自己去找或去探聽適合通過溪流的點, 簡單一點的水深及膝,
誇張一點的要背著大背包游泳通過,
危險一點的要踩著夠粗的倒木或是看起來結實的雪橋來渡過湍急的水流,
另外在Sierra區負重會來到PCT全程的高點,
除了因應雪地而準備的冰斧冰爪或簡易冰爪甚至額外的保暖裝備和長天數行程的食物之外,
最重的是要背負著熊罐, 熊罐是一個用來存放食物的堅硬塑膠桶,
有特殊的設計讓熊無法直接轉開蓋子拿取食物, 熊罐本身大約就有1kg的重量,
而且是國家公園官方規定必備的裝備, 無法用吊在樹上的食物袋來取代
翻過pass後的雪況


北加州 :
如果說Sierra是山裡面的與世隔絕, 那北加州就是城鎮中的與世隔絕,
由於地勢的關係, 北加州的城鎮大都是在山谷之中,
山谷之中很難收到手機訊號, 必須使用當地的wifi才能與外界聯絡,
但是當一堆徒步者擠在同個wifi分享器之下就根本別想上網了,
所以在北加州最棒的上網地點通常都是在山頂,
如果在步道上看到一堆人聚在同個地方休息, 那就有很大的可能那邊有網路訊號,
徒步者比較常用的是AT&T, 收訊都還算不錯, T-mobile的收訊就比較差,
台灣人比較少知道Verizon似乎有比AT&T更好的收訊品質,
不過在辦理前要先確定台灣買的手機是否支援,
另外北加州的風景也是不錯, 湖區相當的漂亮,
但是在通過Sierra的洗禮之後會覺得這根本沒什麼好看的啊,
只能說由南往北走胃口會先被養大
Lower Deadfull Lake


奧勒岡州 :
對我來說這是我走的最痛苦的一個州, 真的開始有走到厭世的感覺,
奧勒岡是所有區域裡面地勢最平坦的區域,
所以徒步者通常會利用這邊來補足之前落後的進度,
在奧勒岡一天正常走30mi(約48公里)是很平常的事情,
有的比較有挑戰性的hiker會在這邊嘗試24hr的耐力賽,
看能夠走多遠, 或者進行奧勒岡挑戰,
好像是用2個星期的時間走完奧勒岡州456mi的挑戰,
這裡之所以會走到厭世就是因為每天要走的里程數很長,
時間壓力加上路太過平坦無趣風景沒變化,
走著走著還可以聽到遠處傳來汽車的引擎聲,
好像搭車通過比較快又比較舒適, 走在這邊很沒樂趣的感覺,
而且2017年這年又被稱作冰與火之年, 冰就是前一年冬天的大雪, 火就是夏天開始到處焚燒的森林火災,
2017年奧勒岡州幾個風景比較著名的區域都因為森林火災而封閉,
所以2017的奧勒岡對我來說是個充滿煙霧又沒有美麗風景的區域
煙霧迷漫的Crater Lake


華盛頓州 :
華盛頓州的風景是公認PCT上第二好的, 第一好的當然是Sierra高山區,
不過華盛頓州的幾個wilderness都是相當漂亮的,
像是Alpine Lake Wilderness或是Goat Rock Wilderness, 都是相當值得一去的地方,
2017年比較遺憾的就是PCT經過Mt. Rainer 國家公園的路線因為森林火災而封閉,
所以像是華盛頓州一些比較有名氣的山都無法很清楚的一睹他們的容貌,
通常比較會認植物的徒步者在北加州就開始享用野生的藍莓,
一路吃到華盛頓州, 不過華盛頓州有著其他地方沒有的特產越橘梅,
味道相當的好, 我另一個遺憾就是在鎮上沒有點一個越橘莓派來品嘗一下,
PCT在華盛頓的難度也是僅次於Sierra, 後期幾乎天天就是在翻稜線,
翻過去之後馬上往下切, 切到河谷又馬上準備翻稜線,
可以說是爬升最多的區域, 在華盛頓的最後我還遇見了初雪,
雪量大到山頭一夜變白, 晚上睡覺還要起來打帳篷不然帳篷會被壓垮,
也是非常有趣的體驗, 行程的最後走到美加邊界的時候,
在抵達之前甚至開始走PCT之前會不停地去想像走到終點的感覺到底是什麼,
是會捨不得或者熱淚盈眶, 甚至興奮地大吼大叫等等,
不過實際走到的時候心境其實沒有太多波動,
只有簡單的感想, "X, 我終於可以回家了",
不過實際上還要走8mi才能到加拿大境內有車子到達的地方再想辦法回家,
對於無法進入加拿大的人就至少還要走20mi才能回到美國境內有車子的地方,
不過重點是有車的地方還沒有網路,
沒辦法請人來接駁只能看有沒有好心人幫忙了

Mica Lake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