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mon X Ultra 3 GTX 輕量健行鞋

  • Hughes Chen
  • 3,449 次點閱
  • 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前言:

近幾年因為工作上慢慢的不方便請假,雖然一年固定還是會安排幾次的大山重裝行程,但重心慢慢的也開始移往短程天數的百岳單攻或是中級山/郊山行程。連帶的裝備也開始慢慢邁向輕量化。也因如此,原本的登山鞋也逐漸少穿了,開始在尋尋覓覓適合中級山的行程的登山鞋,在網上做了不少功課以及試穿下終於決定選擇了Salomon Ultra 3 GTX做為登山的新夥伴!

正文開始:

其實Ultra 3 GTX不是我第一雙Salomon的鞋子,之前就曾經陸續入手過Salomon的水陸鞋(鞋子仍在服役,但型號忘了)以及前代的Salomon Ultra 2 GTX 做為平日郊山使用,但在試穿了Ultra 3之後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一些明顯的升級感,讓我決定以後在使用上會以Ultra 3做為主要使用,至於Ultra 2 ,嘿嘿嘿   我可不是喜新厭舊的人,三不五時後還是會記得穿你出去曬曬太陽的,那亮眼的綠色可是很吸睛的呢!(走在塔魔巴那美麗原始的森林時,看Ultra 2整個與背景的青苔融為一體,自己整個都著迷了)

也由於本人登山仍然是喜歡留下許多自己的身影,即便是在選擇健行鞋,個人的第一考量是仍然外觀美觀,所以才會在購買Ultra 2時才會選擇那亮眼的亮綠色而這次的Ultra 3走的則是更為流行及現代的設計,除了運用更多的貼合設計減少縫線,在外型上也更為流線符合人體工學及腳型。除了適合可以陪山友上山下海以外,即便平日穿著在都市區走動也是相當適合。

44f05061d206a65a9c0b8311f3701d89.jpg

除了外觀設計改良之外,有穿過登山鞋的人心中多少都同時有點感嘆就是堅硬的又舒適的鞋底似乎是空集合,往往還要自己另外增添鞋墊才能夠。而這一點煩惱在使用Ultra 3上卻是看不到的。Salomon的鞋子一向都是堅固耐用的象徵,而Ultra 3採用Advanced Chassis系統做為中底,介於一個中層的緩衝提供了山友夠硬又輕的支撐墊,可以提供負重行走的穩定性和緩衝效果。

在面對台灣各式各樣的天氣變化,Ultra 3不但在鞋面的材質使用全包覆式的Gore tex 防水材質,在面對不可避免的大小水坑以及突如其來的大雨時,能在一定限度內保持鞋子內的乾燥,讓山友們可以盡量保持鞋內的舒爽,以避免各種可能皮膚的疾患。

另外Ultra 3也採用Salomon引以為傲的Contagrip高抓地大底,搭配多鞋齒設計,不論在乾濕地形都能穩健抓地,,相較於二代,三代導入了全腳掌的下坡控制系統,透過鞋面包覆科技與足跟大鞋齒結合,提高對下坡地形的控制力與抓地力。

44054ec60d61028d850f5d67c3c34934.jpeg

Ultra 2 與Ultra 3的鞋底比較,左圖為Ultra 3,右圖為Ultra 2

即便走在下過雨後濕滑的泥沙地及碎石路上仍然能保有相當良好的操控性,這點在台灣來說非常重要!尤其對同我一樣主要是拿來使用做為中級山使用的山友們是相當迷人的一點,畢竟台灣很多中級山一年大約有300天的日子路面是濕的,Ultra 3的高抓地力表現與防水功能相當適合台灣是多雨潮濕的環境。

除了鞋底抓地的操控性增加之外,另外對於重視輕量化的山友來說,網頁數據Ultra 3大約是380g, Ultra 2 大約是410g,Ultra 3比Ultra 2還來的輕了點。不要小看這小小的30g,要知道,在講究輕量化登山時即便是小小的30g都是錙銖必較的。

結論:

從第一雙水陸鞋到現在,Salomon給我的感覺都是有不斷再進步,對於產品線的區隔也是相當清楚,例如Ultra 系列就是很好的多功能登山健行鞋,厚實的鞋底設計搭配足跟緩衝、穩定支撐設計,對於健行者來說,即便是較長天數的山路或是公路等混合地形,也可以減少腳底不適的情形發生,但如果是要使用在越野跑的用途則相對不適合,但Salomon也有相對應的越野跑鞋系列可以供消費者選擇,如果要選擇長途重裝登山鞋時,Salomon Quest 4D GTX 系列也是我目前的第一選擇。

我的Salomon兄弟

6e01025da2e5cc35f19f5b9a42b4b76e.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