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台三綠道之副線-關新芎環線(燒碳窩-芎林)、十二寮峨眉湖

  • 林正宸
  • 2,098 次點閱
  • 7 次拍手
  • 相關路線
    浪漫台三線 、燒炭窩古道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新竹副線從燒炭窩再次啟程,在這之前,先跑去走完飛沙縱走及新竹一部份主線,這順序在主線的篇章裡提到過,這段副線除了犁頭山部份外,整體是開發完整的道路上,犁頭山這段卻也是山徑中距離最長的一段,因為無法採取先前像十寮山一般藏車再回頭來取車的方式,說什麼勢必要帶車通過,嗯...挑戰不小。

從燒炭窩古道入口再次開啟記錄,進入點為義民路二段530巷,劃設為自行車道,不過這劃設個人看了覺得很打混.....,就只是把一條一般車道畫個標誌也沒做什麼規劃,只是一個為劃設而劃設的結果罷了。

往燒炭窩騎,應該說從路口開始就已經是古道的一環了

P1060750.JPG

燒炭窩古道為湖口至新埔之間的農產品運銷道路,又稱新湖越嶺古道,古道上多半設有福德祠、伯公廟等等,而這口井應為當時人們行經打水飲涼之處,我想一旁的伯公廟也因此被稱為涼井伯公。

涼井伯公及老樹

P1060751.JPG

樹下有一古井

P1060752.JPG

前方日月池為農家灌溉之水源,環境優美

P1060753.JPG

P1060754.JPG

日月池有長坡(月池)+圓坡(日池)組成,是天然的大池,水源有地下水、燒炭窩溪、雨水,到至今也有200多年歷史了。

照軌跡騎到沒路,看到卵石路,想說是古道!?

P1060755.JPG

抬著車抬到一處山水生態園區

P1060756.JPG

此時此刻我才恍然大悟,軌跡到這為什麼折返,是因為當時也是走到沒路了才調頭找到正路,我怎麼還傻傻跟著再走一回,還抬著一臺車。

回頭在這路口找到非常不明顯的燒炭窩指標

P1060757.JPG

接回正確的路但一路都是產業道路的型態,走過水泥橋通過燒炭窩溪,原本的古道是繼續往湖口台地去,只可惜原古道成了軍方戰車射擊場阻斷,原本有另闢替代路徑接土牛溝古道,而2003軍方將整個湖口產權圍上鐵絲網與水泥牆,古道從此無法通行,路口有一間伯公廟。

從這就一路沿義民路三段56巷90弄出去接回義民路

P1060759.JPG

一路來到義民廟,又稱為褒忠亭,建於乾隆時期,因當時發生林爽文之亂,朝廷派福康安前來平亂,其間由新埔、六堆客家人組成義民軍協助平亂,當中戰死的義民軍合葬於此,並於義民塚前興建義民廟祭祀英魂,乾隆55年落成,皇帝御賜褒忠表揚忠義精神,為褒忠亭由來。

200多年歷史的義民廟,經多次擴建至今日規模

P1060760.JPG

P1060762.JPG

廟後方為義民總塚,立於乾隆51年

P1070807.JPG

一旁還有座附塚,為戴潮春之亂在次組成義民軍平亂而戰歿者

P1070808.JPG

褒忠義民廟現在除了是新埔的觀光盛地外,更是北部客家地區的信仰中心,兩側為形象商圈及公園,今天是平日感受不到遊客如幟的景像,但相信假日應該也是滿滿人潮吧。

裡頭的公園綠地是不少人休憩聊天的所在

P1070806.JPG

好多烏龜出來曬太陽呀~~這池裡頭烏龜超多

P1070805.JPG

P1070804.JPG

接著沿117往蓮華寺,準備走今天的犁頭山登山路徑,蓮華寺主祀觀音佛祖,又稱為觀音廟,建於光緒4年,曾因戰事毀損,前後歷經2次重建成今日樣貌,1878年落成算到現在有140年的歷史,95年公告為縣定古蹟,這也是竹北唯一沒改建的廟宇。

蓮華寺,後山有石雕小公園

P1060763.JPG

小公園內12生肖石雕

P1060764.JPG

沿公園小徑往上走右手邊圍牆有個缺口,從那進去,進入山徑,茅草有點高,但算好認,切出來來到一個產道,不過別直直往下走,看到水泥路時往下幾步路的距離就要左轉上山。

山徑茅草路切出來的產道

P1060765.JPG

差點過頭,左邊是下來的路,右邊沿產道上山

P1060766.JPG

產道底轉入登山小徑,有一小段陡上升扛著硬上

P1060770.JPG

這一段好家在不像是十寮山那麼驚人的植被密度,還算好通過,上到稜線會有一段平緩的路徑,不久左手邊有建物及道路,這邊遇上一位黃太太,和她聊了一會,他先生會定期維護這邊的山徑,也希望能讓大家能來這爬山,之後也會設置茶水提供山友使用,留個聯絡資訊交給千里協會,日後要維護步道時或許大家可以約時間一起,提高效率。

又要再次進入原始山徑,犁頭山步道這邊因為可通往文山國小又稱為文山步道,這一帶早期為農民茶園,跟飛沙縱走一樣的情形,因長期使用走出許多小徑,後因時代變遷荒蕪廢棄,後由熱心的張勤忠先生重新整理打通,成了現在的文山步道,並且更打通銜接至三段崎古道,都是今日要走的路線。

犁頭山分隔竹北與新埔兩地,山型如犁田的犁頭故稱之,因山勢至竹北急落而下,似從中斬斷,又有斷頭頷、斷龍頷、斬山等名稱。

海拔雖然不高,但當中的上上下下陡度可不簡單,扛著車就真的有點吃力了,直到吧哩國山情況才整個轉過來。

天氣若好,可欣賞更佳的竹北的風光及高鐵穿梭的畫面

P1060773.JPG

P1060776.JPG

P1060778.JPG

幸好雖然有陡上下,但路徑良好,抵達海拔146的犁頭山

P1060780.JPG

除了是新埔、竹北的界山,也是鳳山溪、頭前溪的分水嶺,山頂還有一顆水源三角點,接下來到吧哩國山前還持續在上上下下奮鬥著,高鐵軌道已從視線左邊換到右邊了。

幸好整理的漂亮,不然這一段要扛多久我都不敢想

P1060783.JPG

過了吧哩國山情況整個大翻轉

P1060785.JPG

不久就是一處遼闊的展望點

P1060788.JPG

P1060789.JPG

犁頭山到三段崎古道這一段6K,原本就抱著這6K不管扛、拖、牽也要拼過去,不過看等高線,似乎過了某個位置之後有很長一段路線完全是不穿越等高線且範圍相當大,代表超級平坦,應該可以牽的比較快吧,結果過了吧哩國山後來到等高線開始要平坦的位置時,接下來的路豈止好牽,根本就能騎,由於跟黃太太聊天時花掉不少時間,犁頭山進度扛車又慢到,這一段可騎的路可說是幫了大忙,而且沒想到是一路飆騎4K到三段崎古道。

過展望處後叉路要轉進小條的山徑

P1060790.JPG

會先出來接到一處柏油路

P1060791.JPG

接下來的路有點亂,,好在沿途叉路有綁步條指示,還不算難認,不然沒GPS或軌跡的人基本很容易就走錯路下山,途中有經過一個電塔,估計這路會這麼好走應該是保線路之一,快到三段崎古道前經過一大片整地區,不知未來的用途為何。

到達古道,真是峰迴路轉,前2K進度落後,但後4K半小時搞定

P1060792.JPG

三段崎古道為芎林下山村昔日運送農產品翻月石頭坑山到新埔的一條路徑,會經過三段石崎仔,意為石頭山坡路,因而得名,古道保存相當良好。

這邊的卵石路跟石光古道有像,但距離沒石光古道那麼長,過完一段上坡後接下來到一處景觀臺就是產業道路,古道也在這告一段落,不過進古道前,我發現....後輪中特獎了。

能牽都還好,就怕遇到要扛的,一邊扛一邊要緊捏著後輪煞車

P1060794.JPG

看到石板鋪面就快差不多了

P1060796.JPG

古道出來的景觀臺展望,下方為下山村

P1060797.JPG

下來是竹22鄉道,這邊是很優閒農村景觀

P1060798.JPG

騎到古道時發現後輪輾到黃金,因為深胎紋根本清不乾淨,只好在扛的時候特別注意避免中到衣服上,好在需抬的距離不長,不然就有得歪腰了,下山還在找個哪地方可以清洗,熊熊發現路旁不就有一條現成的水圳道。

清洗輪子不忘記錄一下這哭笑不得的過程

P1060801.JPG

沿著竹22鄉道走,水圳道也一路沿著,因看到水車時稍停一下,一般經過可能不會注意到,梘頭圳,這是古早將頭前溪水經水圳引入灌溉,遇山谷或溪流所製的行水橋,又稱浮圳,古時讓水走的橋叫筧跟梘,前者為竹子製作,後者則是用木頭製作,後來以水泥建造行水橋,梘這詞直接沿用下來。

梘體本身被馬路及邊坡遮掩,若不是這水車我就會錯過了

P1060802.JPG

這過水橋都是先民引水的智慧成果

P1060805.JPG

P1060806.JPG

經芎林市區,裡頭的老街可以去逛一逛,在這邊稍微停留休息,這段副線也終於接近尾聲。

芎林客家人信仰中心-三山國王廟(廣福宮)

P1070811.JPG

文林閣,信仰、文教兼俱的寺廟

P1070825.JPG

經芎林市區後經過往飛鳳山的叉路,抵達7-11飛鳳門市後,因飛沙縱走提前完成,關新芎這一圈環線也在這告一段落,隨後立即加速趕去增昌大橋接續未完的主線(增昌大橋→竹東)。

燒炭窩古道→芎林7-11飛鳳門市:18.3K

使用時間:6小時左右

-----------------------------------

原本峨眉湖在主線完成那一天也要順道完成的,因為出了點狀況,延後幾天來補足,這最後的路程95%是一般道路,非常好走,完全推薦可以獨立騎乘單車來,峨眉湖周邊農場店家也多半有租單車的服務。

出北埔市區後由小分林轉往南埔

P1070632.JPG

 先到來一處百年水車,我記得好幾年前有來此,標誌不但破舊,路徑也未整理,近年似乎為推廣客家文化,百年水車這也重新整理了,一進去會先看一座伯公廟,被稱為水頭河底伯公,分別為水頭、河底伯公,87水災時,河底伯公快被沖走,居民擲茭,2位伯公同意住同屋簷下,守護南埔居民,沿著南埔圳走一段路就能看到百年水車。

路口標誌明顯

P1070634.JPG

真沒想到整理的如此好,都鋪石板了

P1070636.JPG

成就南埔米倉最重要的南埔水圳,也是新竹地區這最多隧道的水圳道

P1070638.JPG

P1070640.JPG

伯公廟,這裡的解說牌很有創意,還可以直接掃QRcord進行語音導覽

P1070639.JPG

百年來至今持續在運作的水車

P1070641.JPG

用來將較低水圳的水帶往高處藉以灌溉,由南埔陳煥祥先生的祖父陳開伯所建,是少見的竹筒式水車,運用水流帶動葉片,在用竹筒取水帶至高處集水槽。

離開百年水車,經過一處叉路寫著金鑑堂與挑水瀝古道,雖然不在要去的路線上,還是去稍微看一下,挑水瀝古道過去原住民的出草路線,後來漢人漸漸深入,最後成為墾區,而下方溪流在發生乾旱時水源依舊終年不斷,南埔居民會來此挑水而有這名稱。

而另一旁金鑑堂為三合院建築,現今的屋主張狄文祖父張萬史起造,房舍由三子金剛寺創寺法師,妙禪法師設計創造,當地人稱煥元伯的張煥元,棋、琴、書、畫樣樣精通,堂號、門聯、正廳的"木本水源"匾額為親筆字跡。

金鑑堂

P1070650.JPG

一旁的就是南埔圳,有條觀音布道可健行至百年水車

P1070648.JPG

往上200m來到金剛寺,獅頭山的金剛寺也是由妙禪師所創立

P1070649.JPG

續行,一片片的美麗稻田,日落的照映讓南埔有一個"黃金水鄉"的美名

P1070651.JPG

P1070652.JPG

P1070655.JPG

接上台3線道路後,一小段路看到一座大牌樓,可通往獅頭山與峨眉湖,接下來從一旁的赤柯山農路往峨眉湖。

牌樓處轉右往赤科山農路

P1070656.JPG

通過一段上上下下的道路,來到峨眉湖的上游蓄水區,被這誇張數量的布袋蓮給看傻眼。

以前就知道峨眉湖布袋蓮很多,第一次看到這麼誇張

P1070657.JPG

先轉往十二寮休閒農園,跟十寮山相同的歷史的背景,這一區過去也是伐樟製腦的重鎮,範圍相當大,地圖上標到十五寮,表示過這裡有十五座腦寮,樟腦事業沒落,現在十二寮轉為休閒觀光農園的方式來經營。

沿十二寮道路繞行十二寮一圈

P1070660.JPG

裡頭的登山步道,這一段真的是最後真正的扛車了

P1070662.JPG

P1070666.JPG

階梯一段一段沒連續,扛起來也不會太累

P1070667.JPG

最後的行程了,心情覺得格外輕鬆

P1070676.JPG

步道全程有樹蔭,走起來很舒服,最高點的涼亭比較可惜因為ˊ植被關係視野受限,無法觀賞峨眉湖風光,由第四登山口下山,來到九龍夫妻樹。

這九龍夫妻樹名字很有氣勢,但實際小巧可愛,當下第一時間還沒找到,找到忍不住笑了一下,原來是我自己把它給想大株了,這對夫妻樹是一顆百年九芎及龍眼樹,旁邊的解說牌敘述著這對夫妻的過去,40年前這顆龍眼樹還只是小樹枝,沒想到長大底部樹根與九芎交纏在一起,十分特別,老少配的一對。

成為文化觀光景點,真的很特別

P1070678.JPG

底部交纏有如連在一起一樣

P1070688.JPG

旁邊是十二寮大埤,是十二寮這邊的灌溉水源,可在湖邊悠閒的散步,湖光山色,有新的景觀咖啡廳在施工,相信這邊假日的人潮應該不少。

十二寮大埤

P1070690.JPG

P1070700.JPG

P1070704.JPG

十二寮自行車道-瓜棚隧道

P1070705.JPG

十二寮環型一圈出來接著環峨眉湖,原地名為月眉,因相同名稱太多處,後改為峨眉以做區隔,峨眉湖本身為大埔水庫,主要用途為工業用水,從上方看下去滿滿的布袋蓮,強勢外來種,生長速度又快又廣,當地鄉公所雖然會定期來清理,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現在這景像,這邊也不是第一次來,但是頭一次看到這麼驚人的量。

整個水壩口堆滿滿

P1070708.JPG

由十二寮大橋看過去的水壩

P1070709.JPG

由水壩看過去滿滿綠一片的布袋蓮

P1070711.JPG

過去來只有走環湖道路,這次來就走環湖步道,下方還有3D彩繪步道,這邊規劃發展觀光一直有在進步,沿著步道可更近觀賞峨眉湖風光,只是希望布袋蓮別這麼誇張就是了。

高架棧道下方還有立體塗繪區,改變不小

P1070718.JPG

沿步道觀賞風光

P1070720.JPG

P1070729.JPG

P1070730.JPG

步道結束接回馬路,前往富興老街,這邊老街與其他熱門老街來的相對寧靜,不過有幾處可以去走走,已經成為這邊的文化景點。

碩果僅存~新竹地區唯一手工製作天然樟腦油的工廠

P1070742.JPG

這裡是阿良頭樟腦寮,化學樟腦出現後,天然製作的樟腦漸漸沒落,以往富興這是製腦的重鎮,現只剩這裡以天然製作的方式在運作。

走30公尺來到文化茶館,這裡過去間茶廠,富興第一間引入機械製茶的工廠,隨農業沒落吹熄燈號,直到後來劃定為古蹟,重新修復後成為現在的茶葉文化館。

富興老茶廠入口

P1070750.JPG

P1070743.JPG

文化茶館內介紹著此地的茶葉文化

P1070751.JPG

P1070752.JPG

裡頭擺放當時運作的機器

P1070753.JPG

P1070755.JPG

這裡出產著全臺唯一的峨眉特產-東方美人茶,就是白毫烏龍,要形成這一品種茶葉一定要有小綠葉蟬的叮咬,通常被叮咬過的茶葉賣相較差,商人不甘損失低價賣出補貼,沒想到獨特香氣卻在英國大為盛行,這些故事在這文化館內都能看見,當時有一位農夫因為茶葉全被英文國收購,回去說這件事,被人笑說在"膨風"(臺語吹牛之意),也因這樣有了膨風茶的名稱,當時的人應該也沒想到後來會成了這邊的特產。

因必須被小綠葉蟬叮咬,所以這邊的茶葉相對來更沒有農藥的問題,這天來時文化館內的大哥正在整理要出貨的茶葉,已經烘乾裝成一袋袋準備送出。

最後到細茅埔吊橋,過去橫跨峨眉湖的吊橋有五座,現只保留這一座,對岸為彌勒佛園區-大自然文化世界,世界最高的彌勒佛像為此處的大地標,有興趣的朋友可到園區裡頭走走,只有六、日開放自由參觀,其他時間需15人團體預約。

吊橋景觀

P1070764.JPG

這才注意到現在居然有遊艇環湖了

P1070765.JPG

到這裡自拍,END,心情愉快

P1070771.JPG

上次來到這因為車子爆胎無法完成,但想起來似乎不是壞事,因為說不定就不會像這次再單獨來完成它可以慢慢看,可能會漏缺什麼,總之,我完成了。

離開峨眉湖,從赤科山農路原路騎回到牌樓後,一路走台3回到補埔開車,這趟踏察之旅在此劃下真正句點,不知怎麼的,覺得這些日子突然好多回憶呀。

小分林→十二寮、峨眉湖環型:20.6k

使用時間:5h左右

原文連結=>桃竹台三綠道之副線-關新芎環線(燒碳窩-芎林)、十二寮峨眉環湖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