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5/04/09
-
回程日期2025/04/09
-
相關路線牡丹山
旅遊日期:114.04.09 天氣:晴天
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山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旅遊路線圖:後凹古道登口10:00→古厝10:20→小瀑布10:46→金字碑古道10:52→金字碑11:05→奉憲示禁碑/探幽亭11:18→三貂嶺山11:42→三貂大崙12:12→瑞德宮12:40→回後凹古道登口13:00
10:00後凹古道的入口在侯牡公路約3k的大轉彎處,而出口接上距金字碑約300公尺處的金字碑古道。登口旁雙瑞幹線66分2電線桿。
幾坎水泥階爬上,隨即是原始寬路徑緩爬過一處綠竹園。
溪邊廢棄菜園、廢棄石厝。石厝內關有一隻狗,人經過傳出狗吠聲。
10:18古橋無標示叉路。青苔古橋過溪沿溪右岸逆行。
青苔蕨類石階古道。
10:20石厝遺址。
古厝左石砌圍牆邊古道續行。
石階古道緩爬而上。
古道腰繞滿是蕨類的路徑。
冷清草掩石階路徑、倒樹橫阻,彎身穿過倒樹。
這段後凹古道路況還算清楚,跨過小山溪再爬升。
山谷林間陡爬的青苔石階。
陡爬一段石階再緩一段交替出現。
偶有竹叢出現古道上。
水管從右進入溪谷,古道取左續爬升。
古石階上出現石砌駁坎,上面似有空地!
崩塌殆盡雜草小樹盤據的古厝地。
10:44小瀑叉路。前橫長蒲桃樹幹下進入溪谷看小瀑布,進入找小瀑布再回。
10:46一小段就到溪邊小瀑。多層岩階小瀑。
往下落差較大,應該是前水管叉路進入的小瀑下。原路退回。
續爬後凹古道,經過樹板根。
10:52接上金字碑古道。左出侯硐右往金字碑。取右。
金字碑古道充滿著懷志待舒的豪情及憂情,可從其碑文看見總兵劉明燈憂心滿清末年的中國情勢,在高峻的古道上遠望遙想故國的種種,想必心情定相當複雜。
金字碑的碑文中有一句是這樣形容古道: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
已爬到金字碑(牌)下方的古石階。右邊石塊上置有「金字碑」解說牌。
11:04「金字碑」則位於三貂嶺古道內南面的石壁上,由於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在石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故叫「金字碑」。諺語:「走過三貂嶺,就不通想某子」是描述三貂嶺的險峻與無常。
石壁上的金字碑出現在斑駁的石階古道上巍然而立。「金字碑」此碑高約240公分,寬143公分,邊框飾以蓮花條紋,碑額並有雙龍托珠圖案,碑字與碑龕以金箔黏貼,故稱作「金字碑」或「金字牌」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過金字碑出現石階古道本色且又竹叢搖曳,這段接近越嶺的竹叢石階是古道上最精華的一段。
「淡蘭古道」擁有百餘年歷史,路途橫跨台北、新北、基隆、宜蘭。目前淡蘭古道僅存三貂嶺金字碑古道、草嶺古道及隆嶺古道 3段。同治六年(1867)冬,台灣鎮兵劉明燈,率兵北巡,由淡入蘭,有感於先民開疆拓土之艱辛,與山道雄偉磅礡之風景,乃沿途題下「金字碑」、「虎字碑」、「雄鎮蠻煙碑」供人瞻仰。
這處竹叢已崩落山坡下,頓時覺的空曠不少。
原來是從古道上方的山壁崩落下來。
三貂嶺 古道(金字碑古道 )是淡蘭古道支線之一(包含有草嶺古道 、隆嶺古道 )從瑞芳侯硐國小起至三貂嶺 大崙102公路止約有5公里,自古即是侯硐、三貂嶺 、平溪、十分寮等地居民重要的出入要道,但隨著煤業的蕭條古道也漸漸歸於沉寂,近年來因旅遊才又漸漸為人所知,而「金字碑」則位於三貂嶺 古道內南面的石壁上,由於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在石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故叫「金字碑」。
眺望猴硐與三貂嶺間的基隆河段及宜蘭線鐵道。
11:18古道越嶺處出現六角涼亭「探幽亭」,亭前有一石碑「奉憲示禁碑」據資料立於清咸豐年間比金字碑更久遠,但內容字跡斑駁模糊無法辨識,僅約可看碑文開處『署台灣北路淡水…』及落款『咸豐元年五月…』等…。
碑旁有座旗桿遺跡,此旗桿應為劉明燈率兵北巡,部隊休息插旗所用,但無從可考。探幽亭對面有一古老的土地公廟,小廟內供有刻一圓形壽字的石匾,石匾刻有「千秋福澤承天厚、萬古德恩配地貞」,橫批「古貌昭赫濯」等字樣。小廟旁就是三貂嶺山登口,入口路況看起來相當乾淨。而探幽亭後面稜線路往三貂崙、不厭亭,登口路況也是一樣的乾淨。
拉繩爬上稜線。
稜線上頭忽然滿樹紅,一棵台灣金毛杜鵑開的滿樹紅極美。
金毛杜鵑又叫滿山紅或「播田花」。每年三、四月在山區或農村梯田山坡染的一片紅。
眺望對面的三貂崙稜線。
紅的耀眼的滿山紅。
拉繩跳躍在大石塊上面,石塊表面都是青苔注意滑腳,這種石塊間都是窟窿跌倒可不是玩的。
大石塊間的大岩溝縫隙,小心跨過。
岩縫間靠左山壁還有深洞,要很小心。
這處是石溝及石壁垂直落差一起來,無繩可拉只好大膽跳爬過去。
左大石下有深窟窿,小心通過。陡爬準備上稜線。
11:40上稜線遇叉路。左往三貂嶺山右下三貂大崙。取左先去三貂嶺山再回。
稜線一小段右側有大岩,三貂嶺山基石就在大岩上。前面爬岩階攻頂。
11:42三貂嶺山又稱三貂大山海拔528M,有無名基石嵌在平坦大岩上。
三貂嶺山眺望三貂崙及後面的牡丹山山稜線。
11:44原路回前叉路,取左往三貂大崙。
爬過一處大石隘口。
拉繩垂下大石後繼續陡下。
這裡又出現金毛杜鵑。滿樹朱紅總是讓人眼睛一亮。
又碰見大石路段,左邊大石下又是一個大窟窿。小心別踩空。過此山路下稜山腰陡降。
拉繩山腰陡斜降。
11:50拉繩垂降的石壁落差。上頭還有一個枯樹頭搖搖欲墜,拉繩垂降時還真有點擔心會不會滾下來!
終於垂降下來枯樹頭沒有位移的跡象。
下垂壁後山路繼續陡降而下後在爬升上稜線。
山路從山腰爬升過稜線。
11:55山路在離稜進入腰繞。搖籃樹。
石壁下路徑拉繩重回稜線。
林投稜線路,林頭被砍個精光路況極好。
沿途偶碰見金毛杜鵑。
稜線樹縫間偶撇見猴硐聚落。
這段稜線相當平緩好走。
這時節也是鐘萼木剛進入開花的季節。
鐘萼木花。猴洞一帶是大本營。
這株金毛杜鵑真是滿樹通紅。
通過一段亂石岩稜。崎嶇不平的路面很不好走。
稜線出樹林迎來芒草。三貂大崙到了!
12:12三貂大崙又稱三貂嶺海拔524M,有三等三角點一0七六號基石。山頂芒草圍繞無展望。
稜線續往猴牡公路瑞德宮前進。
稜線平緩路況極佳。
又出現崎嶇不平的石頭岩稜。
還好雜草被除光不然就很難走。
拉繩陡爬的芒草土階路。
12:26稜線回望三貂大崙及後面的三貂嶺山。
稜線土階再度爬升。三貂嶺山及三貂大崙稜線圳進有除草過,沿途路況相當清幽好走。
眺望員山子分洪。
12:28過此竹叢稜線轉下坡,離猴牡公路越嶺處的瑞德宮就不遠了。
稜線轉下坡已能看見底下的猴牡公路及牡丹聚落。
稜線轉緩下,乾淨的路況讓人走起來相當舒服。
不知覺路徑已轉為稜下路。
12:34電塔013雙溪-瑞芳線。
路徑已呈S型陡下山。
路徑林間緩緩下坡,接近下方的猴牡公路。
拉繩土階下抵登山口。
回拍三貂大崙登山口。
12:40登山口瑞德宮,位於猴牡公路越嶺處。
早上先來瑞德宮放這台小摺單車,以利接駁下山回後凹古道登口。瑞德宮休息。
13:00騎單車很快就回到後凹古道登口。結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