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區後凹古道+金字碑古道+三貂嶺山+三貂大崙O型

  • 出發日期
    2025/04/09
  • 回程日期
    2025/04/09
  • 相關路線
    牡丹山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59158401278318bc9ff232f08f964dc0.jpg

旅遊日期:114.04.09  天氣:晴天

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山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

旅遊路線圖:後凹古道登口10:00→古厝10:20→小瀑布10:46→金字碑古道10:52→金字碑11:05→奉憲示禁碑/探幽亭11:18→三貂嶺山11:42→三貂大崙12:12→瑞德宮12:40→回後凹古道登口13:00

785cba20d11a35ad69cfacdfe1588117.jpg

10:00後凹古道的入口在侯牡公路約3k的大轉彎處,而出口接上距金字碑約300公尺處的金字碑古道。登口旁雙瑞幹線66分2電線桿。

956fdcc9e8e6dea05a432dbdddb13935.jpg

幾坎水泥階爬上,隨即是原始寬路徑緩爬過一處綠竹園。

6c048cdc6c130d4f44a196284a60548a.jpg

溪邊廢棄菜園、廢棄石厝。石厝內關有一隻狗,人經過傳出狗吠聲。

cb0ba68bd6f4fc98c77b99bda09dfc59.jpg

10:18古橋無標示叉路。青苔古橋過溪沿溪右岸逆行。

2dfd9684ce61cb3fc6e68e1641b28a05.jpg

青苔蕨類石階古道。

8afb557a489fb86cc4d3b6cb4de88f37.jpg

10:20石厝遺址。

de316c55ed2e641bd95f698b274bd91e.jpg

c4978db00af086dc7ff0eeb063449045.jpg

古厝左石砌圍牆邊古道續行。

cb418a412a75a105662b1c268d8cabb8.jpg

石階古道緩爬而上。

11224b6d330d5834885da0d18923d314.jpg

古道腰繞滿是蕨類的路徑。

4345ab8d6360ad658705a11ff4464882.jpg

冷清草掩石階路徑、倒樹橫阻,彎身穿過倒樹。

d203b63942bfd562c6aca3db496fbd46.jpg

這段後凹古道路況還算清楚,跨過小山溪再爬升。

cde9b7600007aa96890208466a62fade.jpg

山谷林間陡爬的青苔石階。

90fdb510ba37763020260bf8e49f635d.jpg

c1285aedfbf0656ce45f5f8193cfec11.jpg

陡爬一段石階再緩一段交替出現。

5cc83c2960c672242f343b3984ffa0d3.jpg

2e8a89bc7346eaaef70a34d811b903ba.jpg

偶有竹叢出現古道上。

39d4f76a45ae2109452fa6519be77c69.jpg

c96f0cd8d4833eee74ffac1ce5ca1b90.jpg

水管從右進入溪谷,古道取左續爬升。

ebc972fb526053724c2f59b2c0141ad2.jpg

古石階上出現石砌駁坎,上面似有空地!

fbd89d12f6127cb546216215292fea31.jpg

崩塌殆盡雜草小樹盤據的古厝地。

282105b1b225476853748265e2763668.jpg

10:44小瀑叉路。前橫長蒲桃樹幹下進入溪谷看小瀑布,進入找小瀑布再回。

f09f322fd8cd44766c47f358eb881c43.jpg

10:46一小段就到溪邊小瀑。多層岩階小瀑。

14ab2ec6e7d4b2f8e1c712aa1f9007fe.jpg

往下落差較大,應該是前水管叉路進入的小瀑下。原路退回。

608002d1da0c5c25bc973cdf5596a2d0.jpg

續爬後凹古道,經過樹板根。

2d0521bcc15212bebdaa3a5fa5fc401a.jpg

10:52接上金字碑古道。左出侯硐右往金字碑。取右。

b2acb5b869fa30e49759d8ef91c4d446.jpg

金字碑古道充滿著懷志待舒的豪情及憂情,可從其碑文看見總兵劉明燈憂心滿清末年的中國情勢,在高峻的古道上遠望遙想故國的種種,想必心情定相當複雜。

ec45f1e03eb9844347421b35405a1ba0.jpg

金字碑的碑文中有一句是這樣形容古道: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

f8ecd8ea8e0f8b5e955c72837e7a7624.jpg

已爬到金字碑(牌)下方的古石階。右邊石塊上置有「金字碑」解說牌。

f207326332d2a2ff9c24d4d33e1bd73f.jpg

5c87061ea9271884bc7e67036c91974b.jpg

11:04「金字碑」則位於三貂嶺古道內南面的石壁上,由於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在石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故叫「金字碑」。諺語:「走過三貂嶺,就不通想某子」是描述三貂嶺的險峻與無常。

81b45da64c55ec4f9bd0815f93ec15c0.jpg

石壁上的金字碑出現在斑駁的石階古道上巍然而立。「金字碑」此碑高約240公分,寬143公分,邊框飾以蓮花條紋,碑額並有雙龍托珠圖案,碑字與碑龕以金箔黏貼,故稱作「金字碑」或「金字牌」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f7789c0139bf5d64983efbb74e00d1bf.jpg

78ff8badb957ee39af92fff13b57d821.jpg

過金字碑出現石階古道本色且又竹叢搖曳,這段接近越嶺的竹叢石階是古道上最精華的一段。

677266db079cf77ca49e9276033aa380.jpg

edb41db0e30891f6eb072a8e4a89a006.jpg

「淡蘭古道」擁有百餘年歷史,路途橫跨台北、新北、基隆、宜蘭。目前淡蘭古道僅存三貂嶺金字碑古道、草嶺古道及隆嶺古道 3段。同治六年(1867)冬,台灣鎮兵劉明燈,率兵北巡,由淡入蘭,有感於先民開疆拓土之艱辛,與山道雄偉磅礡之風景,乃沿途題下「金字碑」、「虎字碑」、「雄鎮蠻煙碑」供人瞻仰。

567e16d0144c7ff02fe50532ea900044.jpg

這處竹叢已崩落山坡下,頓時覺的空曠不少。

135648e68c21687a0a1bacf16ab86682.jpg

原來是從古道上方的山壁崩落下來。

3a1b0454ac956be4ab1cf858f587f65e.jpg

7c93799516873b026bff8e212d71ee32.jpg

三貂嶺 古道(金字碑古道 )是淡蘭古道支線之一(包含有草嶺古道 、隆嶺古道 )從瑞芳侯硐國小起至三貂嶺 大崙102公路止約有5公里,自古即是侯硐、三貂嶺 、平溪、十分寮等地居民重要的出入要道,但隨著煤業的蕭條古道也漸漸歸於沉寂,近年來因旅遊才又漸漸為人所知,而「金字碑」則位於三貂嶺 古道內南面的石壁上,由於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在石壁上題詩並嵌上金箔故叫「金字碑」。

7fb45bb9044e876fc36a0b0f834c36d1.jpg

眺望猴硐與三貂嶺間的基隆河段及宜蘭線鐵道。

d99a64787ff309386b5cd93312a1444e.jpg

11:18古道越嶺處出現六角涼亭「探幽亭」,亭前有一石碑「奉憲示禁碑」據資料立於清咸豐年間比金字碑更久遠,但內容字跡斑駁模糊無法辨識,僅約可看碑文開處『署台灣北路淡水…』及落款『咸豐元年五月…』等…。

4a481e3394693a7638dd606c3ce41539.jpg

碑旁有座旗桿遺跡,此旗桿應為劉明燈率兵北巡,部隊休息插旗所用,但無從可考。探幽亭對面有一古老的土地公廟,小廟內供有刻一圓形壽字的石匾,石匾刻有「千秋福澤承天厚、萬古德恩配地貞」,橫批「古貌昭赫濯」等字樣。小廟旁就是三貂嶺山登口,入口路況看起來相當乾淨。而探幽亭後面稜線路往三貂崙、不厭亭,登口路況也是一樣的乾淨。

6fbcafd461f447cce86afae818ee0ebe.jpg

拉繩爬上稜線。

438c0797212fe747ed6d97ac23183c17.jpg

稜線上頭忽然滿樹紅,一棵台灣金毛杜鵑開的滿樹紅極美。

3b32904413ce39cb470e15e03bde253e.jpg

金毛杜鵑又叫滿山紅或「播田花」。每年三、四月在山區或農村梯田山坡染的一片紅。

11561bcb514656b1fb3631677bf74d43.jpg

5a158e4fb31fa87f9e56dabff02ab8ea.jpg

c338704bf0b4a3b69cebe76dc8ea2e26.jpg

1f5e17cc34b8be637898dee3ca797ef5.jpg

眺望對面的三貂崙稜線。

1fd777c3ac652725f786ed96736e0f1b.jpg

紅的耀眼的滿山紅。

62b2602d22a554c85211360fd74fac1f.jpg

3d5f6a8da6a4b2b3d066ed7990253979.jpg

拉繩跳躍在大石塊上面,石塊表面都是青苔注意滑腳,這種石塊間都是窟窿跌倒可不是玩的。

8b9b9a0fb0f39d0f69b962af120618c5.jpg

大石塊間的大岩溝縫隙,小心跨過。

8a8eb04654d3a0abb7781b85704a6820.jpg

岩縫間靠左山壁還有深洞,要很小心。

a5f538aa308dc5c32571c55c6514f1e4.jpg

這處是石溝及石壁垂直落差一起來,無繩可拉只好大膽跳爬過去。

b0a62933181040ab8d3dc4a2257497d9.jpg

左大石下有深窟窿,小心通過。陡爬準備上稜線。

2254808240a5df0e4865d7db4ce0e526.jpg

11:40上稜線遇叉路。左往三貂嶺山右下三貂大崙。取左先去三貂嶺山再回。

995873453119a96c056b07189336756a.jpg

稜線一小段右側有大岩,三貂嶺山基石就在大岩上。前面爬岩階攻頂。

fdc9f7fc0c1888930a1db8143491b3dc.jpg

11:42三貂嶺山又稱三貂大山海拔528M,有無名基石嵌在平坦大岩上。

3c4abf3ba0e9802399ed5757d94c03fe.jpg

e81ecbe7035402aa8f237df619061dfb.jpg

fae133a1ebc4eec51218d290376d0555.jpg

三貂嶺山眺望三貂崙及後面的牡丹山山稜線。

e404fbd0b8a15938a5aede77d0e74536.jpg

11:44原路回前叉路,取左往三貂大崙。

c4e49628d612ab07e34fc735c23ea402.jpg

爬過一處大石隘口。

6a2cd5c2a5ee49f8a58787daba51d730.jpg

拉繩垂下大石後繼續陡下。

7573ebb00ec910f190776fff2710bec3.jpg

這裡又出現金毛杜鵑。滿樹朱紅總是讓人眼睛一亮。

ac30b95516ed4401fd22be88ea7d033e.jpg

又碰見大石路段,左邊大石下又是一個大窟窿。小心別踩空。過此山路下稜山腰陡降。

c753ae933370195aba5b82eb20bada28.jpg

拉繩山腰陡斜降。

f1aa745f3ee1a9b424d76df7f864db77.jpg

11:50拉繩垂降的石壁落差。上頭還有一個枯樹頭搖搖欲墜,拉繩垂降時還真有點擔心會不會滾下來!

e2a978ee304fdd7cc1c8c26f46bd8cba.jpg

終於垂降下來枯樹頭沒有位移的跡象。

01545c38d8265b43a782f3feebd300d4.jpg

下垂壁後山路繼續陡降而下後在爬升上稜線。

411709d3f5f300342b7995effd3c870f.jpg

山路從山腰爬升過稜線。

a37ea9b88e2cfda21bbb496b27a71bb3.jpg

11:55山路在離稜進入腰繞。搖籃樹。

4ea61179da623137ec6ac6cb0f310982.jpg

石壁下路徑拉繩重回稜線。

2c0382d9d94c312d6e0ad0e056ac206a.jpg

林投稜線路,林頭被砍個精光路況極好。

e8c71ae6ada28d0d617d2d03395354b9.jpg

沿途偶碰見金毛杜鵑。

6774de54dae53ce37b33964a602bb9e9.jpg

稜線樹縫間偶撇見猴硐聚落。

89e57a7be4adbb485e28e72510d909ae.jpg

這段稜線相當平緩好走。

5b38fdf7b8e71e3cc422ef30d5e0d964.jpg

這時節也是鐘萼木剛進入開花的季節。

b0d8b7a755f066385febc26dd87a2c24.jpg

鐘萼木花。猴洞一帶是大本營。

bca3547bb7d00a8228a3b3950ffbb321.jpg

這株金毛杜鵑真是滿樹通紅。

4fd95636168f4be8f16828e2697ebe85.jpg

54f8c64c1a66007e5328655f1e3c7772.jpg

通過一段亂石岩稜。崎嶇不平的路面很不好走。

98f05e47582e23b3c8437b38e89e9329.jpg

稜線出樹林迎來芒草。三貂大崙到了!

8cf2dcb7e541e1453747a9c155cafce5.jpg

12:12三貂大崙又稱三貂嶺海拔524M,有三等三角點一0七六號基石。山頂芒草圍繞無展望。

238f077bcda0d3984ca7f63f4a54b166.jpg

a5d17695e0f4f7a0e9de4660ed120640.jpg

稜線續往猴牡公路瑞德宮前進。

6c2369cb676d24f4c1b70ea9d0f451fe.jpg

稜線平緩路況極佳。

8dc5f3b6c515da9001a994f06d0200dd.jpg

又出現崎嶇不平的石頭岩稜。

4647b993f4cc6debb7ff665a06da7f90.jpg

還好雜草被除光不然就很難走。

aad27f978479bd2a31db1a6ddbc9ce1c.jpg

拉繩陡爬的芒草土階路。

da928f9b3fd49b85f2bff9d76084d03f.jpg

12:26稜線回望三貂大崙及後面的三貂嶺山。

88a144e63f82ff79b1e7c5816ddf1bce.jpg

稜線土階再度爬升。三貂嶺山及三貂大崙稜線圳進有除草過,沿途路況相當清幽好走。

5b9e844cdf9f0ee2687d0ec6197d115f.jpg

眺望員山子分洪。

0c39bb7120fdcf2e4271ada521bd104f.jpg

12:28過此竹叢稜線轉下坡,離猴牡公路越嶺處的瑞德宮就不遠了。

dcc129f459cfccb925db5431275e14b2.jpg

稜線轉下坡已能看見底下的猴牡公路及牡丹聚落。

077092d264e9c50cbfdc4a35105fa0f1.jpg

稜線轉緩下,乾淨的路況讓人走起來相當舒服。

44326a8120c20642c8290f1375d0f0f7.jpg

不知覺路徑已轉為稜下路。

1d52163eb8989e6c134e9a37c9cea1eb.jpg

12:34電塔013雙溪-瑞芳線。

1aaf9f639b909ca0ff6cd8b5c1dd24ec.jpg

路徑已呈S型陡下山。

4cd5eaaecebf8eaff7f365d16f8733b2.jpg

路徑林間緩緩下坡,接近下方的猴牡公路。

295fe1aa5277a210008f5afa5bdd8116.jpg

拉繩土階下抵登山口。

2088188e4544596b0aad3820b6319fd1.jpg

回拍三貂大崙登山口。

02839cb8a367132602351868742da483.jpg

c2c199d00f55e5c60d17ac3e5d47b2f7.jpg

12:40登山口瑞德宮,位於猴牡公路越嶺處。

e4b9da8ffa68c9282df9bac409a2fbca.jpg

早上先來瑞德宮放這台小摺單車,以利接駁下山回後凹古道登口。瑞德宮休息。

6aaf29fc5fec7d8339fa3107d6e344c3.jpg

13:00騎單車很快就回到後凹古道登口。結束行程。

7bcb3b20e3ac0e86002a92e164baed62.jpg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