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有始有終 : 臺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之6石佛 2025 D0411 「臺北新四國遍路」捷運版 臺北天后宮 →北投普濟寺

  • Sonia Chen
  • 1,062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2089b06db250f44ae132de2584ba47f9.jpg


歷史永遠只是歷史,
放下仇恨,「愛」持續往前

有始有終
「臺北新四國遍路」 一百週年 1925 ~ 2025 
2025 D0411 「臺北新四國遍路」捷運版


臺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之6石佛

臺北天后宮 →北投普濟寺→北投文物館→

不動明王石窟→弘法大師岩→丹鳳山→丹鳳岩




我喜歡的歌   A Warm Momn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nIabHpjvQ

c17494f692c0f83a100f1e90475d686e.jpg
第一番 : 釋迦如來石佛 (靈山寺):  台北天后宮  
第二番 : 阿彌陀如來石佛(極樂寺) : 台北天后宮
第四十番 : 藥師如來石佛  (觀自在寺) + 弘法大師 :北投文物館
第六十六番 : 千手觀世音菩薩 (雲邊寺) : 北投文物館
第六十九番 : 聖觀世音菩薩 (觀音寺) : 北投文物館枯山水庭園內(要買門票)
第八十八番 (大窪寺) : 藥師如來石佛 : 北投普濟寺


ff1a171ec205ac145f63597d418f5b88.jpg

09:19 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  09:20 「6號彩虹 / Rainbow Six」彩虹地景
09:22 北天后宮 → 捷運新北投站一號出口
10:33 新北投火車 → 10:52 天狗庵古石階→ 11:16 吉他橋
11:27 北投普濟寺  → 12:41 北投文物館
→ 13:33 不動明王石窟→ 14:39 熱海飯店後門 →14:49 大願寺
→14:53 法船石 → 14:59 台灣幸福石→ 15:04 弘法大師岩
→ 15:04 波切不動明王尊 → 15:54 丹鳳山→ 16:04 丹鳳石
→ 16:20 淨覺釋子善福、普鑾大師佳城 →  16:24 陳濟棠將軍墓園遺址  →
16:36 捷運奇岩站 附近豆花店



8ce35974e53af495d93f8c953d7cf4e4.jpg

  徒步旅行從 「新北投捷運站」 開始  
一個人也可以玩得很開心喔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4413614
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之6石佛 GPX


49c7f47b8e16355162a1eabe6ec14ab5.jpg

灣啊 ! 要永遠幸福
Bliss
「臺北新四國遍路」總要來這裡走走吧
台灣幸福石、弘法大師岩 、波切不動明王尊



2df8cb80a33db25bf45209a8ac445701.jpg

跟著 Tony 的腳步   造訪 「臺北新四國遍路」
今天共收集 6 尊石佛
北天后宮 →北投普濟寺 捷運版 
結願於 「弘法大師山」下 「丹鳳山」首登 : 丹鳳岩


b79764c820405fc0beb904bab635859c.jpg
25770b8d2d6271c1458e1c598f776d5f.jpg


共  7.96  公里  /  6 小時 19 分鐘
高度上升 280  公尺 / 高度下降 332  公尺 / 
最高海拔 171 公尺

8c5b219b5f541ba58865bd78e3e646ad.jpg
走 ~ 
北天后宮 140 公尺 : 「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
「臺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有始有終
其中第一番與第二番 位於臺北天后宮

30d0ba27860bf9582dfcf272c56b486f.jpg
「6號彩虹 / Rainbow Six」彩虹地景
西門町捷運站6號出口處  新的熱門打卡景點
好多人在排隊拍照喔  原來大有來頭 
108年5月17日,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可合法結婚的國家,
臺北市在多方單位努力下,在同年的9月25日於西門町捷運站6號出口處
劃設了「6號彩虹 / Rainbow Six」彩虹地景,
象徵臺北市在尊重人權、提倡性平及性別友善的積極與努力

ef3ff27574995df85222943ac10d33da.jpg

(一)  北天后宮 : 臺北新四國遍路八十八所石佛起點
 「臺北天后宮 」全臺唯一供奉弘法大師」的廟宇 
第一番 : 釋迦如來石佛 : 竺和山/靈山寺
第二番 : 阿彌陀如來 : 日照山/極樂寺

 「一府、二鹿、三艋舺」
「臺北天后宮 」媽祖廟  見證  1784 - 1830 年信仰歷史

文化的力量至今亦是不容忽視
然而  「臺北天后宮 」的外觀竟是如此的平凡與簡單 
沒有想像中大廟的華麗   更沒有高聳宏偉的山門牌樓
站在成都路對面拍攝  夾在一整排三層樓公寓之中  
  倘若不是因為專程而來  很可能沒注意就錯過

ea4731e0568cf8532c5a36df86e77a7c.jpg


臺北天后宮   
住址 : 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51號
「臺北天后宮 」是西元1825年清道光5年 
曾與艋舺龍山寺 和 艋舺祖師廟 並稱「艋舺三大廟門」

62bc21ded599b503b7a8337eeb6e09c5.jpg


臺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
是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的天后宮,主祀天后媽祖,
廟址原為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弘法寺。
該廟前身新興宮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原址為艋舺直興街,
1943年被日本政府徵收,檀越將神暫奉於艋舺龍山寺,1948年進駐西門町

猴子老師說 : 因為弘法大師是“前屋主”啊,原址是日治時期的弘法寺
日治時期拆除臺北城西門,附近闢建為日人生活區,
紅樓座是表演娛樂場所,鄰近的十字形建築是西門市場,弘法寺是信仰中心 
 


6ef3c2ebf8ff1dd53fabfc46830b27aa.jpg


廟埕左側供奉著 弘法大師 神像
北天后宮的主神是媽祖,陪神是弘法大師,
全臺只有北天后宮有供奉弘法大師,
因此往往吸引了許多日本觀光客專程遠道前來參拜

13cbc647d5bf42d66533f9f0c9a26829.jpg


廟旁一側有 : 臺北天后宮沿革誌與 弘法大師立像

81ad54af81ca31a4749a83bc55c62c7d.jpg


另一側立有幾尊石佛像群
手拿錫杖的弘法大師  與 第一番石佛與第二番石佛

b4a696de9166245b1fb9a4b4038afbe1.jpg


第一番 : 釋迦如來石佛: 靈山寺
與 弘法大師石佛

0593a944c7871d3191dc632c6cb3cf24.jpg


第二番 : 阿彌陀如來 : 極樂寺

c5628bc965fcebbb7baf4112bc9aef21.jpg
89619841ace69b9227689ba798100216.jpg


第一番 : 釋迦如來 : 靈山寺
第二番 : 阿彌陀如來 : 極樂寺

3a2ef75e7ac4a6cc53a51322ac91698e.jpg


Life Happens Live 生活現正發生
要怎樣翻譯呢

c7a7a9dc8c2acc4b34b3e5533ed51acb.jpg


捷運西門站 → 捷運北投站→ 捷運新北投站
新北投溫泉古蹟徒步旅行 從 新北投捷運站開始

97176082c5fb0eff34c1e0a9d04d73d7.jpg
(二) 歷史建築 : 新北投火車站 : 
北淡線甚至是臺北市僅存的百年車站
 

0f577f3ed6780c2dd6558c976acf5fe9.jpg


其站體為木造結構,簷架下的雕花托座及1937年因擴建站體產生的3+1組合老虎窗,
為車站建築一大特色。然1988年因鐵路淡水線停駛而走入歷史並將站體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


7079b192020d12f2708b965bc61e580a.jpg


鐵道的時光故事
火車承載著許多人老淡水人的回憶

 在七星公園保留一段北投火車站的場景
火車月台、  火車、  火車頭  、鐵軌 
火車已進站    趕快上車喔


5c7869c2f3ebbf292a10bd4377a0a397.jpg
 「星川亭手湯」: 青礦泉
除了百年火車   七星公園裡還有少見的手湯
手湯設施是今(2018)年度11月起才落成啟用, 

提供予民眾免費使用

f005df38d7caf9e4ac399f18b076a3f1.jpg


真有意思
除了泡腳,手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婆婆媽媽們邊享受的手湯 邊開心地聊著



9138d6c8a3d7b722d56e3216df1a7f30.jpg


(三) 歷史建築 :  天狗庵古石階
 台北市新北投溫泉路73巷10號
天狗庵是北投第一家溫泉旅館,也是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
這一小段鵝卵石 「天狗庵」所留下的遺跡
已超過120年歷史的古石階


15d7dbe279391aa64d18d7e0ffba2bed.jpg


「天狗庵」是位於台北市的台灣最早的溫泉旅館,見證了北投溫泉的發展史
因此台北市政府特將溫泉路73巷的原址規劃為「天狗庵史蹟公園」,
並整修成天然的日式庭園景觀

d7e6d3954314bbeb5d55a850e2aac192.jpg


公園裡有一塊 「舊湯遺址」

76cb52093be22bf5fb48849f1e0b52a4.jpg


「天狗庵史蹟公園」
是日本人平田源吾於1896年
在新北投公園附近開設之台灣第一間民營溫泉旅館


0cef03ae068addf11bf7e438b2fec2db.jpg


園內有卵石堆疊而成的兩根石柱、涼亭、穿廊、小步道,

17034b5d523eac1b28ed1dd0a742daf4.jpg


(四)   北投石 : 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物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

2385a3e0ff539f43f5c3c0b781c31dbc.jpg


北投石是在1905年,由日本著名礦物學者岡本要八郎,
在北投溪所發現微量放射能鐳的珍稀礦石,這是全世界四千多種礦石中,
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全世界也只有俄羅斯、日本與台灣有北投石


4391f4797e18f86028d32e7ce65a3a52.jpg


(五) 「皇太子殿下御渡涉記念」: 大正12年四月
現存於 「瀧乃湯溫泉浴室」庭院中

45af893ad18c06fe822eab287617a7ae.jpg


a2f65a698ef9021ecbeebb8586140a2f.jpg


(六) 吉他橋

ed89e6e2bef1ffa07ab4432bec21f7f8.jpg



在北投溪上方有幾座著名的橋樑,其中一座在地人俗稱「半月橋」,
1966年,臺語歌手兼影星黃秋田坐在半月橋上彈吉他,
拍攝臺語黑白電影「溫泉鄉的吉他」,

從此以後,這座橋就被改名叫做「吉他橋」了。

942d840a39eefbf43f4e35b6f0d60a55.jpg



吉他橋在過去是以鐵欄杆作為扶手,
1966年溫泉鄉的吉他拍攝時已改成混凝土把手,現在由於橋墩侵蝕,
此橋已無法再提供行走的功能,但仍留下來講述那個時代台語片的光輝故事

d6ba705f3d0066d5baf66f7d96cc03f7.jpg


0e43ed3f0375ca686f6e02ebb0ecd37a.jpg


然後  我要去 普濟寺 、北投文物館  與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回頭再去 : 弘法大師山 與 丹鳳山


4ed57680fce1fa44f6af5dbab74bfd25.jpg


(七) 市定古蹟 : 北投普濟寺 
第八十八番 (大窪寺) : 藥師如來石佛
臺北市北投區溫泉路112號

8ee8b613f2e7ee43b7d9d3f519a76427.jpg


北投普濟寺,全名 : 靈泉山普濟寺,舊名 : 鐵真院,
 大正五年(1916年)1月落成

日治時期鐵道部員工集資建立

2fdfa2ffcfff11fb3cc44a1992b99ddc.jpg


北投普濟寺 山門
溫泉區的最高點

0bcd3353796330757a14bc2583233126.jpg


耳邊聽著傳來的「暮鼓晨鐘」
沿著蜿蜒的石板小徑 拾級而上
石板梯是由唭哩岸石所造  約八十階
兩旁是鬱郁蔥蔥的樹木, 進山門時洗心淨手

e9df4bc08b59248495b972a82cc923fc.jpg


手水舍
對神明的尊敬,參拜神明前的淨身動作

aac4fa18e9fc6ee3caec15b65ef5f5da.jpg


臺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百年傳統日式廟宇
普濟寺正殿大門上方的橫匾是由近代書法大師于右任所題字
佛寺採用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為完整,包括大殿及住持方丈宅院,
皆呈現簡樸淡雅且寧靜莊嚴之佛教寺院之美,在臺灣誠然不多見。
大殿建築為單簷的歇山式,面寬三開間,進深亦得三間,近正方形。
寺的屋頂向前伸出,成為入口玄關,此為日本江戶時期常用的形式。
大殿全為高級檜木造,斗栱及虹樑施以雕刻,極為精美。
窗子作成鐘形,亦具特色。
其中以白色牆面、淡黃色木造結構與深藍色屋瓦為建築的顏色


f3d3aaa5f2dc9260668fc559e8e07cff.jpg


普濟寺主要奉祀 :  觀世音菩薩

0b84b66dbce8d2ed666ae88d078d8eba.jpg


2020年後複刻的「湯守觀音」
真跡鑲嵌在大殿「千手觀音」背後的牆面, 
只有一年一度大掃除舉辦的「湯守觀音」見面會上,才會出現
「湯」為日語溫泉之意,
「湯守觀音」即是守護溫泉的觀音。

dc538be1a8a274a04ad057e22e9900f7.jpg


廟內有一幅 : 「湯守觀音」畫像
 

af95124eefd49e45dec733cbaa3b9992.jpg


「村上彰一翁碑」:  深具歷史價值

016eee8741b9ecee08258a2783e1da26.jpg


寺旁供奉的觀音佛像手抱嬰孩,其旁樟樹又貌似孕婦狀,
故信眾中不乏有人以「送子觀音」稱之

229480e5ed27c2e50f0fdbfeca0bfcc6.jpg


「送子觀音」前 花園牆面立有一塊 : 
北投石發現 湯守觀音 百年 1905 ~ 2005 石碑

f3b5139c034e261e25c1006dc0b9f9a5.jpg


這株是台灣少見的 200 多歲的「羅漢松」
樹下還有一  「惜字亭」

facafc53045f52ad5d294b286cbad772.jpg


這株是  400 年的「老樟木」

7c7d280417b671f150fee9ce2a2cd2c5.jpg


住持寮房
屋瓦是以黑瓦作為材料,鋪瓦片形式為「筒瓦」、「板瓦」 
木造屋身飾有五圓圈造型的鬼瓦與懸魚 。
屋簷下方木條排列整齊,是處理出簷及裝飾簷下的構造物,稱作「垂木」
 

260e6b5bdb82543fb03ba995342180a5.jpg


第八十八番 (大窪寺) : 藥師如來石佛

a1330d00c3b4953c9627b6100491b351.jpg


大窪寺供奉的主尊為藥師如來, 左手持藥缽,右手結手印

7949180d1aefb20d8d14e210a9b89653.jpg


第八十八番  :  大窪寺 

dfbcd9a83ef3f74da3c6488838df906a.jpg


f4ebdc063918051f06fb01e3acbdeb79.jpg


95e18f011e8ba9707eef7b33faabe68f.jpg


f5d4e2590fc2fdc003785c9049874703.jpg


()  北投文物館 
第四十番 : 藥師如來石佛  (觀自在寺)  
第六十六番 : 千手觀世音菩薩 (雲邊寺)
第六十九番 : 聖觀世音菩薩 (觀音寺) 
 


418ce4b02f5582b650de3125920875e4.jpg


北投文物館
臺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834af4ea6fda60f5b1dbe7a2478928e0.jpg


32873f5c36c0feddc8877d9766effa50.jpg


庭院有 三尊石佛
右側是 : 第六十六番 : 千手觀世音菩薩 (雲邊寺)
左側是 
第四十番 : 藥師如來石佛  (觀自在寺)  與弘法大師石佛

97136c800400303522045fb24d9e447e.jpg
c3d733103aa8b42dd81ab74227517084.jpg


第四十番 : 藥師如來石佛  (觀自在寺)  
第六十六番 : 千手觀世音菩薩 (雲邊寺)


874c97dab7c91e3af9d6066008a6092b.jpg


另外有一尊石佛  放置在 北投文物館內
要買票才可進入  成人門票 : $150


24b769b7794c835644e02ade04e6d8c3.jpg


石佛在中庭裡 四周以玻璃圍住
據說 尚未公開   用手機拉近拍攝

e301ec9d6026353c57d2e56d3691b3f8.jpg


第六十九番 : 聖觀世音菩薩 坐姿造像 (觀音寺) :
左手 施無畏印  左手 執蓮花
基座刻有「六十九番、サヌキ(讃岐)、観音寺」

北投文物館枯山水庭園內(要買門票)


1fff8c7b699efcad362fbb851c6f940f.jpg


第六十九番 : 觀音寺

3bec3af09e2fc185bf2f110cc3f68725.jpg


北投文物館 樓上 樓下 有文物展覽
既然買票進來  就看一看


def70951d8cb36ab0ff3fb0389be77c5.jpg


656bd962ed842d68840689c781337749.jpg


4431e15438a40ac245e3b33fb1f2668b.jpg


1e84cad3faa32417a6ca60db1d03df13.jpg


880ad7338633a1e3c1773c6504b8a1e9.jpg



b6ab7cb729f634b2f0de2908c276aea1.jpg


94ee46eb1f263e9fd2cc4c516e227402.jpg


cb30ec5938d5a7a5607302748483de40.jpg


0fad8120b842d1f3960e05e92b62d700.jpg


fd73fe6cf6fab2f540173ffd7e6ec1cd.jpg


a1cffd0d5e5e566426633173eb06d0a1.jpg


續往上爬   我要去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6b502c191744011b78e62385e2e68ac8.jpg


() 市定古蹟 :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0657bbad34dbf945c46c90d2fa21ffa7.jpg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   創建於1920年代,
北投區幽雅路杏林巷二號對面

e083f0dd446425c77cbcb6da4ab73715.jpg


臺灣較少見的佛教石窟
神龕兩旁配置的一組石燈籠,石燈籠的型式屬於由原石堆疊而成的「山灯籠」,
山灯籠由上而下依序由宝珠、笠、火袋、中台、竿、基礎,六個部分組成,
左側石燈籠的火袋雕刻圓日形狀、左側石燈籠的火袋雕刻彎月形狀。
石燈籠源自佛教燃燈供佛,密教將燈火引申為象徵佛菩薩的智慧圓滿,
燈光如佛法能解開眾生的痛苦迷惘,而日本的宗教建築常以石燈籠塑造宗教神聖氛圍

不動明王的神像其左手提繩,據說可捆鬼靈,右手握劍,可以降魔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利用岩石鑿洞,內供奉石雕神像
不動明王為大如來之化身,屬密教之真言宗,在臺灣並不多見


503c18f1b6ea1fda65ea974fa62fec93.jpg



前庭有一 : 手水舍


10749fbaa5bfe48b40604881d6cdcc92.jpg

水手舍內擺放水盤,水盤陰刻橫書楷體「奉納」
日人所捐獻

4ec85c298e05807f6c615087d5b40d96.jpg

水盤旁邊尚保留兩座日治時期石雕短柱,短柱上有頂蓋,
短柱銘刻的年款顯示是昭和15年(西元1940年)5月由日人所捐獻


2fe0a585b45c14be058d2c34ea9a8b5a.jpg


昭和15年

932cdabf713c272af2c8c88c641c71ad.jpg



北投不動明王石窟旁的瀑布下方分別供奉兩座石碑,
瀑布左側石碑為昭和8年(西元1933年)豎立,
碑面陰刻楷體「大蛇明神」,瀑布右側石碑為昭和14年(西元1939年),
碑面陰刻行體「南無妙法蓮華經青龍明神」



b423e8d6f6a849ad2f0311bc45f906b4.jpg


說只能在矮圍牆外面
不能入內    我就站在外面拍攝


dc94ab742108ffdcd4a7d3f98c669137.jpg


續往前  不遠有一 : 龍雲寺
寺內收藏另一石佛 : 81番石佛

千手觀世音菩薩 : 白峰寺
大門深鎖  無法入內  那就算了  不強求

22962d12494a0a33b729139ff6d7a5c8.jpg


原路走回 普濟寺   我要去 弘法大師岩

70acc7671360d376219cf4cc5691546e.jpg


北投天主堂

aab9590732fc73b560ed40442db0a78f.jpg


弘法大師岩  登山口位於 熱海飯店後門

37c7c26665011d9ba815be1c856d1a19.jpg


434e51c909a96ef61ddfc4629482bf42.jpg


百年古蹟 : 法船  弘法大師紀念碑
天石岩  丹鳳岩


a9c657b9e4317d7070351810dd40c3ef.jpg


小徑往上走  黑蚊不少
夏天要帶防蚊液


f0f2ee105f6c9b8c458adaae748c8438.jpg


a5c893fa76735646c33cdf000f6d0f9f.jpg


大願寺   一鐵皮屋  修行居士的寺廟  岔路取右上
有岔路   先去看 法船石, 

8c4f99a31e5c61e2959a2709131cd7ea.jpg


岔路都有指示
波切般若法船 :  
般若 就是修行路上解空、觀空、證空的智慧
好難  我不懂   我沒有智慧   

e391e65bff1b8319f159dcc0c939c41b.jpg


(十) 市定古蹟 :  波切般若法船石
「大正石船」 1925年臺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的石佛亭
建造年代為大正十四年,加上岩石的造型像一艘船首(與唭哩岸軍艦岩一樣),
所以才有「大正石船」的 俗稱,整座石佛亭由石頭打造、榫接,屋頂由四片石塊接疊
後方研判因年久加上地震,已掉落碎成三塊


8de6dd7e1ab8c43dfe539c718ffa896a.jpg


以前拍的
一石柱下方有 「大正14年」刻字
大正14年 = 1925 年


325da9895be2279d312ce9f35035d939.jpg


也稱大正石船    外型如一艘巨型輪船 
目前供奉 : 觀音大士  慈航普渡
巨大船形的岩石上  蓋有小石亭  石亭下方有四支石柱  石柱上方有樑
屋脊是由二塊石柱條合併雕成   正脊兩端的尖凸


a8358a9423bfee9a0fd9062ea7661302.jpg



黑蚊好多  快閃
續往上走   一段小拉繩

5361cc5ae8d4264349504606c32498cc.jpg


走一段路 象徵著四國遍路苦行僧的辛苦
台灣幸福石 台湾よ、永に幸なれ 網路上爬文 刻字的署名是 : 慎

7cea3c203a7ce71d38e5a1a6c24b7b6c.jpg


(十一) 市定古蹟 : 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
台灣幸福石  弘法大師紀念碑  

 弘法大師岩   不動明王尊


ba60fbf633b0d87aaa68128c320a64b2.jpg

台湾よ、永に幸なれ
念法是 : 台灣 Yo    Hi-Sa-Shi    Ne    Ce-A-Wa-Se   Na-Le
台灣啊, 要永遠幸福



53c282c308ca8da3fe28c59fc2239e1e.jpg


真言宗石窟建築群主窟包含「弘法大師巖石窟」及「波切不動明王石窟」,
主窟鑿石壁為神龕,分別奉祀弘法大師及波切不動明王。
周邊尚有奉獻石柱、參道、弘法大師紀念碑、石燈籠遺跡等附屬設施物,
呈現日治時期之佛教石雕技藝,具保存價值
(2)見證日本佛教在臺發展過程,與日治時期北投溫泉開發史有關,
具地方歷史與文化意義。


814e962920d35c7d5073d1f84fb9776a.jpg


弘法大師 : 高野山
弘法大師祠前參道  上下兩層的參拜平台  山徑是日據時期信眾上山時所走的參道
位於大師山的  這一片巨岩奇石  是天然形成 或是 古人以石頭堆砌而成


68e0f76088af546bfba2ce4c920ec4bf.jpg


波切不動明王 : 高野山
波切不動明王   本尊顯驗應心 至今仍供奉於高野山南院
參道石階旁的石柱刻字  訴說著流逝的歲月  過往的滄桑


9852a767022bda4165bf393548fea202.jpg


不動明王   大正十五年(1926年)
不動明王在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都有相當高的聲譽,不動明王與
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一般,乃是藏民供奉的三尊主要佛像之一。
不動明王周身呈現青藍色,右手持智慧劍,左手拿金剛索,
不動明王有兩臂、四臂、六臂多個形象,但大多以兩臂形象
其動作形象的來源主要是由印度教的濕婆


a4e20270d1d7ce14269465a58d229361.jpg


大師山   大師岩  明治45年(1912年)
參道兩旁  立有石碑   石柱  歷經百年歲月風霜   仍完好如昔


1e15a681b62acc1211f4d2fbaa20b89e.jpg


以前拍過打開的 弘法大師岩


d197a797fe58698b4ca1630b0bfdcaf2.jpg


遠望只見鄉里的草木和花, 大師如山, 光輝閃耀
弘法大師 紀念碑上的碑文是什麼意思 ?
這是一首和歌 就是一首小詩
弘法大師紀念碑落款是台北茶榮講


1e8cba38c86fa7cf4d9b866b3152615b.jpg


大正十一年(1922年)台北茶榮講中
町是日本行政区划名称
網路爬文 : 確認弘法大師祠創建的年代應為明治四十五年(1912)
「台北茶榮講中」的「講中」,日文是指遊山拜廟之宗教團體,
茶榮講中應為茶業商的宗教組織,略稱「茶榮講」


5625724b6866582e03605dd2db4681b7.jpg


包場
然後   玩自拍   
一個人玩

a6f2944024b0d2b777618d9a1047feda.jpg


大師山   靈氣很重 
天氣萬物皆有靈氣   修身 養性 健行 健身

6c33ab5d4e8fc4b270dfd94d64065d9a.jpg


這裡很清幽 
隱身在北投山區隱密的角落   日本時代的遺跡 

7fc9a1acdf85516cb3fb31dafe3c45ec.jpg


綠樹掩隱的大師山   一石一窟 處處都充滿禪意  
放慢腳步放鬆心情  細細感受濃濃懷舊古蹟的氛圍


3f5c2a7dfbe7cc62a78bd923c16809e7.jpg


以前拍過打開的 不動明王尊

f4de366dc2099425b4ab5235875860b7.jpg


42737a657cf18dca3cadf65dd64b30c1.jpg


百年遺跡,給人緬懷過去的心情,
好似掉入時空隧道, 無限想像

d3ce807a214fac7328aedc800015193d.jpg


(十二) 丹鳳山

efa45a6195465dee8a29dccf193b90a4.jpg


丹鳳山海拔117公尺,旁有台北市三角點基石,峰頂視野良好

f3a19a5b80dae0da8a2368381795c158.jpg


80399cc683ed87c63a21886627322345.jpg


759d9c52ff448746d78f176f08aa0fb5.jpg


首拍 : 丹鳳岩

79d0cca9332b2cec0e023c59cd13630f.jpg



7dd4d760dd8dab47fda68eb6e2fcf7bd.jpg


e383069fbef4ff1a2b1b6972e9dd1434.jpg


a68f56e7e22af5d9db8e4874dd367933.jpg


f1e1e81ded59807becaeb107d5f73be7.jpg


94159f678b7d84392be49220250b89e1.jpg


058d87734f0ed4f21298b6726427c05c.jpg


2c181ac9d136c92131e8443465d900f7.jpg


b615c613e9b5009b44a78393bb70c908.jpg


黑蚊超級無敵多
落荒而逃


f8b21c16c1af7987e315c76b907c5d7b.jpg



關於 石佛的位置 ,可參考 蕭郎前輩的網誌
真的很佩服,要花多少時間,才找得到這麼完整
https://www.waytogo.cc/user/kenny/KuanYin2.htm
獨步山林間 : 觀音石佛總整理

我收集的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系列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2223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 正願禪寺 2024 D0525 劍南路捷運站→
正願禪寺→文間山→貓九山→劍潭山→圓山水神社→劍潭捷運站

正願禪寺 :  第 19、22、28、31、34、36、37、38、弘法大師=8 石佛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4390
充滿回憶殺的「圓山仔」 2025 D0114 台北圓山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海拔 36 公尺

圓山捷運站 → 臨濟護國禪寺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圓山遺址
圓山仔 圖根點 →台灣神宮遺址石燈籠 →中山橋(明治橋)石 →劍潭公園狛犬
→ 劍潭捷運站
圓山護國禪寺 : 第 11、12、13、16、18、75、78 、79、80 番 = 9 石佛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6079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  / 忠孝東路走9遍系列 
2025 D0407 : 四國88佛之3:地藏菩薩(56)→不動明王(45)→阿彌陀如來(64)
第 56、45、64 番 = 3 石佛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6125
有始有終 :
臺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之6石佛
2025 D0411 「臺北新四國遍路」捷運版 臺北天后宮 →北投普濟寺

第 1、2、40、66、69、88 番 = 6 石佛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36167
臺北四國八十八所石佛之2石佛
2025 D0417 : 藥師如來石佛 (51番)+馬頭觀世音菩薩石佛(70番)+石佛亭(芝山岩惠濟寺)

第 51、70番 = 2 石佛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