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爬大山了,上一次爬居然是將近一年前,難怪這次爬得有點慌忙有點崩潰。大小劍三天兩夜,對我來說D1&D3算是走得輕鬆,但D2真的太崩潰,走到佳陽山靈魂跟身體覺得已經去了,但還有小劍來回+4hr(其中還有各種假山頭上上下下哭了),從佳陽山回營地又再+4hr尤其崩潰再崩潰,完全可以了解為什麼大家都說小劍一輩子去一次就好。

日期:2024.12.1–12.3
相片紀錄:Fujifilm XT4 16–80mm
軌跡紀錄:Garmin Instinct Solar
原文網誌在這:https://medium.com/hiking-mushroom/72ca4f460f7a

這次很特別,難搞又自閉的我,居然和去年在玉山北北峰初次相遇的山友K(與他的小夥伴J)一起爬大小劍,真是我人生大突破。

Day1 非蒼蠅旺季的天梯
在仁壽橋停好車,跨過柵欄開始走松茂林道、高繞、水文站、樂山橋,終於來到登山口。

橋面整個折斷的樂山橋,只剩一條條的鋼筋連接著水泥塊,每次走林道都好難想像以前車子可以開到這裡啊。架在這裡的以前是木梯,現在進階到成金屬鋁梯了。





這次芬妮的登山好夥伴不是我,是『海樂緹 全能款護膝』!前一個週末才去走精實版南二段的芬尼膝蓋爆掉(可能還有折壽),這趟還好有這雙護膝幫她撐著。以下來自芬妮親身使用心得。
「外觀看似厚重,但穿起來非常舒適,特別的加壓綁帶加強了支撐與穩定度,本來以為側邊的支撐條可能會行動卡卡的,不過在爬山的過程中雙腳都還是能像沒穿護膝一樣正常健行,太陽很大卻也不會感到過熱,下次健行還是會想戴上他」



天梯有兩棵印象令我很深刻的樹,橫倒在道路中間的美樹,還有一顆是只有上坡才會注意到佇立在一小塊寬廣緩坡的張開大手的巨大美樹,好像在發光似的。(應該是角度的關係,下坡回程的時候倒是沒這麼引人注目)






過了推論山經過一處寬廣的鞍部,展望非常好群山環繞,心情很開闊,不過還沒到,還要繼續往上…


登上天梯油婆蘭營地就到了,往東望去夾在與梨山中間的山谷是德基水庫與大甲溪,感謝大好天氣賜給我們站在大草原下的一覽無遺。
我很喜歡登上油婆蘭營地最後的陡坡,即使過了午後天氣依舊很好,很安靜,沒有鳥叫聲、蟲聲、風聲都沒有,270度的風景,南湖大山、雪主背影、中央尖,甚至連好遠好遠的玉山主北也都看得清楚。
往油婆蘭山屋的方向則是後天要去的大劍山(好大),再延伸過去是一整條長的要命的雪山西稜(好長)。

Day2 令人沒食慾的小劍啊
4:30摸黑出發,昨晚的帳篷好冷風好大,沒拉風繩被帳篷吵得整晚幾乎沒啥睡。太陽升起以前還戰戰兢兢地走,天亮之後就整個懶散一直休息,佳陽山好遠啊。

抵達佳陽山前遇到兩個開朗大哥坐在旁邊休息,他們很豁達的說已放棄小劍,不去了。確實,站在佳陽山上往小劍望去,那密密麻麻的樹林,上上下下的山頭綿延不絕,回程還要爬上佳陽山,的確很容易叫人放棄。想著佛系爬山的我有一天也許會佛系完百,加上芬妮的狀況很好,大休之後繼續出發,在這裡我們跟K&J暫時告別,他們要先回營地了。
天梯登山口已把鏡頭蓋弄丟一次(還好K有幫我找回來),爬上佳陽山要拍照時才發現鏡頭蓋又消失了,應該是剛剛在拍崩壁時掉的吧,硬著頭皮跑下山找,一直找不到,最後居然在放棄走回山頂的路上看到他掉在箭竹叢中!找個鏡頭蓋命又去了半條,不過也因此獲得跟崩壁合照的可愛照片。

佳陽山原本有顆二等三角點,在921大地震隨著東邊的大崩壁一起被震下去了。這裡可以看到綿延不絕的雪山西稜,遠處北方的大劍山是絕佳的拍這背景。看著雪山西稜,我跟芬妮下定決心,取消跨年的雪西逆走,太冷了,一方面也是自知我身體還沒做好準備。



往小劍前進的路上,怕摸黑回來趕路居多,相機居然沒有任何照片,在樹林裡穿梭累死人的中級山路線,沿路還是可以在樹林間看見底下的德基水庫。然後照片一下就跳到小劍了。
小劍山上居然也有三支劍,其中一把劍上的IG帳號格外眼熟,是IG上認識的山友!下山還傳照給他以茲紀念。



生理期?前一晚幾乎沒睡?老了?身體爛?高山反應? 不管原因是啥,只記得回程開始反胃想吐,頭痛倒是沒有,但只要動作大一點就開始貧血眼前發黑,想說是脫水嗎,但喝水只會讓我更想吐,貌似隨時可以在路邊睡著的狀態,連大聲講話都好費力,終於回到營地滿滿的反胃感,一點食慾都沒有,逼自己喝了幾次熱水就睡了,第一次這樣沒吃東西嚇死我。
患難見真情 (好啦不用患難就可以見了)
在我回程龜速的時候芬妮都會等我,在營地的K也化身為專業留守人,注意我們的下山時間,甚至站在稜線上開著頭燈等我們回來(sen轟超級冷的吧)。回到帳篷芬妮幫我去裝水煮熱水,我只需要做在原地耍廢發呆休息。真的感激在心,但我還是先封山半年好了😇
D3路上看流星,大劍看日出
昨晚濕氣較重,起床發現整個帳篷都硬掉結了一層霜,丟在外面的登山帳也長出白花花的霜。
大劍算是一路緩上,昨晚睡得還算好,不過緩上的時候就大概知道狀態還是沒回來。如果要剛好在大劍山上看日出,出發時間我估太早了,滿天的星星K想要停下來拍星軌,我們也立刻全部自己找一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抬頭看星星,每個人開心的算著自己看到了幾顆流星,有大有小,好像回到大學跑到國小操場看流星的那天。

下山看著來時路,光影搭配山的紋理好漂亮,又是一幕我會記在心裡的場景。





回程才發現沒有照到太陽的地方,箭竹變成一大片銀白色閃亮亮,自帶低彩度色調真是美翻天。


回到營地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半夜帳篷上的霜已經融化變成大珠的水滴附著在外帳,忙著曬帳棚曬各種東西,然後還要整理裝備收包包,甩外帳的時候還甩出一個巨大冰塊,從哪冒出來的?!
本次爬山有一個需要反省但不知如何改進的事情,就是我收拾東西的速度…不管在山上山下我收拾打包的速度總是慢到不行。當隔壁帳已經吃完晚餐我們還在帳篷整理東西,隔壁已經準備入睡我們還在吃晚餐然後繼續整理東西(到底在整理啥),隔天出發也是,人家已經背好背包準時出發,我還要先去上個廁所。最後收拾帳篷包包下山,我一個人東西散亂整個桌子,繼續整理包包,晚了別人20分鐘出發。應該是以前煮水取水打理帳篷都是鬱結包辦,我一個人可以專心整理東西的關係?


從油婆蘭營地下山的風景很美,我們又在這邊流連拍了一些奇蹟美照。




回程一路緩下,只有最後快抵達登山口時比較陡又乾乾的沙子偏滑,不知是海拔下降還是不用上坡,我的體力回來了!心跳也回來了!下坡心跳比爬升心跳快認真?一路全神貫注地衝衝衝,倒數每100公尺的標示,然後就到了,每一次下山好像都是這樣😎

最後我們用芬妮下坡扭到腳踝腫起來但還能繼續走且遠看像沒穿褲子的照片做一個完美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