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四堵古道:北宜公路的興衰與起落

  • 邱求慧
  • 8,090 次點閱
  • 47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四堵古道是淡蘭古道南路中很具特色的一段,沿途會經過茶園、森林、聚落遺址與溪流等,最後抵達北宜公路的最高點,可以俯瞰壯闊的太平洋,並欣賞龜山島的美麗景色。

在北宜高速公路建成之前,北宜公路是連接台北與宜蘭的重要交通要道,由於道路蜿蜒險峻,而以「九彎十八拐」聞名,到底是誰開發了這條公路?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條公路的建造歷史。

e12c245a63b967f845fab53ac9abfc71.jpg

登山口位於北宜公路約44公里處,鄰近石𥕢派出所,起點的這段山路也被稱作「石𥕢保線路」。一開始沿著石階上行,不久便可見到一片美麗的茶園。淡蘭古道南路又稱為「茶路」,這些坐落於山坡上的茶園,展現了當地的農業特色與自然風光。

e211e60b1baf3b411a4fa21d62f65a9b.jpg

山路的坡度還算平緩,路徑也很明顯,兩旁被茂密的林木所環繞,地面覆蓋著厚厚的落葉,走起來十分輕鬆愉快。途中經過幾座電塔後,約莫走了兩公里,會抵達名為「三份子」的地方,從這裡便能走出山路,接上一條產業道路。

c0d56925fb44df7e341002d38dd6f181.jpg

沿著三份子產業道路前行,會來到名為「綠野山林」的營地。營地裡有許多人在石嘈溪裡戲水,也有許多露營愛好者駕車前來露營。穿過營地後,繼續接上山路,這段路較為原始,但森林依然幽靜宜人,只要小心行走,並不會有太大困難。

2c73f50a8af680013f7ee83144c7dda9.jpg

再走約2公里,便會再次走出山路,來到名為「碧湖橋」的地方。沿著產業道路前行,經過一座名為「碧湖宮」的廟宇後,便進入「四堵古道」。這段古道與海拔較低的北宜公路大致平行,路程起伏不大,走在林間充滿自然野趣。途中會經過此行唯一的山頭——海拔380公尺的四堵崙。

d0ebb49f409e7a10e3dd832a3b3ca6a7.jpg

繼續沿著古道前行,會經過四堵寮的舊社遺址。這裡曾是淡蘭古道南路上的一個聚落,在日本時代初期,四堵派出所也是設立於此,隸屬於深坑廳的坪林尾支廳。當時,官員如果從台北前往宜蘭巡視時,這裡是坪林與礁溪之間的重要休息站,可惜如今這些遺跡已經被荒草與樹木掩蓋。

402da914efd5a69f5e7bf5577cd3fdc8.jpg

四堵古道全長約9公里,最終抵達終點——石牌縣界公園。這裡的景色是整段古道中最為壯麗的,遠處的龜山島清晰可見,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賞景。不少攤商也在此擺攤販賣小吃,讓人可以邊休息邊享用美食,同時欣賞海洋與島嶼的美景,瞬間忘卻了健行的疲憊。

2f87fe262a80c5458fe4ac791cf86db9.jpg

清代初期,北部山區仍有許多尚未開發的原住民聚落,因此早期先民往返台北與宜蘭之間,為了安全考量,通常沿著海岸行走,逐漸形成淡蘭古道的北路與中路。然而,這些路徑距離較遠。到了清代劉銘傳(如圖)時期,便著手開闢一條更近的道路,這一條路沿著深坑、石碇和坪林,直達宜蘭的礁溪,這就是第一代的北宜道路,現在又稱為淡蘭古道南路。不過當時的道路狹窄,且路況也較為崎嶇。

7410b1386ea77efef454da261eb50c90.jpg

到了日本時代的1898年,兒玉源太郎(如圖)擔任台灣總督。當時,台灣仍有許多被稱為「土匪」的抗日份子。兒玉認為,這些人多半是對政治不滿,或因受到礦業與樟腦特許制度影響而失去生計的民眾,單靠鎮壓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因此他提出了「土匪招降策」。此政策宣布,只要抗日份子願意投降,政府將既往不咎,並且提供事業生產的機會,讓他們重獲生計。

034c49f141893ea49d86e113f9b4e91c.jpg

許多抗日份子已經抗爭多年,身心俱疲,因此這項政策一公布,大部分人都有歸降的意願。然而,大家心中仍有疑慮,擔心政府是否在設計圈套,藉機將他們一網打盡,導致沒有人敢採取行動。當時宜蘭廳的廳長西鄉菊次郎(如圖)是一位勤勉的官員,深受地方人士的敬重。他也支持兒玉的政策,故積極遊說宜蘭地區的抗日領袖林火旺,並親自以廳長的身份前往礁溪山區,與林火旺當面會談,以展現政府的誠意。

0e002f6fa9e226ab902a885bf573fbad.jpg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林火旺對西鄉的膽識深感佩服,故最終率領700位部下集體向政府投誠。由於這是推行招降政策後第一個大規模的歸降事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還親自出席了1898年7月28日在礁溪舉辦的受降儀式(如圖)。照片中右方坐著戴軍帽者即為後藤新平,其右手邊穿西服翹左腳的就是西鄉菊次郎,至於站在中間面向右方的就是林火旺。當天街道上人潮洶湧,民眾熱烈慶祝,期待著宜蘭地區即將迎來的太平盛世,實現各方共贏的局面。

f847dcb264339e4faa1e663d3c3e0c26.jpg

根據總督府的政策,已經投降的土匪應由政府安排工作,以保障他們的生計。那麼,這些抗日分子適合從事什麼工作呢?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經過深思熟慮,認為這些人長期在山區活動,對地形非常熟悉,因此安排他們修築坪林至礁溪的道路。西鄉還自己出資一萬圓,獎勵這些築路的歸降者。其中,林火旺的手下負責修築坪林至湖底嶺(即今天的石牌縣界公園)段,而湖底嶺至礁溪(即今天的跑馬古道)則由工兵負責建設。

e70d7fd8f086d7e23262d6de550fc0a2.jpg

這項工程的挑戰很大,不僅因為山路崎嶇,施工難度高,而且這些歸降者的技術也較為生疏。經過近一年的施工,第二代北宜道路才宣告完工。根據1899年11月30日的一則新聞報導,這條道路全長約84公里,寬度達6到10步,堪稱當時台灣最先進的道路。新聞中還提到,當時台北至坪林之間的路段已可行駛馬車,旅客通常會在坪林過夜,故坪林也漸漸發展為熱鬧的城鎮。

e08780ba6ce1da77c42eefd4ebad0629.jpg

1900年2月21日,為了紀念開路的辛勞,西鄉菊次郎於湖底嶺設立「湖底嶺開路碑」(如圖),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刻篆額「平塹雲開」,石碑高達一丈有餘,相當壯觀,而成為北宜公路上的重要路標,也因為這座石碑,後人始將湖底嶺改稱為石牌。另由於北宜道路的開拓,台北和宜蘭的交通更為便捷,也讓深坑、石碇和坪林成為茶葉的重鎮,甚至在1901年成立深坑廳,坪林則升格為坪林尾支廳,當時的坪林老街熱鬧非凡,旅人們可以在此購買包種茶、五金雜貨和品嘗豆腐小吃等。

994bd28a961f8308d008a6ffa911a7a3.jpg

隨著林火旺歸順之後,幾位知名的抗日領袖如陳秋菊、盧錦春和簡大獅等人也陸續向日本政府遞交了歸降意願書。而由於北宜道路開發的成功,盧錦春和簡大獅也比照辦理,被安排去修建陽明山的金包里大路(今魚路古道)。然而世事難料,這些歸降的抗日領袖中,只有陳秋菊有善終,他在歸降後經商致富,而林火旺、盧錦春和簡大獅三人後來再度反叛(如圖),最終三人皆被日本政府處死,武裝抗日運動就此逐漸沉寂。

64effe1012bddb49227fb8dcd5fd4795.jpg

至於促成抗日領袖歸降的西鄉菊次郎,除了興建便捷的第二代北宜道路之外,又成功整治了宜蘭河,解決了當地長期的水患問題,政績獲得宜蘭當地人高度的肯定。1904年,西鄉任期屆滿後返回日本,被升任為京都市市長。宜蘭人在他離開之後,特別為他設立了「西鄉廳憲德政碑」,如今仍豎立在宜蘭河堤岸邊,見證著他對地方的貢獻,可惜「湖底嶺開路碑」在戰後,被宜蘭縣長磨掉原文,正背面改刻「亢懷今古」以及「金面大觀」。

dcf587700a35e19b3a752b255d7a4199.jpg

在日本時代後期,汽車漸趨普及,故政府著手北宜道路的拓寬工程(如圖所示),以便讓汽車通行,稱為「新店礁溪間自動車路」,這就是第三代北宜道路。當時拓寬過程中大量使用炸藥,因此造成不少工人傷亡。此後,在國民政府時期再度將北宜公路鋪上柏油,從1956年至1971年,共耗時十多年始完工,最後才成為現今的現代化道路,算一算這已經是第四代的北宜道路了。自從鋪上柏油之後,北宜公路更是盛況空前,其中坪林做為最重要的中繼站,因此熱鬧非凡,商店和餐廳林立。

551247b0b5eeb5001803e6e69ed36537.jpg

隨著2006年雪山隧道的開通,越來越多人選擇北宜高速公路,昔日繁華的北宜公路突然變得冷清。而曾是重要驛站的坪林,也隨之衰落,如今的老街也變得蕭條寂寥。或許我們已經快要遺忘了這位「老朋友」了,但它承載的不只是交通功能,更是昔日人與土地之間的深厚情誼。因此,我偶爾還是會選擇行駛北宜公路,儘管車速較慢,卻能在蜿蜒的山道間體會別樣的復古風情。如果你也懷念那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不妨在坪林山城稍作停留,品味一杯熱茶,相信會有一種溫馨幸福的感覺呢。

f05d10aa1d53a4d97e88b9af6e75edef.jpg

石𥕢登山口->三份子登山口->綠野山林->碧湖橋->四堵崙->四堵寮舊社->石牌縣界公園

距離14.58公里,總爬升高度894公尺,步行時間5小時50分。

我的新書「一山一故事2」剛出版,共精選了精采的25個山林歷史故事,包含全台灣北中南東11縣市,敬請各位朋友的支持。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