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棚集山:二峰圳的百年約定

  • 邱求慧
  • 29,945 次點閱
  • 60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棚集山位於屏東縣來義鄉丹林村,是一座南部很熱門的郊山,同時也被列為臺灣的第78號小百岳,有趣的是山上的涼亭及棚子特別多,恰好呼應了這座山的名稱。

這是我第一次寫到屏東的故事,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棚集山的山腳下,當地農田早期旱季時無水可以灌溉,有一位日本水利技師以自然的工法建造了地下水圳,不但把屏東的農業發展起來,也讓在地居民從此有乾淨的水喝,而且百年來水圳竟然都豐沛不絕。

6f9b471c187d03faa85d9d42d3dbd629.jpg

我先將車子停在「來義國小丹林分班」的校園內,然後穿過丹林村社區,走到棚集山的登山口,照片是從登山口附近俯視丹林村,在近處正好有一座教堂,整個小村莊顯得很安詳寧靜。在日本時代這裡稱為「紮拉秀部落」,用日文發音的漢字剛好就是「棚集」。

101819bfdc2f49797a4d22afbc9e39c5.jpg

登山步道多半是寬敞的泥土路,路況還算平緩易行,途中會經過很多這樣的涼亭及棚子,提供給山友休息,另外步道的叉路比較多,要特別留意標示以免迷路。




2a43f76d4fd6622c257f0cbcf71cc0b0.jpg

這裡是全程中視野最好的一個瞭望點,可以看到林邊溪蜿蜒流經來義、新埤往西邊大海而去,而陽光灑落在溪畔的農田與村莊上,顯得明亮而靜謐。

0d3949f4a753582970f517cc5aeb05d5.jpg

要登頂的最後一段路比較陡峭,不過都有架設繩索,路況也大致都還不錯,山頂的腹地很大,棚集山的海拔899公尺,有一顆編號6646的三等三角點,可惜沒有什麼展望。

c97ff74d504523b375fc7ffcda77ae97.jpg

從另一條路下山,大概四五百公尺會經過「棚集下山」,海拔850公尺,有一顆圖根補點編號342號,不過既沒有明顯的山頭,也沒有什麼展望,繼續下山會經過一個種滿相思樹的空地,風景相當幽靜秀麗。

a161c1f289c097ad6c859b6960f58a1f.jpg

在下山的途中,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從林間的空隙往西邊看,在金黃色的夕陽光線映照之下,竟然看到傳說中的小琉球,就橫躺在遠方的海面上,呈現一種神祕莫測的美感,整個海洋和大地也都染上一層薄薄的暮色。

6084e3faff82a497601992152bc029a9.jpg

在日本時代製糖是臺灣很重要的產業,所以在1909年成立了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今臺糖)的阿緱製糖所(如圖,今屏東糖廠),而在棚集山腳下的林邊溪畔,過去就是糖廠的「萬隆農場」。但是這條林邊溪每逢乾季便無水可用,到了雨季又經常氾濫成災,不但民眾深以為苦,農場種植甘蔗的收成也不佳,臺糖對於農場的灌溉感到非常的頭痛。

60beb4ec213e0fa612dd28178ee35887.jpg

為了解決林邊溪的灌溉難題,臺糖於是向日本東京大學尋求水利人才,當時「上野英三郎」被稱為是日本現代化農業工程的奠基者,正在東京大學擔任教授,便推薦他的得意門生「鳥居信平」(如圖)來幫忙。那時候鳥居在日本德島縣擔任水利工程師,31歲的他剛新婚沒多久,岳父母都極力反對他去臺灣,只有妻子支持他,對他說:「臺灣現在很缺水利建設,比日本更需要你的幫忙」,就這樣鳥居帶著妻子,在1914年飄洋過海遠赴臺灣的屏東。

d5075367ff371d7ff6e815ce9414956d.jpg

鳥居來到了屏東後,冒著傳染病和原住民的危險,深入到大武山區,進行了完整的水文研究,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他發現林邊溪的旱季溪床看似無水,其實都流到地底下去了,流量高達每秒一立方公尺,如果可以加以利用,絕對足以解決旱季灌溉的問題。於是他向當時的臺糖的常務取締役「山本悌二郎」(如圖)提出建設一個地下集水廊道的構想,可以將這些伏流水導引到萬隆農場灌溉,一定可以大幅增加甘蔗的產量。雖然這樣的構想過去絕無僅有,不過山本曾經留學德國,對於新科技接受度很高,於是便批准了鳥居的計畫。

c86535b255cf8d4ef586a20ae56b41ef.jpg

鳥居從1921年開始進行這項空前的水利工程,除了工程技術必須克服以外,最大的困難在於地下集水廊道位於排灣族人的傳統領地,所以鳥居花了很多時間和原住民搏感情,不但允諾支付土地使用費,甚至承諾每年餽贈族人美酒,也再三解釋水圳對原民的好處,由於鳥居的誠懇打動了族人,最後由丹林社頭目阿魯薩卡爾(如圖)和臺糖簽訂了合作契約,同意開始動工興建水圳。

5e5ee1dc0fb7afa2b68e868a0b230ee3.jpg

和排灣族人的合作,不但減少了地方的阻力,更藉此招聘許多原住民協助建設,也帶給族人更多的工作機會,可以說是達到雙贏的境界,工程共進行了兩年,總投入的工程人數高達14萬人次,最終於在1923年的5月完工啟用,由於是因山本悌二郎(當時已升任臺糖社長)的大力支持,水圳才得以完工,所以大家決議用山本的雅號「山本二峰」取名為「二峰圳」,照片是當時施工時所拍攝。

ebb0e9dad448f9ec5b6d42722ed51de2.jpg

水圳完工之後,不但得以灌溉萬隆農場,充裕的水量甚至還可以提供給其他農地使用,總灌溉面積高達三千多公頃,讓屏東的農業大幅發展,連原住民的民生用水品質也得到顯著改善,在二峰圳竣工典禮時,鳥居和部落頭目還共同種下一棵小葉桃花心木做為「盟約之樹」,約定和原住民的情誼長久,未來的水圳都能世世代代運作,為地方產業和民生永世貢獻。而排灣族人也在典禮上獻唱一首歌,歌詞說道:「當我們再相聚的時候,我要把山上的花都摘光,讓你眼裡只看見我的美。」用以感念鳥居信平帶領的團隊,希望這份情誼永遠都能持續下去。

a3eb6fb4f1552d89d7f0eb6925787cc5.jpg

二峰圳的計畫極為成功,水圳建完成之後,來義、新埤和潮州等地的農業快速發展。一直到11年後的1934年,日本春日井市才建了第二條類似原理的水圳,可見當時鳥居信平的前瞻與遠見。1936年日本農學大會頒發象徵農學最高榮譽的「農學獎」給他,隔年甚至獲選為臺灣總督府評議員,一位水利工程師竟可以獲得這樣的殊榮,可以說是極其少見,他一直在台糖工作到1938年,無奈因為罹患嚴重的眼疾,才不得不離開他摯愛的工作返回日本,返回日本之後,鳥居還是積極從事農野地的開發,一直到腦溢血離開人世前都還在努力工作著。

17747eb8bd33591fdcb283d912dd6501.jpg

鳥居信平在臺灣共生育了一子一女,他的兒子名叫「鳥居鐵也」(如圖右),長大之後成為一個知名的地質學者,並且在1958年成為日本第一位參與南極探險隊的成員,有人曾經問他,為什麼能夠有強健身體可以完成極地任務?他回答說:「我相信是因為我生長在溫暖的臺灣南部,從小吃了很多新鮮的水果,才讓我如此健康並充滿活力」。他一直還記得小時候在屏東的往事,也期待著有一天可以回到他父親建設水圳的地方。

28f766a6529fd8a031c9885a7ebdaf5c.jpg

二峰圳完工迄今剛好滿一百周年,只有在幾年前因為砂石阻塞而致供水減少,經屏東縣府編列預算整修後,出水量又恢復了正常,而且鳥居採用極為環保的圳路設計,讓伏流水自然過濾而相當乾淨清澈。2009年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感念鳥居的貢獻,在來義鄉設立了一尊紀念銅像,原本他的兒子鳥居鐵也很期待要來參加,可惜在活動舉辦之前不幸過世,無法完成他一生的夢想,不過鐵也的兒子「鳥居徹」最後代表了他的家族來參加了銅像的揭幕儀式。

3e66d66c6dfa4a1186507cd95393f53e.jpg

其實鳥居信平是八田與一東京大學的學長,兩人幾乎同時期來到臺灣,對於臺灣的水利也都貢獻卓著,只可惜八田與一為世人所熟知,而知道鳥居事蹟的人卻少之又少。所以2022年屏東縣政府特別舉辦二峰圳百年紀念活動,當地許多原住民都來參加這場活動,感念鳥居讓他們世代都喝到純淨的圳水,來義國小的小朋友則穿上傳統的服飾,也在二峰圳表演踢水舞蹈,展現出人類和大自然的和諧共存,也表達對於鳥居的懷念。

4e72e01dbb04d66f7c72f650e52aeee8.jpg

二峰圳就這樣悠悠地淌流了一個世紀,滋養著屏東平原以及無數的居民,讓屏東人也因此世代安居繁衍,而那棵盟約之樹也仍然旺盛地挺立著,彷彿都還記得百年前與老朋友的誓言,雖然鳥居信平已經過世了,但是百年之後,他兒孫還是回到臺灣共續前緣,希望他們的子子孫孫都能永遠記得,那個曾經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鳥居信平和屏東人所建立的永固情誼。

56889e582a1f9a421e2cde4726123f74.jpg

來義國小丹林分班->丹林村->棚集山登山口->大家亭->棚集山->棚集下山->大家亭->左路下山->登山口

距離8.86公里,步行時間5小時10分。

筆者是「一山一故事」作者,該著作被選為2022年博客來人文社科年度暢銷書

留言

預設頭像


  • 中庸的頭像 中庸

    台糖公司在台灣光復後1946年才成立.

    "他一直在台糖工作到1938年"

    這是什麼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