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最高峰 阿空加瓜-終於啟程攀登之路Ⅱ

  • 出發日期
    2023/01/21
  • 回程日期
    2023/02/05
  • 相關路線
    阿空加瓜 、七頂峰 、南美洲
  • 相關山岳
    阿空加瓜 、七頂峰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南美洲最高峰 阿空加瓜6961m-終於啟程的攀登之路Ⅱ

HI,大家好~我是野境探索A編。(續上篇)
可憐的我在行程的最後登頂窗口,終於達到醫生放行的標準了,準備前往高地營邁進!


dda9ef1a6caebd4585adf95e8d54cb65.jpgC1 營地&A編


Day8 Plaza de Mulas BC 4200m - Canada Camp C1 5080m
Day9 高度適應日 Canada C1 5080m - Nido de Condores C2 5560m - Canada C1 5080m

高地營C1我睡了兩天,這裡的C1是第一個高地營,而不是第一天晚上的營地,與台灣寫計畫書的習慣有些不一樣,一般來說其他隊伍都是隔天就直接推進到C2去紮營,但三條魚怕我來不及適應,依然安排「走高睡低」的模式讓我多一天緩衝。

「走高」,不斷去刺激身體到未曾達到的海拔,告訴身體不能太安逸,增加血氧。
「睡低」,刺激過後的身體非常疲憊(至少我是),伴隨著力竭、頭痛等,在低海拔氧氣較充足的環境休息,加快身體恢復。


6ba06206515eb37ca54488031a2d557f.jpgC1 水源=雪,原來米亞桑的大塑膠袋還可以這般用 XD

許多人不適應高山的症狀會可能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厭食、呼吸短促、行動能力下降等,但在我血氧六十幾的情況下還能開開心心閒聊講幹話還真是奇特了。

我們猜想~有可能其實我在台灣的時候血含氧其實就不高,只是因為身體沒有不適,也不曾測試,所以沒發現?

晚上在帳篷裡與三條魚睡前閒聊。
「為什麼阿空不給我吸氧?我又不是要破紀錄還是挑戰八千的神人,如果能吸氧多棒啊~如果說高海拔對我來說如此困難,是我身體的缺陷,為何不能吸氧呢?」戶外邊緣人如我,實在搞不懂。

「八千以下的山,好像沒有人再吸氧吧...是有人帶氧氣備用啦...阿空加瓜看來是沒什麼氧氣可以買,但尼泊爾確定有,而且還比較便宜,EBC路線你可以沿路吸過去大本營,會非常搞笑哈哈。」三條魚聽了邊笑邊虧我。
我在疫情前本來預計聖母峰基地營走走(高度約5300m),經過這次經驗後決定一定要讓三條魚幫我安排行前的訓練和準備,免得一個EBC健行應該會被我搞得像在爬聖母峰般的天數哈。

建議大家出國攀登高海拔的山之前還是去健檢、自己準備適合自己的預防與治療藥物會比較妥當,然後也不能忽略出發之前的高度適應,才可以把握在國外有限的時間,上身體適應更高的海拔。

fd9b04cac2462aa831b33fd16bf57ffd.jpgC1前往C2路上,心情佳

往C2的路程沒有壓力,我們沿路拍拍美照,放鬆心情吧,不知不覺也再度突破我的人生新高度!

C2是三個高地營中腹地最大的,也是高地營中唯一有醫護站、救援隊的地方。
救護團隊有別於大本營的氣派,紅色鐵皮屋+底部滿滿石頭疊起(能夠抵擋狂風)的基座,住宿、伙食都在裡頭解決。空間大約12坪,就像台灣的避難小屋一樣,而每次換崗由4人一隊為單位互相輪值,很酷很有系統。

為什麼我知道?
因為我們待的時間C2已經輪調一次了,大本營更是輪調兩次哈哈哈。扯爆。


f403638d21dd9ed763aa92e52fc6e6d2.jpgC2醫護站、救援隊,在這紅色小屋子裡

Day10 Canada C1 5080m - Nido de Condores C2 5560m
這天是1/30,正式前往C2紮營啦!
出發前三條魚再度與我討論登山計畫,天氣預報看來,2/2會是我們最適合的登頂日,2/2半夜或2/3會開始下雪。
主要考量的問題在"從哪一個營地出發登頂"?C2(5560m) 還是C3(5978m)?

先不論從何出發,三條魚希望我2/2登頂完後是直接回到C2。

原因:
1. 在身體極度消耗之後,能回到越低海拔休息越好,若是停留在對自己身體來說負擔比較大的海拔,不但無法真正得到休息,怕會引發嚴重高反。而我每上升一點海拔的反應都算大,三條魚擔心C3對我來說還是很負擔。
2. C2有醫療、救護團隊,更有設立停機坪供直升機使用,搶救比較即時。

聽到三條魚的登山計畫我並不意外,看過一些登山客的紀錄確實有人從C2開走,但不佔多數(失敗率實在太高)。而她也說,1/31我高度適應需要走到C3再回來,可以感受看看這段路程,如果真的覺得到C3太累,我們一樣可以從C3開始出發,但回程不停留C3,直接往下降到C2。

差別在需要多拆搭一次帳篷的時間。


419140dc1bfd40e6ccb57f5b8769a29b.jpg登頂後下山的登山客踩著愉悅的步伐,上山下山兩樣情啊

好的!我盡力!
沒錯!我決定從C2出發!一方面也是想保留2/1完整的休息時間(不然就必須推進到C3),畢竟2/2的凌晨就得出發了,根本等於2/1的晚上阿!
C2-C3 上升約400m、C3-山頂約1000m,直逼1400m的上升高度在台灣就許多人哀哀叫了,更何況是空氣更加稀薄的高海拔?

決定計畫後算一算…時間也沒有太多可以適應了…
1/30 往上到C2(C2)
1/31 高度適應去C3走走再回到C2(C2)
2/1 休息日(C2)
2/2 凌晨1點出發(等同休息日一過就出發)

這失敗機率應該很大,對吧? 

但我就想把往上的每一步都當成鍛鍊,每一步都是我自己的突破!

高海拔的世界我也還在摸索但真的不容易,每往上一步都是自虐的藝術、變態般的享受。

576a01bc80c08663954a711bdaab9405.jpgC2 每天幾乎有黃金營地美景


「是怎麼樣的想法,讓你想攀登8000米高峰?」突然想到之前Podcast 訪談三條魚的問題
「因為我想吸吸8000米的空氣呀!」那時三條魚給我豪邁的回答、自信的微笑

嗯,是啊!
這麼單純的理由就夠了,所以我也才在這裡探索未知!


858dacb458879b6004755cdaff55c635.jpg「野境探索」是我們對於旅行的方式


Day11 Nido de Condores C2 5580m - Berlin C3 5970m - Nido de Condores C2 5580m
有別於前面在大本營的七天,慢慢找到身體平衡,再重新認識高海拔的自己。

我已經可以以自稱人體血氧機了,光是瓶子己身體感受,就知道血氧數值多少。

花了七天從4400m-C1 5050m。而這四天是5050m-6070m,相對在大本營是比較緊湊的,而且海拔越高身體越是吃力。
今日到C3走走,出發時感覺還不錯,但不過半小時身體好沈重,這感覺說不上來是血氧又掉了?還是身體無力需要休息?


0511f8aa08e714e45a4b7a5575102231.jpg上C3 之後需穿冰爪


走去C3的途中突然感到全身痠痛~這一切對痠痛的放大都是因為稀薄的氧氣嗎?
我深刻感受雙重靴+冰爪掛在腳上的重量,一隻腳超過一公斤,脛骨也因爲穿雙重靴難免疼痛 ,臀肌、大腿、腰、上身,無一幸免。

好不容易快到C3,看到C3招牌鐵鍊時(因為風大和石頭階有特別架設),力不從心,差點崩潰戲劇化倒在雪地上時…

「嘿!你知道要到了嗎?」一位Porter(揹工)在我前面對我喊著。

「我知道…」我當然知道,但就是好累嘛。我慢速前行~終於踏上石階、拉起鐵鍊…

「我現在幫你數五步,你就到了!5…4…3…2…1…,看吧!你來到了Camp 3!」Porter把我當小孩般鼓勵著,讓生無可戀的我覺得好可愛笑了出來。

抵達C3後我休息了一會兒,還是強迫自己更往上爬升一段,我要求自己每天盡力的去突破適應新的高度,不僅是到下一個營地而已,要強迫自己再往上走一些些,那怕只有100m-200m都好。而我做到了,自己給自己拍拍手!

這天突破6000m上升400m,讓回到C2的我直接累癱帳篷,但很開心,因為明天終於休息了!

但...明天的半夜,不也就是登頂日嗎?


eddce7915138f4a1ed244ba3216da71c.jpg沿路不斷等我的三條魚,坐在石頭上很悠閒


登頂前的寧靜Day12 休息日
狂吃狂喝、開心取水、再度確認登山裝備。

看似放鬆、活潑、無憂...的我,其實內心很有種不知道是緊張還是期待的亢奮感。

695192f99a2e2fcea36f957f79cc5819.jpg山上的肉鬆好好吃f6f5ece1426ae9108ccc29d7bac3c8de.jpg水源太酷了,是這層冰鑿一個洞取水

9f8cfb1d8ae462237e6b7cdbfed89606.jpg雪鏡是跟大本營Porter租的


「上高地營之後,記得,血氧只是個數字,接下來你要自己去感受身體的狀況。」大本營放行那天,醫生對我說。

這句話像是顆定心丸般,一直以來的擔憂、阻礙我們的數字,瞬間不用去理會了。
只要身體可以承受,我會靠意志力把自己撐上去的,因為誰不是這樣子呢!大家都是如此!(我對自己說)

而我的血氧再高地營這幾天也一直沒超過73。

出發前晚三條魚也再次叮嚀,阿空加瓜路況算是好走,但前幾週在某一路段摔了三位登山客。三條魚判斷主要問題在太疲倦、步伐不穩,所以一再叮嚀"越累越要專注",絕對要保持清醒,步步為營,其他時間無腦走就對了(欸?)

出發時刻即將到來,也許是因為還不到睡覺時間,所以完全沒睡意...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期待阿?(待續)


ad4aacc13c6bc134333d9a253729a72c.jpg戶外人說說打火機高山可使用


野境探索Wildernes Expedition

突破內心的設限 探索未知的世界

https://linktr.ee/wildernessexpedition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