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之細路 : 飛鳳古道渡南古道O型縱走,與先民同行在相同道路上,體會以前的挑擔之路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f864cebe90cfea3e778a96b9a291ac5e.png

樟之細路,樟指的是桃竹苗一代山區的原生樟樹,細路在客家語是小徑的意思,早年此地區的客家人將樟腦、茶或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沿著細路運送至港口,再外銷至全世界.近年透過政府及各團體的努力,將各地的古道、山徑、產業道路、公路串連,規劃出北起桃園龍潭南至台中東勢總長約200多公里的國家級綠道.


在新竹工作兩年多,心態慢慢從打工轉成落地,從回老家頻率就知道,從一開始每兩周回去一次,後來漸漸1~2個月才回去,假日最常去桃竹苗鄉鎮山區出遊,甚至還入籍成了新竹人,不過我的胃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
我終究是個外地人,不了解這土地有什麼樣的故事,這次走在關西的飛鳳及渡南古道上,查找古道歷史由來,與先民同行在相同道路,或許有一天我也可以說是在地新竹人吧!

前兩次樟之細路行走紀錄 :

路線資訊

e6e89b7424d726ee6e8405e2411e88a8.jpg▲飛鳳古道渡南古道O型縱走

行程 : 從關西出發,走竹25鄉道到顯伯公風景區,接著走飛鳳古道再接回竹25鄉道一路走到鹿寮坑.再沿著產業道路走到顯伯公廟及雞寮坑山,續行產業道路到達渡南古道,最後回到關西,完成O字型的路線
里程 : 20 公里
爬升 : 800 公尺
耗時 : 6 小時
gpx :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1344987

行程紀錄

faba5a08b7c3d23cc151e0bfa909f307.jpg▲關西鎮牛欄河邊(起點)

d0a824afa4f69bf7164baec0d9c3ccdb.jpg▲顯伯公風景區也是飛鳳古道的起點

c0d3b814bc0d3bb95d520fc66ec635c1.jpg▲RSA 17 飛鳳古道0k處,往南可以去鹿寮坑,往北可以去關西鎮渡南古道


飛鳳古道理史:早年新竹芎林、橫山、北埔一帶的居民如果要將農產品進行出口,必須先走飛鳳古道運送至關西再到龍潭大溪,然後搭船經大漢溪到大稻埕,最後從淡水港出口.
詳細的歷史故事可參考 :
飛鳳古道前200公尺,都是用就地取材的石頭進行鋪裝,以前古道不會做成一階一階的,大多是用斜面處理,這樣挑擔時會比較輕鬆.之後的步道路面大多是都是水泥鋪裝,只有少部分是泥土山徑,路幅都很寬敞平坦.一路上雖然有很多的岔路,但都有樟之細路的路牌、布條指示,一路跟著指示走就不會迷路了


015372e34b24f3c40443d7b60a946db1.jpg▲飛鳳古道前200公尺,石頭鋪裝路面

86e6409384f3ba5211e1ac07e04c8589.jpg▲飛鳳古道路面大多為水泥鋪裝,寬敞好走

7e4551aaff6b379cadbdc8734087d34d.jpg

▲飛鳳古道上的展望,可以遠眺外鳥嘴山(左邊尖尖那座)

e3f7523e5ea3bd9c2a63792f98f2c367.jpg▲飛鳳古道終點,與竹25鄉道岔路

3f2f2a4e61cf1bd178c78e774983dc2a.jpg846f6bf636cf9aded71147b708d427bc.jpg▲一路沿著竹25鄉道前往鹿寮坑,一路上基本上沒什麼車,有遇到山友去爬飛沙縱走

b4b5b638834335a41956dce70957c854.jpg▲竹25鄉道上開闊整齊的橘子園

498888665b827912031a4d07079e82d8.jpg▲鹿寮坑,據說以前這裡有很多鹿,因此在這建立很多鹿寮而得名,這裡也是華龍社區發展中心,可以在這集章及索取樟之細路的護照

石爺石娘歷史:早年鹿寮溪邊,有兩顆一大一小的石頭,而四周又佈滿許小石頭,情景宛如和樂的一家人,因此被村民作為信仰中的石爺、石母,村民還幫他們建立了結婚證書.

7764df61320d43ef9e9e7537e7f21a1f.jpg▲位於鹿寮坑的石爺石娘

a3de27c1f57d12d3d23bf7a87f56a2ad.jpg▲石爺石娘的結婚證書

548393e41c37e838aa80cb6d16fe3bf8.jpg▲位在至高處的顯伯公廟旁有著絕美的展望點

f785345f24aa48e173eb5dce426f5de0.jpg▲回關西的產業道路,路旁有許多片稻田

羅屋書院:為百年的三合院古厝,早年羅氏至上南片開墾,後來興辦教育,在此建立書院,此處也提供渡南古道的集章及樟之細路護照索取.

7336678b561ea74c9129205244913405.png▲羅屋書院

渡南古道 :是當年上南片羅屋至渡船頭的必經之路,原本古道有部分的崩毀,後來透過就地取材手作的方式進行修復,來保存古道原有的樣貌.

39f0f64577b2780702c521ea036363e9.jpg▲渡南古道路口

8e954b4e690dd9b72267040903f50886.png▲渡船頭大橋

119f0ee041e073408694e05ebc13cd28.jpg▲東安古橋

2f759242f9ca5f99e839ad95111854b8.png▲石店老街,曾經是條繁華的街道,運送農產時通常會在這休息吃飯,飽足精神後再往龍潭出發

2ca6e569eb8455c8024ae57283ba999e.jpg703d8f715d4f0ad7ab064fd21999ee8e.jpg

bc3715f78867e2164e220e2d4f8b5938.jpg▲渡船頭大橋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