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越石空古道

  • 李俊民
  • 3,167 次點閱
  • 8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活動名稱:烏山越石空古道 (附航跡圖及GPX檔)

日期:111年09月17日

參加人員:林惠婉、李俊民

活動概述:

        坪溪古道,有著如夢似幻的林中溪景,溪水清澈的坪溪平緩流經百年前運送木材的林道,伐林結束後的造林區。就在重山疊巒,綠意盎然,幽靜如畫的蓊鬱森林中,1.5公里長的古道,伴著筆直的柳杉林與低海拔蕨類植物,林中溪流景緻,猶如世外桃源。坪溪古道,可信步漫遊於林中步道,也可脫鞋溯溪,沿著緩緩流動的溪流前行,紮營過夜、尋幽訪古或親子同遊,各取所需,怡然自得。

        石空古道為連接石空聚落至宜蘭外澳的古道,石空舊稱「石硿」,其歷史可追溯至1824年黃千總(黃廷泰)由頭城率部下闢道經石空至烏山開墾,自此開始石空一帶始有人居住,石空古道也成為先民挑茶及日用商品到雙溪叫賣的重要道路。古道已有多段被產業道路取代,原聚落也早已荒廢在荒煙蔓草中,但留存下來的古道遺跡及景緻,卻令人驚艷。

       淡蘭古道中路,大致可分為西段的「暖東舊道」,及東段「蘭入山孔道」二大古徑。坪溪古道、石空古道,就屬「蘭入山孔道」一部分。本日由灣潭烏山越嶺古道→坪溪古道→石空古道→外澳車站。

行程記錄:

06:04拔營由灣潭福德廟出發,行經有公車站牌的灣潭橋。

06:07灣潭橋岔,旁是鱘龍魚餐廳,取左離開F815公車路線的產道。

06:09抵灣潭溪底,溪邊有農作,順著溪右曲折彎繞,間有路條。為走這段溪畔古道,清晨就來個貼近溪畔山壁的震撼教育。

06:18踏石過小溪,後經香蕉園及廢香菇寮,往南上切。

06:24 接馬路(F815公車路線的產道)。

06:26指標岔, F815公車路線往右續行,左側前電線桿下有淡蘭古道的指引標誌,指向田螺山,取直朝田螺山方向走。即抵左側溪畔古道岔,有藍天溪畔古道約10分/灣潭橋里長家指標,這才是正路,我們太早往上切。

06:27烏山古道岔,左岔烏山古道可往網形山、泰平雙泰二號橋。

06:31過民宅後抵溪畔古道出入口,溪畔古道沿著溪右而行,有著居民引水的塑膠管,路條不多,也少人問津,部分路段坍塌,宜小心通過。

06:39溪底岔,左往溪底雙溪匯流口,因日前多雨,我們又著登山鞋,不利溯溪,遂取前水管路續行。水管路只用於維修,緊鄰山壁,路徑狹小,又坍塌數處,勉強強度,險象環生,左側彎潭溪溪水潺潺,美景處處。

06:46水管路終,遇一小溪澗,前行或上溯均不見路跡,左突右闖無法脫困,遂強行往東南攀登上一平階地,順著較稀疏植被的山稜上攀。

07:32經過了較長的一段陡上,上抵馬路。(此段由灣潭福德廟到烏山越嶺古道登山口的路程,建議還是乖乖走F815公車路線的產道)

07:51溪畔古道出入口,這是由06:39溪底岔下溪,經雙溪匯流口,溯另一條溪上來的路。

07:52烏山越嶺古道登山口,淡蘭指標柱標示:右往登山口(坪溪)1400m;回往灣潭古道2100m,底下的古道地圖標示烏山越嶺古道全長1400公尺。古道連接灣潭、坪溪古道,既然名為越嶺,代表途中需要上上下下的跨過鶯嘴嶺東北稜線。這條古道是路跡很清楚的優質步道,全程採用手作步道方式維護與建設,整齊的石頭階利用路邊石頭鋪成,所以仍保留昔時古道的質樸親切風貌。

08:18越嶺點,也是古道的最高點,有一不明水泥基點。

08:29小水泥廢橋遺跡,見證了山河易色溪流改道的古道歷史。

08:31過溪,溪水清澈見底,簌簌水聲不絕於耳,循溪旁小徑而上。

08:37 烏山63號岔,取左,水泥路右側民宅為烏山63號,也是坪溪山登山口。

08:38左邊烏山越嶺古道出入口,淡蘭指標柱標示:前往登山口(坪溪)1500m;回往登山口(往灣潭)1400m,小休。

08:50續行,這是一段走來舒服的平緩路段。

08:54石砌土地公廟,有遮雨棚,一對聯寫著「福蔭莊里皆富庶 德配山川賜平安」。這座民國兩年所建的土地公廟距今已百年以上,仍保留傳統石砌古樸的外貌。

08:55接公路,前方是烏山路54號民宅,左側可回到往灣潭的坪溪頭公車站牌,電線桿上有淡蘭古道指引標誌及藍天隊的指標,取右柏油路往坪溪古道登山口,進入兩旁柳杉羅列的的產業道路。

09:12產業道路盡頭的烏山62號,民宅前可停車,屋主阿嬤就坐在路口收取100的清潔費,面對屋子的左邊下坡路便是坪溪古道登山口,右側有露營區。

09:15抵名為平溪頭橋的古老石砌小拱橋,造型特別,雖老舊卻仍很堅固。小休。

09:24續行,過橋進入坪溪古道,淡蘭指標柱標示:右往石空古道1500m;回往烏山越嶺古道1500m,地圖標示坪溪古道全長1500公尺。隨即進入柳杉林中,這是早期運送木材的林道,因此平坦寬敞,景緻優美;當然也可以選擇溯溪而上,追隨潺潺流水,與古道及杉林並行。坪溪地處新北市雙溪區偏遠的泰平里南端,在重山疊嶂之中,卻有著河床極為平緩令人驚艷的一條溪流;矗立的柳杉林群環伺,綠意盎然;低調隱身的蕨類,為古道添上一片綠海。這美麗的溪流與優質的山路,翠綠林木,植被豐富,有著感受不到的寧靜。

09:32過溪,溪聲潺潺,溪景令人讚賞。有一根斜圓木與粗繩索,圓木上還刻有踏腳處,經長時間使用,踏腳處刻痕已不在正上方,拉緊繩索避免亂晃影響重心,踏木而過,過溪水後又是很優質,排列筆直的柳杉林步道。

09:34鶯子嶺、坪溪山登山口,可回08:37 烏山63號民宅。坪溪古道以前曾有私人林業的經營,後經林務局造林整治,才呈現整齊劃一的柳杉林森林景觀。

09:37木橋,綠意盎然的原始森林中,伴著風景秀麗的坪溪迴響耳際的潺潺流水聲,沉浸在清幽舒適的氛圍裡。

09:38叢雲山梗枋古道岔,左側往叢雲山梗枋古道、龜山車站,前方淡蘭指標柱標示:前往石空古道800m;回往登山口(坪溪)640m,有兩座長條椅,可供休憩納涼。

09:41過寬大木橋。

09:41淡蘭古道淡蘭古道坪溪古道的石柱,之後幽謐自然的柳杉林下,地勢平坦,幽雅怡人,溪流就在附近,許多人在此紮營,享受依山傍水、與世隔絕的優美環境。

09:45最後一處渡溪處,有繩而溪面較寬,溪水只淹過一兩塊渡河的舖石而已,撐著登山杖踏石過溪。坪溪古道很適合親水,在溪邊戲水是絕佳的選擇,過了溪,開始持續爬坡,仍是伴隨著潺潺流水聲,翠綠蒼鬱優質的森林步道。

10:07抵坪溪古道終點:蛇仔頭觀景平台。蛇子頭是坪溪古道、石空古道的交接處,坪溪在蛇子頭附近向北轉了個大彎,當地稱為蛇仔崙,因遠望有如蛇形,於是又稱蛇子形。蛇子頭觀景平台可以遠眺龜山島與太平洋海天一色美景,景致無敵夢幻,兩百年前,黃廷泰一行人移墾的起點外澳就在眼下。右側有路下坪溪,溯溪回09:15古老的石砌水泥小拱橋或到往太和山之溪稜岔路口,溪流寬敞平緩無落差,景緻幽美如仙境。

10:11象寮古道岔,淡蘭指標柱標示:左往外澳車站5300m;回往登山口(坪溪)1500m,左方象寮古道為石空古道主線;右方往石空山(石坑山)為石空古道副線,兩路於11:22石空聚落解說牌岔路口會合。淡蘭地圖上標示此處還是坪溪古道,顯然坪溪古道、石空古道間,並沒有明確的區隔,但有舊地圖將這段到太和山步道間的路線標示為蛇子頭步道。我們續行石空古道副線,這段路線山徑變窄且為上坡,但路跡清楚。

10:18溪畔岔,右下可抵坪溪溯溪路線。

10:28太和山步道岔,淡蘭指標柱標示:左往黃金嶺土地公廟(外澳車站);右往太和山;回往坪溪古道。右可往頂坪溪土地公廟,天龍護山河石碑及太和山,取左順者寬廣、平坦、好走的太和山步道下山往外澳。太和山步道為昔日舊石空聚落居民上山的務農山路,但現在又被涵蓋在石空古道中,上接坪溪古道,為淡藍中路由淡入蘭最後一段山徑。(淡蘭之間的官道繞經台灣東北角,自艋舺至宜蘭城, 約二百里,路途遙遠,商旅咸感不便;於是民間商旅另走出一條捷徑,從頭城外澳附近,取向西北行, 斜過石空仔山,走往雙溪,再經由平溪,出汐止,使宜蘭城至艋舺的距離縮短為一百二十五里。 石空即位於這條淡蘭古道的路線上)。

10:31民國42年租地界碑,上刻宜蘭頭城石空57之1,林振七一三一公頃,小休。

10:47往下續行優質的黃土步道,但有竹林夾道,走在其間不覺辛苦,比起欲上太和山的眾多山友,我們是幸福許多。

10:51左側石坑山登山口,路條飄揚,有藍天隊標示。

11:14金頂接天宮祖廟岔,取左可往金頂接天宮祖廟。道光二年(1822年),居民在石空山區興建最早的廟宇,後來聚落居民遷移至外澳,將廟遷移下山,本廟則還留在山上。

11:21古厝,這間在山區中的小古厝仍以土角興建,顯示歷史悠久,令人印象深刻。

11:22石空聚落解說牌,石空產道 2.6K,淡蘭指標柱標示:前往黃金嶺土地公廟(外澳車站);左往象寮古道;回往太和山。路口石空聚落之文化解說牌說明,遠至清道光時代,位於宜蘭頭城鎮外澳里山區的石空,是在淡蘭古道的路線上,如今只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聚落,但卻名見於史籍。取右上坡續踢石空產道道路往黃金嶺福德祠。 

11:29石空古道岔,石空產道 2.3K,路旁有橘色水塔,取左下。

11:30黃金嶺福德祠,為一廟中廟,在新穎的外部廟宇下藏者原本的福德祠。廟簷下石匾旁刻著「大正甲?」, 字跡模糊,後方的說明板,則提及廟建於「大正甲寅年,季夏月」(1914年)。宜蘭縣政府在多年前為這些古蹟做了不少解說上的維護,一旁大理石上刻有紅字介紹:日據大正年間居民搬運福隆沙岩堆砌而成廟頂 巧小古樸迷人, 1.65Km應是石空古道里程。左側遮雨棚下的通道旁有洗手間可供使用,小休。

11:39從遮雨棚下的通道續行。

11:51五叉路口,里程1.61Km,石碑上刻有:「忽見古道分五叉,且從容;舊石空人家,外澳、梗枋亦皆通,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石空」,反映出五叉路口附近的路徑複雜。取正前進入兩旁為竹林的路徑,從五叉路經青潭到榕嶺舊土地公廟,這一段石空古道,未經太多整修,步道鋪設石頭階,又緊鄰溪旁,非常美麗清幽,沿途仍有不少古蹟,可說是石空古道最美麗的部分。

11:58店仔地。里程1.42Km,昔時古道歇腳奉茶處,慰過客辛苦,後人追隨前腳步,徒幽幽思古。

12:04保線路岔路,樹幹上的路標已掉落地面,上面寫可通到頭城農場和岩藏山。

12:08青潭,里程1.04Km,石碑上刻有:「清澈潺潺,古道居民都在此小憩,名曰青潭。」清澈溪流,地貌原始,潭水青青景觀多樣,青潭秘徑,別有洞天。續行往下伴溪而行,走來清幽。

12:12溪邊小休。

12:20續行,過溪處溪水仍淺,古道緊貼著潺潺小溪,踏著溪石前進。

12:21過溪後不遠即抵榕嶺舊土地公廟,里程0.88Km,廟原由三塊石頭建成(在金爐旁有三塊石頭,應該就是原本的土地公吧),經外澳車站站長發願重建,於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改建為現在的模樣,新廟也有四十多年歷史,已見歲月刻痕。

12:25抵達鞍部,此地舊名榕嶺,里程0.71Km,舊時以數人環抱的大榕樹得名,後因造林砍除,空留地名,供人懷念。

12:28展望點,右側是山崖邊坡,視野豁然開朗,可以看到龜山島及外澳海邊上的戲水人潮,也可聽到火車聲音。

12:33外澳火車站岔,淡蘭指標柱標示:前往外澳車站,取直往車站的小徑。

12:39抵外澳車站外的天橋,淡蘭指標柱標示:回往石空古道(烏山),過天橋。

12:42外澳火車站,是個無人值班車站,站外有顆濃密高大的榕樹,為宜蘭縣列管保護樹木。小休後再回過天橋,到月台後刷悠遊卡進入,搭乘13:11區間車賦歸。

GPX檔: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6702&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航跡圖: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6703&parId=80A803BAAAF0678F%21943&o=OneUp

更多其他照片及登山記錄請參觀個人部落格:http://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

我的部落格紀錄索引

https://jmleeminnelee.pixnet.net/blog/post/121245384

更多GPX(GDB)檔及航跡圖請至李俊民 的 OneDrive >Documents 下載

https://onedrive.live.com/?cid=80A803BAAAF0678F&id=80A803BAAAF0678F%21943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