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2/10/30
-
回程日期2022/10/30
-
相關路線
-
相關山岳
今日行程:中山路>通霄神社>虎頭山公園森林步道>虎頭山>中山路>漁港路通霄漁港>龍貓公車站>原路折返
通霄神社,海拔約在50公尺,位在虎頭山的半山腰上,興建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民國91年被登錄為苗栗縣歷史建築,是通霄最著名的歷史古蹟,主祭天照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目前僅存主殿基座,幣殿遺跡,拜殿,鳥居,表参道,石燈籠,社務所,整體來說還算是台灣神社中較完整的遺址
虎頭山,海拔93公尺,位於苗栗通霄虎頭山公園內,因形如猛虎昂首而得名,舊名旗山,山頂有一顆二等三角點與一顆三等三角點,視野幾近無敵,望山面海,擁有360度環繞展望,昔日有「虎嶼觀海潮」的美名,地勢險要,曾是海防重地,山頂上有爬古炮台,以及臺灣光復紀念碑一座,原為「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因日本為紀念日俄戰爭勝利而設
今天就由通霄車站前往鄰近的通霄神社及虎頭山
大眾運輸可搭乘台鐵海線至通霄站下車,再步行前往
通霄神社,就在通霄國中旁馬路上去
映入眼簾的就是別緻的鳥居與表参道
維修中的日式建築(社務所?),但幾乎快完成了,雖然少了陳舊感,但還是蠻美的
通霄,舊名「吞霄」,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吞霄社之所在,日據時期,以其虎頭山平地突起,嵷入雲霄,故改稱通霄
表参道上去就是主殿
超美的,而且很特殊的是,他的屋簷與外牆都改建成閩南式風格,但門前的鳥居還保留著
通霄神社,建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主祭天照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內部有保留住原本日式的陳設與架構
接著由神社旁的馬路走往虎頭山
一路上行,沒多久就看到刻有虎嶼觀潮的巨石,我們就走旁邊的森林步道上去
往上走就可以到達虎頭山
首先到達的是第一層看台,這裡有古炮台
這層的視野就已經相當不錯,可以望向台灣海峽,欣賞海景
通霄火力發電廠,風車,與通霄漁港都看得好清楚
接著走往最高點
抵達虎頭山,海拔93公尺,有一顆二等三角點與一顆三等三角點,上面有一座火炮形狀的台灣光復紀念碑與船猫
明治37年(西元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因日本海軍強大,俄國趕緊自歐洲波羅的海調遣艦隊來支援,必經過臺灣海峽,虎頭山因地理位置緊鄰海岸,相當扼要,故日軍即在虎頭山設置情報站,派駐通信兵日夜監視,翌年5月發現俄艦通過,迅速通報,兩國因此決戰於對馬海峽,日本終大勝,於大正年間在虎頭山建造「日露戰役望樓紀念碑」以為紀念,「露」為露西亞(音譯)的簡稱,為日人對俄羅斯的稱呼
雖然虎頭山的海拔並不高,但卻擁有環形環繞視野,不但是範圍內的最高峰,視線亦無任何死角,雖染僅為小山丘,卻依然能給人大大的感受
遠方高大的山頭,東起加里山,雪山主峰,大雪山,白姑大山,西巒大山皆一覽無遺
雲端上最霸氣的就是台版富士山,加里山
另一角度,連小百岳鐵砧山,那結山,小百岳石牛山都清楚可見
接下來我們沿著馬路走,逛一下旁邊的碉堡與哨所,再走階梯下山
虎頭山上有不少軍事設施,可想見從前這裡必然為軍事重地
離開虎頭山後,我們前往鄰近的通霄漁港與龍貓公車站,而通霄市區已設置Ubike,建議可以多加利用,因為沿著海岸線的腳踏車道即可到達
通霄火車站旁過平交道後,就來到海濱腳踏車道(漁港路)
通霄發電廠就在眼前,好壯觀
順著通霄自行車道往北而行,雖名為自行車道,但實為柏油路面,也挺寬廣的,汽車也可以開進來
遠眺虎頭山
海邊也一堆碉堡與哨點
沒多久有左叉路往通霄漁港
通霄漁港並不大,但可以近距離觀賞離岸風車
繼續前行,往秋茂園的方向
大約54K+500處,就是龍貓公車站
龍貓就躲在草叢後方,真的很萌,彷彿真的來到宮崎駿卡通的世界
那麼今天的通霄之旅就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