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法官山難事件】 如何避免迷途的發生?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這幾天發生了一起討論度很高的山難事件,法官陳先生一家四口安排單攻桃山及池有山,卻在池有山登山口附近的三叉營地迷了路,而身為父親的他決定下切探路,進而讓自己陷入了險境。最新消息是,搜救隊在今天早上7點45分找到他了,很遺憾已經身亡了。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家也發生過幾次迷途的情況,還好在過程中處置得宜,才能平安的下山。所以,我們清楚知道,在出發前的充份準備,為了是避免迷途的發生;在迷路的當下,冷靜的處置或通報,才能平安回家;在安全回家後,全家人深切的檢討,下次才不會再發生一樣的事件,這已經是我們家在面對登山風險的SOP了。

。出發前,充份準備:

-仔細研究地圖,確認每個登山口的位置,了解每個山徑上岔路及方向,從等高線上初步知道各段路的地形,心裡盤算每段路所需的時間,並且記錄下來。

-研讀山友們的記錄。在網路時代,我們很容易找到山友們在登山旅程上的記錄。晨爸會從數個網站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家的走法及時間規畫方式,並且從照片中找到每個路段的明顯地標,把這段些地標記錄在登山計畫書內,在未來閱讀時為才能有清淅的印象。

-使用離線地圖App,並下載山友們留下的軌跡。GPS能幫助我們在行程中,隨時知道是否有徧離路線,並在迷途中清楚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現在不管是iOS或Android系統 ,都有好多款免費或便宜的App,這麼好用的工具,為什麼不在上山前先熟悉呢?

。旅途中,迷路了:

-途路了,第一步該怎麼辦?往前找路?往回走?下切就一定能找到下山的路?答案是:保持冷靜,留在原地。仔細回想剛才所走的每段路,是從哪邊開始走錯了?有沒有機會回到主路線上?

-如果有印象自己所走過的路段,可以試著以停留點為基準往回找路,切記要在有能力回到停留點的範圍搜尋,不可四處亂游。如果找不到路,請回到原本的停留地點。

-通報,只要有一點些微訊號,都請馬上通報搜救。通報後,請勿再隨意移動位置,以免造成搜救困難。如在沒有訊號的地方,請向上往稜線的方向行進,除了可以找到手機訊號外,也能讓搜救隊伍更容易找到你。

-在周圍區域找到能安全的住宿地點,做好保暖工作,讓自己活下去才有獲救的機會。

-切勿下切溪谷:常有迷途者會以為,只要順著溪谷往下走,就一定能遇上有人的聚落。錯!臺灣的地形陡峭,溪谷又深又陡,通常有往下走的力氣,卻難有能力爬回來,加上乾溪溝多且雜亂,很容易誤認為走下來的路,以至於難以走回原本的下切位置。下到溪谷後,會發現山壁垂直難行,大量深潭難以渡過,加上溪谷訊號不良,造成搜救更加困難。


。平時

-訓練判斷路跡的能力:山本無路,山徑是人所踩出來的。所以當一條步道沒有定期整理,或所走的人比較少,很快就會被芒草或箭竹淹沒,但我們依然能從腳下判斷出此徑是否為步道,這有賴平時的練習。有機會跟著一群人爬山的時候,請不要只盯著前面人的背影或聊天,而要試著靠自己來學習找到步道的位置。

-山友的記號:除了大量的登山路條外,山友通常會在容易走錯的岔路上放上交叉的木條,或以繩子將兩條箭竹綁上交叉,以提醒他人勿走入錯誤的山徑。請在爬山時用心觀察,就能發現山友們的巧思。另外,在乾溪溝或石瀑中,山友們會以疊石做為引路的方式。但不管如何,還是應以國家公園或林務局的標記,以及GPS為最優先的判斷依據,山友的記號僅能做為參考。

-風險最高的是中級山及郊山:中級山的林相複雜,郊山容易讓人輕忽,所造成迷途風險遠高於高山百岳,在自己的心目中不管行程是困難或簡單,都請做好充份的準備再上山。

-全家人在一起:不管是探路或找路,都請在彼此能聯絡或交談的範圍,切勿拋下家人自己找路,要知道自己所發生的危險,就是將全家人置於更大的風險之中。

-記住333原則:人只要面臨失溫,3小時內就能奪人性命;人不喝水能夠支撐3天,在未進食的情況下,人可以活3週。所以在迷途的第一時間,應該不是找水,而是做好保暖。在出發前,也應為全豕人預備充足的保暖裝備,才能在面臨風險時為自己爭取獲救的時間。

照片為我們家在池有山附近的照片

#登山迷途
#勿下切溪谷
#333原則

留言

預設頭像


  • henry sun的頭像 henry sun

    離線地圖+GPS軌跡,每隔幾分鐘檢查是否偏離,這是最有效防止迷途的方式,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如何做到。我寫了一篇詳細的圖文教學,包括如何找軌跡,如何轉檔,如何放入離線地圖內,卻不知道如何Po文上來給大家參考。

    • 陳志順的頭像 陳志順

      這是第幾次檢討? 會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為什麼? 因為爬山沒有什麼管制措施, 如同酒駕沒有刑責一樣, 你說你的, 他照幹他的, 有下載GPX的不管去那裡都會下載, 自以為很厲害的照樣靠運氣, 還有那些單靠布條再來哭喊為什麼沒布條了的人, 世上總有自己找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