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發日期2022/07/28
-
回程日期2022/07/28
-
相關路線金字碑(三貂嶺)古道 、金字碑古道(官方指南) 、燦光寮登山步道 、燦光寮古道 、燦光寮古徑 、燦光寮古道(官方指南) 、粗坑口登山步道 、大粗坑古道 、侯硐小粗坑古道 、幼坑古道 、三貂嶺瀑布群步道 、三貂嶺越嶺猴硐 、侯硐神社步道 、山尖觀光步道 、樹梅坪古道(官方指南) 、樹梅坑登山步道 、無緣之墓登山步道(貂山古道) 、苧仔潭古道 、苧仔潭古道(官方指南) 、琉榔路觀光步道 、琉榔路步道(官方指南) 、無耳茶壺山步道 、基隆山步道 、雷霆峰步道(基隆山東峰、黃金一稜) 、猴雞縱走(猴硐越嶺基隆) 、基隆嶼步道 、環台北天際線第四段:猴硐至基隆 、基隆西東稜線縱走 、龍潭山、瑞芳山、秀崎山步道 、四腳亭砲台登山步道 、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 、瑞芳小錐麓步道 、黃金神社步道 、劍龍稜步道(黃金五稜) 、煙囪稜8字連走步道(黃金二稜) 、茶壺山稜(黃金三稜) 、淡蘭古道北路
-
相關山岳
今日行程:金字碑古道半嶺路登山口>金字碑>探幽亭,奉憲示禁碑(越嶺鞍部)>原路折返>大粗坑古道半嶺路登山口>大粗坑聚落>大粗坑天梯>原路折返
金字碑古道,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為昔日淡蘭古道北路之一段,由淡水廳前往葛瑪蘭廳之‘’入蘭正道‘’,清同治6年(西元1867),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行軍至此感慨山路難行,於岩壁上以摩崖石刻的方式,刻下篆書字體的碑文,再舖以金箔,爾後往來民眾皆以金字碑稱之,古道最高點為探幽亭(三貂嶺鞍部),視野絕佳,能眺望北海岸,亭前有一咸豐元年所立之奉憲示禁碑,亦為古道上珍貴之百年歷史文物
大粗坑古道,位在瑞芳侯硐,為從前大粗坑聚落之要道,大粗坑因採礦而興起,全盛時期聚落曾高達2,3000人,煤礦產業讓許多人因此致富,故有小美國之美稱,基隆顏家即在此發跡,大粗坑亦為知名導演吳念真之家鄉,其作品‘‘多桑’’,‘’戀戀風塵‘’,就係在此拍攝。
今天就由侯硐半嶺路底的金字碑古道登山口起登
大眾運輸可搭乘台鐵至侯硐站,再沿侯硐路步行前往
沿著大粗坑溪,由半嶺路走到底遇叉路,左邊往大粗坑古道,我們取右行先去金字碑古道
過了淡蘭橋,看見天煌亭,表示登山口到了
有雙扇蕨圖騰代表是官方認證的淡蘭古道(入蘭正道)
沿途林相相當優美,石階步道平穩好走
抵達金字碑,刻於同治6年,由台灣總兵劉明燈所題
這座淡蘭古道上距今100多年的金字碑,百年來還是如此金碧輝煌,如此耀眼,無論是刻工還是雕塑,都令人讚嘆,這段不曾在歷史課本出現的文物,活生生的豎立在眼前,或許,台灣人就應該更認識台灣史
越往上走,視野越好,美麗的北海岸映入眼簾
抵達越嶺鞍部(三貂嶺鞍部),也就是探幽亭,上面還有一座古老的石碑
由當地居民所立的奉憲示禁碑,立於咸豐元年(西元1851),目的是警告有心人士勿濫墾山林
再往前可以走到不厭亭,九份,燦光寮,我們選擇折返至柏油路叉路口,往大粗坑古道前進
沿著半嶺路上行,就到達登山口
登山口旁有一間石頭厝民宅
沿途依稀能見大粗坑聚落的遺跡
古道沿途風景相當秀麗,一座座形如饅頭的翠綠山頭真的很美
水保局圖根點
抵達大粗坑聚落最繁華的地方,這裡甚至還有人住,相對九份以前有小上海的稱呼,昔日的大粗坑則有小美國的美名
據說在當時這棟是豪宅,現在卻完全荒廢
來到這裡,遺跡眾多,規模之大,曾是高達2,3000人的大型聚落,可以遙想當時的繁華,可惜現已人事全非,風光不再,惟留古道的韻存供旅者一探究竟
大粗坑聚落的尾端現建有天梯,可以通往瑞雙公路,亦能到達不厭亭,九份老街,甚至還可以連走金字碑古道O型,牡丹山,貂山古道等等,路線相當多元
天梯的視野很不錯,蓋得也蠻有美感的,有小長城的感覺
那麼今天的古道,古聚落冒險探索之旅就到這裡
若喜歡,歡迎關注,收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