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同] 加羅神社 — 嘉蘭給給四神湯,窺探Minnao的昔日風華

  • 林怡彣
  • 3,243 次點閱
  • 13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完整圖文記錄:https://reurl.cc/RjGeR6 

眠腦(Minnao),在泰雅語中意指「森林鬱鬱蒼蒼、欣欣向榮」「森林資源豐富的地方」,曾被用來稱呼太平山一帶的山區。

此區域主要座落於宜蘭縣大同鄉與南澳鄉,常年受到東北季風和太平洋海風順著地勢吹拂,使得氣候濕潤、時常雲霧繚繞,因而孕育了茂密的森林。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營林局在1914年於此地設立「太平山林場」,為當時台灣的三大林場之一,此地區的樹種以台灣扁柏和紅檜佔最大宗,特別又以生產名貴的檜木材而聞名。

▲銳利的切面飄出一陣檜木香,不知是昔日林場抑或是後人盜伐的痕跡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最起初開發的舊太平山區域約為今日的加羅山一帶,當時此聚落除了住屋外,還建有太平山派出所、小學、俱樂部、旅館(宿泊所)、郵局以及臺車道等。

飄洋過海來台的日本人也將家鄉的神祇帶到台灣,鎮座於1918年(大正七年)的加羅神社應運而生,作為伐木工人及此處住民們的信仰中心和心靈寄託。




加羅神社主殿 / 先民遺留在此的玻璃罐及陶瓷碗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1937年後,開發區域轉移至今日的太平山,加羅山、神代山一帶便逐漸沒入歷史的洪流,變得荒涼而杳無人跡。

近百年後,我們回到曾經熙來人往的舊太平山,長長的林道彷若時光隧道,走過它,便進入了被封存於此處的時空,我們憑藉著留存的遺物及遺蹟窺探當年住民的生活,遙想Minnao的昔日榮景。

- - - - -

  • 路線:嘉蘭給給四神湯,四季林道進、留茂安出
  • 探訪目標:嘉蘭池、給給池、神代山、神代池、神代神木和加羅山神社
  • 人數:2人
  • 行程安排:

△Day 1

  • 7:00 舊柵欄 →7:23 岔路取左→8:14 護管所(休7分)→8:33 加納富溪(休10分)→8:45 往加羅湖的巨木登山口→9:37 輪胎營地→9:50 嘉蘭池(休20分)→(給給嘉蘭路線) →10:45 與給給池岔路會合→10:55 給給池(休10分)→(往北走回林道) →12:09 下到溪谷→12:20 嘉平營地附近水源→12:30 嘉平營地(午餐休40分)→13:10 續行嘉平林道→13:25 崩塌處高繞→13:34 續行嘉平林道→13:38 加羅神社-加羅山-神代山 三岔路→14:30 加羅神社(C1)

△Day 2

  • 8:10 起登→8:56 加羅神社-加羅山-神代山 三岔路→9:10 舊式雨量計(可通往日向台)→9:33 崩塌(記錄上是低繞,但現場選擇了高繞過去)→9:56 溪溝1→10:02 溪溝2(崩塌)→10:19 溪溝3→10:35 轉角營地→11:05 神代山-神代池-神代神木 三岔路(休15分)→11:33 神代山(休10分)→11:59 三岔路→12:09 神代池岔路→12:13 神代池(休10分)→12:27 神代池岔路→12:45 神代神木岔路→12:47 神代神木(休10分)→13:04 神代神木岔路→13:20 小水源→13:57 突然發現嘉蘭造林中心牌已經過了→16:20 留茂安登山口


  • 行跡

▲黃色虛線為第一天的軌跡,白色虛線為第二天的軌跡


▲水源資訊

  • Day 1:加納富溪、嘉平營地南側活水源、土場溪水源頭
  • Day 2:三個溪溝水源、新舊岔路活水源

▲交通資訊

  1. 開車:google map導航「四季林道柵欄」。四季林道有新舊兩道柵欄,自行開車只能到新柵欄,會多踢一段水泥路,須請接駁才有鑰匙能開到舊柵欄。
  2. 騎機車:從羅東火車站前租機車前往,距離55公里,大約須1小時20分鐘的車程。騎機車可以通過新柵欄、把車停在舊柵欄。
  3. 大眾運輸:從宜蘭搭國光客運「1745宜蘭站到南山村(每日來回各1班)」或「1751宜蘭站到梨山(每日來回各2班)」,到「四季站」/「留茂安站」。
  4. 四季部落接駁至舊柵欄:可聯絡阿亮民宿(0911–355472),阿亮民宿 — 舊柵欄150元/人,留茂安 — 阿亮民宿200元/人。

▲住宿/營地

  1. D0住宿:留茂安活動中心、四季國小茂安分校;阿亮民宿、四季國小
  2. 營地:嘉平營地、神社岔路鞍部營地、加羅神社、轉角營地、酒瓶營地、神代池岔路

- - - - -

Day 1 四季林道紅柵欄 — 嘉蘭池 — 給給池 — 加羅神社

▲天氣:多雲時晴

在連日的陰雨中幸運地撿到一個降雨空檔,踏上尋訪山中湖泊以及先民足跡的路程。

D0晚上冒著不小的雨,從羅東車站騎車上山。抵達後先把一台機車停在留茂安活動中心,再騎另一台到四季國小,完成AB點接駁的安排,並於此借宿一晚。

7:00 四季林道的舊柵欄出發,依循著加羅湖的指標走,踢了一段水泥路

▲牆上佈滿塗鴉的護管所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8:14 來到護管所,之後一路緩下到加納富溪



▲水流豐沛的加納富溪,可以在這裡補充行動水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8:45 來到四季林道與嘉平林道的岔路口,朝巨木的方向直走可通往加羅湖,往左是嘉平林道,而我們則是走上兩條路之間的嘉蘭池、給給池支線。




通往加羅湖的巨木登山口 / 查了查資料應該是玉山假沙梨 / 樹上掛著滿滿的松蘿(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嘉蘭池、給給池支線的布條不多,但路跡大致清楚,路旁除了帶著人為痕跡的筆直樹林外,亦可見到姿態各異的巨木,潮濕的氣候使得大量的蕨類和苔蘚攀附於樹幹之上,環顧四周,像是闖入了一片魔法森林,總覺得會在轉角撞見小精靈;偶爾也會在路上見到被鋸掉一塊的樹木以及鋼索,帶我們窺探曾經昌盛的伐木年代。






▲宜蘭終年潮濕的氣候,使松蘿和苔蘚覆滿了整片森林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9:50 抵達嘉蘭池,池邊佈滿了水草,腳下的每一步都得踩得小心翼翼,池畔沒有比較乾燥的地方適合坐下休息,所以只在此短暫停留20分鐘拍照和補充熱量,之後循著給給嘉蘭路線,走向給給池。




▲在嘉蘭池池畔環顧水面倒影良久,像落入一場迷離的夢境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10:55 抵達給給池,相較於嘉蘭池還有一片可讓人踩著接近的水草,給給池畔的樹木更加茂密,且有許多倒木橫亙其間,樹幹上附著厚厚的松羅、蕨類和苔蘚,因此行走時便得更小心。

傳說中,加羅湖是仙女梳妝時不小心散落的珍珠,我想嘉蘭池和給給池則是另外兩顆落在隱密處熠熠發光的珍珠,不同於加羅湖的熙攘,靜靜地座落在這片森林之中。

到訪這天,甚至連「給給」的青蛙聲都不太明顯,站在池畔被茂密的植被、豐富的色彩和濃濃的濕氣所包圍,雲霧時而飄來、時而散去,像是一場迷離的夢境。






▲給給池,與池畔豐富的植被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離開給給池後,我們選擇了一條鮮少人走、但曾有人記錄過的路徑:不走給給池岔路,選擇從給給池北邊下切接回嘉平林道。從給給池到嘉平營地旁水源處,整段路沒什麼人跡,從頭到尾只見到一個寫著「歡迎光臨」的紅布條,我們像是陷落在森林之中,腳下踩踏著飽含水分的土壤和覆蓋著苔蘚的樹根,使用紙本地圖、指北針和手機的GPX相互對照,就這樣紮紮實實地走出路來。

12:20 走到嘉平營地旁的水源,終於在12:30看到第二個「歡迎光臨」紅布條,之後走出樹林,抵達平坦而開闊的嘉平營地。抵達時雲層散去,久違的陽光從樹林間灑落,於是攤開睡墊、潮濕的行囊和自己,好好地曬一曬。




▲陷落在森林之中走出路來,偶爾穿過林間灑落的光是最好的鼓勵 / 從嘉平營地回望來時路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走了一段對我來說不太容易的路,攤在地上曬太陽耍廢、再吃個自己烤的巴斯克乳酪,可以吧!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大休了40分鐘之後,回到嘉平林道續行。



▲三岔路口 / 終於回到康~莊~大~道~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14:30 抵達加羅神社

在真正進到加羅神社之前,路徑上橫著一段巨大倒木,其下矮矮的空間如同時光隧道,鑽過他,便會忽然掉入歷史當中。我們以瓶蓋斟了一小杯酒敬曾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並告知今日我們會在此借宿打擾一晚。
一進到神社,便可見到上面排列著遺物的主殿,之後便是神社的三層平台:主殿前3階、鳥居前7階、鳥居下28階,並可見到鳥居下的台石,以及讓參拜者洗手、漱口的手水舍。

▲午後起霧的神社

走下長階梯紮營後,便開始四處探索,我們從神社往下走了5層平台,每一層以石梯或者斜坡連接,除了瓷碗、玻璃瓶、鐵盆等器具,也可見到爐灶、地基、便座等,有些地方甚至可依稀看出當時的建築格局。




(左.中) 北投窯業耐火磚:貴子坑在日治時期有許多耐火磚工廠,北投窯業耐火磚因品質優良、耐高溫,所以被使用在許多重要工業及軍事件建築。(右) 爐灶




▲(左) 各層平台間以石階連接 / (中) 建築地基 / (右) 便座







▲(左) HAKUTSURU SAKE 白鶴清酒 / (中) キリンビール 麒麟啤酒 / (右) 上有「商標登錄」和梅花標誌,查不到是哪一家的酒




(左)キリンビール麒麟啤酒 / (中)Noda Shoyu Co. Ltd. 野田醬油株式會社(龜甲萬的前身) / (右)DAINIPPON BREWERY CO.LTD 大日本啤酒




(左) 鐵盆 / (中) 上面標註National,猜測可能是相機的零件?/ (右) 陶瓷的絕緣礙子




各式瓷碗,中間的扁玻璃瓶應該是藥瓶



▲(左) 不確定是什麼的基座 / (右) 電石燈

- - - - -

Day 2 加羅神社 — 神代山 — 神代池 — 神代神木 — 留茂安登山口

▲天氣:陰時多雲,午後有雨

一覺好眠,簡單吃了早餐、收拾東西後,又在神社到處晃了一陣子,拍了點照。




8:10 起登,走回昨天的三岔路後沿著嘉平林道續行。

9:10 舊式雨量計,此處可通往日向台,但依天氣預報來看下半天雨勢會越來越大,只好留待下次探訪。




▲離開神社返回林道的路上,見到透入林間的光,非常驚喜 / 林道旁的舊式雨量計,是通往日向台的入口 (Canon T50, Kodak gold 200)

9:33 遇到一個崩塌,紀錄上是寫需低繞,但可能地貌有所改變,故現場探了路之後決定高繞過去,一回到林道發現全身黏滿了抹草種子,清理了一陣子才續行⋯



右下鑽不過,左側又不容易爬過去,只好從更左側高繞過 / 去高繞鑽過樹叢之後,頭髮亂成一團,全身粘滿抹草種子

從三岔路到轉角營地的路程中,會遇到三個溪澗水源,水量都很豐沛,可以沿路補充行動水。

前半段的路程中會遇到一些崩塌,小心通過即可,過了三個溪澗之後路況變得比較好,有些地方是走在乾溪溝中的木馬道上。




水量十分豐沛的三個溪澗水源




▲崩塌地形與木馬道

11:05 抵達三神岔路,此時雲霧籠罩四周,開始飄起小雨,我們快速補充了一些熱量,將背包丟著,只帶了雨衣和水上神代山,路況好走,大約半小時便可抵達三角點。



11:33 神代山(H1565),三角點有點隱密,我們稍微找了一下⋯在此處發現十神縱走的指標,也是想去的清單之一!




神代山(H1565)

11:59 回到三岔路、上包續行林道

12:13 神代池。從神代池岔路轉出去,很快就可抵達,池畔同樣是水草和泥淖,踏出每一步時都得先踩一踩測試一下,否則很容易在抬起腳時發生鞋子深陷入泥中、只拔出腳的慘劇。天空持續飄著雨,被雲霧籠罩的神代池仙氣滿滿,如果池中冒出什麼女神似乎也不會感到太意外。



飄著小雨、起霧的神代池

離開神代池,續行一段林道後,跟著GPX來到神木岔路附近,大約朝神木的方向有山羌在叫,我們被叫聲吸引跟著走了一段路後忽然覺得奇怪,怎麼可能這麼久還沒看到神木?結果一回頭便看到他已在我們身後。後來回到林道,往前走了幾步便發現,神木根本就在路旁邊而已啊⋯

12:45 抵達神代神木。繞著神木周圍轉了一圈,輕輕觸摸並擁抱他,這些高聳入雲的巨木,究竟是如何從承受風吹日曬雨淋和各種地貌的變化,平安從幼苗成長為大樹,又幸運地躲過人類的砍伐而屹立至今的呢?




▲神代神木!




▲最後一段平緩好走的林道…

離開神木,續行了一段林道後,便開始從海拔1200公尺陡下到600公尺的留茂安登山口,途中會經過香蕉園和竹園,有蠻多得拉繩或抱著竹子下坡的地方,需要集中精神辨認出一些發黑而不能信任的竹子和香蕉樹,否則抓到一些軟趴趴的便會滑落特別長一段。

不太熟悉穿雨鞋下坡的我煞車煞到心累,最後大拇趾和小趾都又熱又痛,眼看雨勢越來越大,陷在樹叢裡感覺天色又暗得特別快,便一路心想:到底是要到了沒啊⋯

16:20 終於成功在天黑前出留茂安登山口,走到馬路對面回頭看著在紀錄上看過好幾次的黑水管,終於鬆了口氣。




▲終於陡完了,開心開心 / 留茂安登山口,其實比較多紀錄是由此處進出,或者此處進、四季林道出

回到留茂安活動中心要騎車時,突然發現,啊⋯兩頂安全帽都在停在紅柵欄的那台車上⋯兩個人面面相覷,原先覺得非常完美的AB點接駁計畫瞬間出現了很大的紕漏,如果要省錢騎車接駁的話,千萬記得要多借兩頂瓜皮放車廂啊😂

淋著不小的雨把車騎回留茂安,感覺極累又極冷,於是回到活動中心後趕緊丟下背包,鑽進旁邊的商店泡一碗辣辣的泡麵,看著老闆腳上蓋的厚毯子非常非常想躲進去⋯

- - - - -

帶著好奇而恭敬的心走入舊太平山,透過散落的遺跡、遺物一窺此處曾經的風華。在騎車回羅東的路上,慢慢回想著剛走過的路,與行前爬梳過的部份史料。

雖然生於斯、長於斯,對於台灣歷史的瞭解卻一直不多,這兩三年經常是透過上山前做功課的過程,慢慢拼湊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故事,再以雙腳一步步走進那些空間,去體會與經歷。

先民們以無數腳步在這座小小的島嶼上開拓出一條條林道、古道,同時也將生活痕跡深深地嵌進路途裡,因此當我們走上這些前人賴以生活的道路,同時也在走讀歷史。

或許藉由往回看先民們走過的來時路,便能更清楚今日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是誰、又該往哪裡去。

- - - - -

[參考資料]
1. 太平山林業開發史(林清池)
http://www.twcenter.org.tw/wp-content/uploads/2015/05/g02_10_02_07.pdf
2. 太平山林業(林鴻忠, 翁儷真; 台灣林業, 九十七年 四月號)
https://kmweb.coa.gov.tw/files/document/172191/c6afb6d63dc91cd9b4689c84de47e6ae_v2.pdf htt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111668
3. 蛻變的森林-太平山與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上) (林鴻忠, 清流月刊, 一百零一年 六月號)
https://www.mjib.gov.tw/FileUploads/eBooks/8b78ec4d0d2147d5b2a71fb976cef156/Section_file/5336dea7120c4b32bb052d852d86c32b.pdf
4. 太平山林業開發與交通運輸(許峰源)
https://www.archives.gov.tw/ALohas/ALohasColumn.aspx?c=1684
5. 【宜蘭太平山】用森林鐵路串起的林業故事(李盈瑩)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7723/amp
6. 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22_004_00003708&lang=chn
7. 【宜蘭】20141026 太平山加羅神社(Sonia Chen)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11619
8. 嘉蘭池、給給池、加羅神社|循著被遺忘的林道尋找消失的百年神社(款待日子裡的甜, Cynthia’s DecoLife)
https://decolifetw.com/chialo-shrine/
9. 加羅神社三天兩夜
https://www.climberfly.com/tourism01.asp?id=1090
10. 嘉平林道與嘉蘭池給給池加羅神社(108)
https://blog.xuite.net/hn85554753/damaua/587021180
11. 尋訪舊太平歷史~加羅神社
https://mountain-13.com/2021/05/18/%E5%B0%8B%E8%A8%AA%E8%88%8A%E5%A4%AA%E5%B9%B3%E6%AD%B7%E5%8F%B2%E5%8A%A0%E7%BE%85%E7%A5%9E%E7%A4%BE/
12. 馬武霸山+加羅神社/神代池/神代神木
http://www.k2.com.tw/black/index_ga1.htm
13. 走走加羅神社
http://www.nthumountain.com/article/1828
14. [登山健行]四神湯:尋訪舊太平山區的眾神之旅
https://kentawong.pixnet.net/blog/post/254211449-%5B%E7%99%BB%E5%B1%B1%E5%81%A5%E8%A1%8C%5D%20%E5%9B%9B%E7%A5%9E%E6%B9%AF%EF%BC%9A%E5%B0%8B%E8%A8%AA%E8%88%8A%E5%A4%AA%E5%B9%B3%E5%B1%B1%E5%8D%80%E7%9A%84%E7%9C%BE%E7%A5%9E%E4%B9%8B%E6%97%85
15. 20210206–07倒團七次終於成行四神湯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16266
16. 四神湯,留茂安登山口A進A出 
https://ypyshia.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html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