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熱門排行

【嘉義】消逝的採樟村落-白雪村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消逝的採樟村落-白雪村 D1

蒸騰的白煙繚繞在山裡,熱烈不停熄的柴火中,滾燙著香氣四溢的樟香,這是尚未廢村前的繁榮景象。

白雪村,或稱水山村,位於楠梓仙溪上游博博猶溪西岸的一小塊台地上,宛如遺世獨立的桃花源。居民主要以提煉樟腦為生,早年為樟腦及愛玉等之集散地,之後物產再運往新高口之水山線鐵路。1973年9月1日由於提煉樟腦的沒落及對外交通極度的不便,白雪村因戶數過少而遭撤村,將白雪、雪峰等二村合併為雪峰村。1978年,雪峰村又因戶數太少而被撤村,併入中山村。此後不僅山村繁華落盡,連在地圖上都消失了,現在只有獵人落腳,或者山行者尋幽訪勝緬懷舊情。
56aa200bd837a328f1638a29aa1d8e95.jpg樟腦,是價值極高的綠金,成為製作藥材、香料、火藥、底片、賽璐璐等物品的重要原料。從清末到日治的全盛時期,全球70%的樟腦產量都來自臺灣,享有「樟腦王國」的盛名。而這豐收的背後,有著族群衝突、森林開發及腦丁生活的故事。藉由探訪日據時期就已存在的白雪村,似乎能回溯一些那個時代下歷史與生活交織的樣貌。


臺灣最早的採樟可追溯到明鄭時期,歷史文獻首次提及樟腦交易記錄在17世紀初,當時鄭芝龍與日本交易時,台灣樟腦就是交易項目之一;清朝時期,樟腦與茶、糖成為當時台灣三大出口項目;日治時期,更是重視樟腦事業,設樟腦專賣局,下設樟腦精製廠、腦長、腦丁等編制,並在各地廣設「樟腦督察出張所」,召募焗腦工人,將採樟推向最興盛的時期。光復之後,樟腦生產業仍隸屬菸酒公賣局,1967年樟腦公賣制度取消,開放民營與自由買賣,白雪村(水山村)歷經日治到民國,見證繁華與落沒。爾後1985年,化學樟腦低價傾銷,台灣樟腦就此快速萎縮成為黃昏工業。對於樟腦,我只記得小時候衣櫥都會放幾顆白白的樟腦丸來驅蟲,完全不知樟腦在臺灣的發展史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更沒有想到一個遭廢棄的採樟聚落白雪村,竟會成為我認識樟腦的起點。

僻居深山中的白雪村,像是有強大的磁力,召喚著那些不走「好路」的山行者,從四面八方來拜訪,這三天除了在白雪村遇到不同路線造訪的兩隊人馬外,整個山裡像是只有我們九人,穿行在這片綠意盎然的山野裡,享受全然的寂靜與清幽。首日我們從寒冷的塔塔加出發,清晨冷冽的溫度直讓人打哆嗦,久違的大鐵杉伸張枝葉昂然挺立,我卻只想縮成一團減少體溫散失。蔚藍乾淨的穹蒼,山脈的稜線條條分明,河流彎彎曲曲地擺盪,一派怡然愜意,但我們卻狼狽地被困在荊棘裡試著掙脫,沒有路徑,也少有人跡,隊友四處尋找下切的可能,最後在一個落差六米多的岩壁,架繩通過。
67e670c3588129923a4d13d1aa94ea1a.jpg

5cad7c4e70a166abccc9e50318fad43e.jpg

42d77c11bff3751c2b370ad36915e69a.jpgc86fd151ea73cf0ca7ba9d36aac9da02.jpg1bc14848cbc55515c9838d33d001da1c.jpgd6ac12cb1aa21cb2234fbf019dfb799a.jpg258238a39c1f88d4fdfd7262a8334e39.jpg

好像尾巴!8f75b285eb310cfae4bcc797427bbdc1.jpg

沿著陡峭的岩壁下行,此後進入整趟行程最美的魔幻森林!迎賓樹是一棵燦紅的楓樹,枝頭上的、已落地的,全都紅成一片,努力把生命的美淋漓盡致。古老的闊葉林巨石滿布,到處都鋪上一層綠色苔蘚,放眼望去,盈滿眼的綠,深深淺淺,在眼中蕩漾,若有號稱最舒服顏色比賽,我想,綠色奪冠當之無愧。這裡的綠有其獨特的蓬勃生命力,從岩石蔓延到樹幹,再延伸到樹梢,穿行過這些巨靈,讓我仿若走進托爾金《魔界》裡守護中土大陸森林的樹人群落,想像著樹人俏皮地對我眨眨眼,我只能輕摸著柔軟細嫩的苔蘚回應。刻意緩慢地前行,表達無法在這裡留宿一晚的遺憾,走出森林時,停住回眸片刻,樹人森林啊!謝謝祢!

b07c50cd6675cde9dbdd74f7b341a8e9.jpg巨大猴板凳13bcf5a3945a2891f29c642b65c13105.jpg

52d6770304c8a82a93eb483dcd9cd8f9.jpg

f2a6da851fc807ce987107a147a7724a.jpg97da0d746e6969d1147633149e6b955f.jpg

a1679a6f9f9a640155c1e5983bd28fda.jpg

de31ea1d5cbdffb2453fbc74efa3d8c1.jpg1807cbcdb0e6f0bf1098309140c0bf76.jpg大葉南蛇藤9606590d43f1a51e8db9c12f3c16bf30.jpg距離溪底還有大約五百公尺,雖然只下午三點,考量下行的路況未明,大家保守行事在高度一千九百公尺的林間紮營。厚厚的落葉非常舒服,這一晚,「沒有月亮的晚上」在林間低吟,伴著我們跨越了新的一年。

9298f0bf08852fd924287d9302c4344e.jpg

 D2

「六點三十八分了啊!起床!」

酣睡一晚的大家,竟然沒有人察覺天色已濛濛亮起,能在山上睡了九個多小時,可真是太幸福了!新的一年睡好睡飽,是現代人的奢望,我們在元旦輕易達成。或許是背上行囊輕了許多,或許是一夜歡愉仍在發酵,精神飽滿的大家,循著水鹿的獸徑,神奇地一個小時就下切五百公尺到溪底,聽到博博猶溪淙淙的水聲嘩啦啦地奔流,代表我們離白雪村更近了!

5f8b994bc278bb914b119c5a6b47ed14.jpg

f5f72fead7f817b0eb0186966d14eb51.jpg859dcca502ef7332a6d4de8ec117384f.jpg找到上切點後,依稜而上,過了成排砌石牆,我們即將進入白雪村。出發前一天,我在網海中搜尋到水山村遺址現狀示意圖,出自2005年楊南郡受林務局委託調查的「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人文史跡調查報告」一書,內心迫不及待想要現場比對一番。逐樟而居的生活,是許許多多樟腦寮的寫照,而白雪村能在此經營這麼久,是因為獨特地理位置?附近樟樹繁盛?還是有其他原因?

上行白雪村的指標e4eca54497018eec3392acafb99f5c74.jpg

翻閱採樟史,台灣早期採樟大多人為客家人,且以北部居多,之後再慢慢遷移到中南部採樟,在山中伐樟風險高,除了需要有專業的技術,充裕的體力,還要面對自然災害、蚊蠅瘴癘等侵害,更可怕的是進到原住民的番界區,要時時提防被出草沒了性命,在各地採樟因為侵犯原住民族領域而引發衝突事件,可謂不勝枚舉,彼時日本警察會荷槍實彈,帶領及護衛腦丁到山上開採,在南部更有著名的六龜警備道,平均一公里左右就有一個駐在所,是台灣總督府為了保護六龜、美濃一帶客家人開採樟腦,設立隘勇線及通電鐵線網以防範布農族來襲。樟腦,帶來利益,卻也連帶產生族群間的紛爭。

過了成排砌石牆,我們即將進入白雪村。44e99468259b1b1f285938e79bdde1de.jpg

一進入白雪村,一棟檜木屋映入眼簾,幾已剩下主架構及屋頂,傾倒的門片顯得搖搖欲墜,這是樟腦詰所辦公室,旁邊兩棟徐姓屋宅,還有黑膠唱片和縫紉機,牙刷及漱口杯,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竹製的牆壁上。村辦公室及衛生所的門口,陳列一堆獸骨及陶甕,各式鍋碗瓢盆散落一地,屋後有個白磁馬桶,相較於我小時候(80年代)奶奶家的茅坑只是水泥挖個洞再搭上木板或磚頭,低頭都看得到白白肥肥的蛆在爬,當年白雪村人的物質生活竟比我小時候還佳!陳列長條竹竿的曬愛玉子架,在陽光下已白了身,另外一座則已毀壞消失,然而村落周邊的大樹上爬滿了愛玉子藤,綠綠的果實在陽光下閃動,當年滿滿地鋪在架子上,等候豔陽恩澤。

樟腦詰所辦公室檜木屋0ff9619c92a8a8f8ca4d1302b2f28d68.jpg舊時的器皿瓶罐4df3f6d1341ebb0720034c4cf39c032d.jpg徐姓屋宅a004dc778f4d375a16fd9a66e16bd408.jpg

79c4de24386ac520e25fa13f949ab23a.jpg村辦公室及衛生所6b3c2745f7c22c1baaf0eee53b7ee7e1.jpg

51db8ecc8b20fc30c3ca58f3b17607c2.jpg村辦公室及衛生所的門口,陳列一堆獸骨及陶甕,各式鍋碗瓢盆散落一地fd607a2ccf590eb96bc2978e06604175.jpg曬愛玉子架,在陽光下已白了身4d9120f0ea235ac50595c8a3799c75ea.jpg

cc77a4aadebcf0ca479d42dee5ea0edc.jpg村落中間的兩間房舍傾圮嚴重,散落一地的酒瓶大都已破碎,小孩的鞋子被排成一排,大約有十隻,奇怪的是幾乎都是單獨一隻,並未成雙,就在此時,另外一隊山友有人說:「我跟你在山上遇過,你請我吃西瓜,我們還一起合照!」竟然被記得還認出來,我們又再次合影留念,這位北部山友說會找出當時的照片寄給我,人生何處不相逢,竟然會在白雪村!西邊的兩間房舍,郭宅有一個仍看得出樣貌的廚房,燒水煮飯的爐灶,鍋碗鍋蓋掛在牆壁上,製作紅龜粄的木頭模具、熱水壺、砧板、秤等,天光從破損的屋頂傾瀉,照亮一室,也照亮了每個用具的面貌,像是為消逝的過去重新粉刷上顏色。

屋外有一間半開式的小屋,有一個大大的焗腦鍋架在土灶上,這裡就是當年蒸餾樟腦的地方,地上擺了沐浴乳和洗髮精,還有水桶和水杓,不焗腦的時候,這裡就是浴室啊!郭宅門聯上聯貼著「迎春接福萬象新」,門牌是吳鳳鄉水山14,吳鳳鄉是1950至1989年的鄉名,1989年改為阿里山鄉,白雪村在1973年撤村,因此當時仍為吳鳳鄉,我們彷彿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廢棄的採樟聚落,往日生活的樣貌還定格在這些梅樹與房舍中。562e32e8e3dbea08f3a694b74e648e8a.jpg小孩的鞋子被排成一排1466649a34c58e70c09aff5f4fc15a81.jpg郭宅與焗腦寮45bade8946581d91ba53ce9944fbaaba.jpg郭宅門聯上聯貼著「迎春接福萬象新」,門牌是吳鳳鄉水山142399d90d77ce98a6511989611fed64c4.jpg吳鳳鄉是1950至1989年的鄉名,1989年改為阿里山鄉,白雪村在1973年撤村,因此當時仍為吳鳳鄉,我們彷彿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廢棄的採樟聚落,往日生活的樣貌還定格在這些梅樹與房舍中。c64d6262a9c8da209804c916f87c1e70.jpg廚房有燒水煮飯的爐灶,鍋碗鍋蓋掛在牆壁上,天光從破損的屋頂傾瀉,照亮一室,也照亮了每個用具的面貌,像是為消逝的過去重新粉刷上顏色。37e122a95b03277db2f419af7399da31.jpg焗腦大鍋29bf20286d55d62e0733ccebc15fb6d1.jpg

97778033b37dd6f774ea4a40330d59d8.jpg彼時採樟工作辛苦,伐樟製腦往往都要花上數月,甚至要逐樟腦而居。腦丁會攜家帶眷上山,住在用竹子或木頭搭建的簡易腦寮中,男人白天外出採樟,女人和小孩就在腦寮負責焗腦、煮飯等。可放入的樟樹片與蒸餾出來的樟腦油比例大約只有十分之一,但因價格高昂,仍吸引許多人投入這個行業。白雪村位在離溪邊落差約兩百公尺高的台地上,取水都得下到溪邊,山中的貧乏與富足,在我們重返這裡時,或許也輕敲著內心的沉思鐘聲。

村落周邊的大樹上爬滿了愛玉子藤,綠綠的果實在陽光下閃動6ec38868836bb728ed1ad40b1efa9821.jpg

回到溪邊,如夢初醒,完成拜訪白雪村,既興奮又帶點惆悵,此行,不為山頭,只為了一個沒落的山中聚落,沿途過程是重點,煉樟歷史的陳述是重點,而在這些具像的經歷與影像背後,到底真正的重點是什麼?要為此跋山涉水甚至身經危難?這些就如為何爬山是個大哉問,你問十個人,可能會超出十個答案,但這些都是思索我們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詰問,我想,我會邊走邊問邊想。760ef7cc158576494875e94e76404f65.jpg

沿著溪繼續上溯,豔陽在背後猛烈灼燒,慶幸的是背陽前行,潺潺的水花在眼前閃爍。接近上游,巨石林立,路徑轉變成障礙賽,手腳並用努力攀上大石才能再往前推進,一隻落難的中華大虎頭蜂,可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虎頭蜂啊!在岩石上像步履蹣跚的老人緩緩移動,沒了平常霸氣,氣若游絲,再怎樣強悍的生命都會有消逝的時刻,流水或許有一天會歇,世事萬物的變動都是恆常。參酌地圖與現地對照,想找個平緩安全的紮營點,大片崩塌令人看得怵目驚心,而河道彎彎曲曲,只能一個彎一個彎的過,有時能沿河邊走,有時須高遶,最棒的是再下一個轉彎前你無法預見你會看到怎樣的景致,似乎千篇一律,但總有其獨特之處,沒有一道溪谷景致是一模一樣的!不知道此地居民溪鳥也會有這種感覺嗎?374d93fe175f1f97265c3ca0de8f5181.jpg整塊石頭都是貝殼化石!b809227891a354400250b4385479a2c9.jpg落難的中華大虎頭蜂131eecbb1336380b74f81b86818b0f59.jpg再下一個轉彎前你無法預見你會看到怎樣的景致f4e3f3fa4bcda7c8e065068bad2e2c32.jpg大片崩塌令人看得怵目驚心有時能沿河邊走,有時須高遶

51a6423ad72bb07efe2a96580adfdf4b.jpg6f1730b09a84d314a246dbf4ab176279.jpgf720f0356fe60f7b2c20933fde426966.jpg望著遠方一片白木林,突然靈光一閃,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河階上枯死的杉林旁,有一棟不存在於地圖或者任何紀錄裡的神奇獵寮小木屋,我直覺就是那裡,愈靠近愈感興奮,非刻意尋找,難道真的出現了嗎?第一位夥伴傳來呼喚,心裡知道「賓果」,真的有座小木屋。第一次在深山野嶺中見到以原木打造的小木屋,排列整齊的原木堆成四個牆面,屋頂以帆布披掛,陳設簡單,所有物品及柴薪安放的整齊有致,爐架內燒白的灰燼,上方一只黑色的水壺,不論工作後、黑夜裡或者寒冬時,這暖暖的爐火與一盅茶,都會是最好的慰藉。看看小屋,日常所需似乎很簡單,想起一本書《貝加爾湖隱居札記》,作者獨自住在貝加爾湖畔半年,居住的處所就是森林小屋。書中描繪:”小木屋坐落在一幅唐卡中央,四周有湖泊、山巒和森林等世界,分別象徵著死亡、永恆回歸和神聖純潔。”這個在博博猶溪畔的小木屋,是否也是小屋主人實踐自己「隱居」生活的道場?所有大自然萬物,都會成為映照自己的鏡子,無所遁形。白木林如守衛著小木屋般,我們在下方的沙地上紮營,簡單的營火驅散了溪邊寒冷,烤著腳丫,讓溫暖包覆身體,唱唱歌、聊聊天,這些在營地平常之事,卻成為我們下山後一再回味的時光!

9d3ec0e4c66e927dacdede42f590d0dc.jpg

d058abd3c196a295978f7c88e1ea268b.jpg 我們在下方的沙地上紮營e59b09d9120b6cedbdb5d222b6c3f012.jpg

D3

「哇!又是六點了啊!大家起床!」107e26474cf2097fce2b224f2466e10e.jpg

連續兩晚都在山裡睡了九個小時,即便有人醒轉也都窩在被窩裡,大家像是眷戀著山中的沉睡,繾綣臥伏。再美好的景致或者經歷,也都要踏上回家的路,這些有別於日常生活的時刻,豢養著我們的心,長出來的是堅韌、是隨遇而安,是更認識自己。即便山高水長、在個人努力及團隊合作下,關關難過關關過。
清晨繼續在一片巨石與溪水交錯中穿梭,陽光漸漸從山頭灑向水面,鎏金蕩漾,一片巨大的岩層節理,彷若中古世界的城堡圍牆,神秘的入口不知在何處?可否有沉睡的公主?

愈往上游溪面漸漸變窄,終於到達匯流口。沿著支流上溯,就能一窺民國四十九年興建的復興吊橋-白雪二號吊橋。細長的支流宛若巨石陣,溪水只能從交疊的隙縫中汩汩流出,左岸的大崩塌讓山壁光禿一片,寸草不生,一棵高聳的枯樹巍然挺立在溪床上,剛好就架在一棵巨岩上,死後依然維持生前壯美的姿態,像是芭蕾舞劇謝幕時的定格,留下了最精采的剎那!泥土已被日積月累的風吹雨淋沖刷掉,潔白的根系粗壯綿長,向四周蔓延,長度可能跟樹高一樣或更多,根據有些研究顯示,並非「樹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根的廣度可能比樹冠還廣,因此我想著,當我們行走在山徑時,在表層土壤的底下,密布的就是深藏不露的樹根們。而科學家更是發現,在樹根與樹根周圍會有許多真菌圍繞在其中,形成一個廣大的網路系統,這是樹跟樹溝通的管道,同時也是樹群體維生的方式之一。因為年長的母樹或即將死去的老樹,會透過此系統,將養分傳遞給無法受到光照的幼苗或其他樹,而當植物被其他物種攻擊的時候,也會透過這個網路系統來傳遞化學訊號,以便通知鄰近的植物啟動防禦機制。世界上也有由一棵樹組成的森林,我們看不見的,藏著更大更深的奧秘啊!

巨大的岩層節理,彷若中古世界的城堡圍牆

fdfb4cf165905cc33ca53687306e4c9b.jpg在一片巨石與溪水交錯中穿梭4a3901c00931606c45e4d026bfaee5ed.jpg

fd8f1adaf669d7babc8efc0fc03b4124.jpg

7326606a0a0a0060f27b430b27c4a986.jpg

樹木死後依然維持生前壯美的姿態,像是芭蕾舞劇謝幕時的定格89e41b47e3b44abe4de3d10431d90c9d.jpgfa95f45ddfa3539ef987f2ecb7e721e2.jpg復興吊橋水泥柱體剝蝕嚴重,橋面許多木板斷裂,鋼索雖然仍然緊緊繫住,但已是風中殘燭,而在當時的告示牌上寫著「限制一人以下通行,限制載重六十公斤以下」,這座吊橋的承重設計原本就不大,好奇著以前腦丁挑著扁擔要運送樟腦油下山時,是如何在六十公斤以內通過這座吊橋?而既然有二號吊橋,那一號吊橋呢?溪邊有許多落下的鬼櫟,我們玩興大起,紛紛拿起石頭敲來吃,相較之下我覺得還是苦櫧比較好吃。

9e142784089b7aafc0b31bb8d4358aa3.jpg

c747a9c6b76015fb2195fd4c96b9ae22.jpge780c6072f3b0cb4c0c74e17d688a20f.jpg7bb14334342e831bba883cc00e95c1a7.jpg鬼櫟a451c8930598567189385130ff6a20ee.jpg

d2c808340580a392b95c7c0246782635.jpg即將要踏上最後一段旅程了,要從海拔1700M的博博猶溪,陡上直切到2300公尺的林道,雖然只有600公尺,但光從溪底要怎麼接上陡峭稜線,充滿了未知與驚險,而在海拔1950M左右,鬆動的土石,幾乎無穩定樹木或岩石可攀附,常常不小心抓到鬆動的土石或枯枝,引來一聲驚呼,為了防止滑落,幾乎是四肢並用地攀爬上去,我一邊在心裡喊話,一邊謹慎地前進,而在這麼辛苦的路上,夥伴得到山神的犒賞,一支漂亮巨大的三叉鹿角,像是會挑選人一樣,緣分到了就會看見。

fd6993c5136d462c42f3f7516262a4b4.jpg

729caafc2f652b910a13a64e80358d36.jpg回到柳杉林下,篩落的光影斑斑駁駁,大家各自散開走著,浪遊在林間。回想知道白雪村時,正值腳踝開刀後的休養期,不敢太奢想能來拜訪,但這個夢卻一直在心中孵著,想不到過了一兩個月竟然就像被點燃火種般,開始多了一些人來探訪,而最後我竟也能在開刀半年後重返我熱愛的野徑上,圓滿了一個夢,謝謝老天,謝謝隊友們,謝謝所有一切!

199cc06a4bdc52f6c2c9036a2834f1e2.jpg

e082980e0617ded1589298b6d52885ef.jpg

f3f36cbce01b90da481cd412c197adf2.jpg

3521973e57bb3e51843d394ff00816ce.jpg

致謝

1.部分照片引用隊友,感謝!

2.我爬山爬到韌帶斷掉都不知道 XD,在此也感謝幫我腳踝開刀的高醫陳姝蓉醫師,謝謝您!


留言

預設頭像


  • 潘文斌的頭像 潘文斌

    精彩豐富 謝謝分享

    • 張則淵的頭像 張則淵

      期待跟隨腳不賺錢

      • 陳小J的頭像 陳小J

        謝謝精彩的分享,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故事!希望能透過你的文字,發現更多的美~

        • 謝錦綉的頭像 謝錦綉

          水山是我童年常常走的路,你的文圖勾起我很多回憶,想問一下目前路的狀況,請問怎麼跟你聯絡?

          • 渼渼的頭像 渼渼

            請問這個有gpx 嗎

            • 鐘雲珍的頭像 鐘雲珍

              好有趣 文章寫的真好照片也很精彩❤️

              • MaSo Kuo的頭像 MaSo Kuo

                精彩分享,令人回味

                • Chu  Sa的頭像 Chu Sa

                  請問  可分享 GPX 嗎 ?(我們是一群受過紮實訓練的嚮導, 有攀爬垂降能力, 也能架繩自保或協助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