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古今:從失落的石笋古厝遺址走進永續的雞母嶺水梯田

  • 小禾
  • 2,081 次點閱
  • 13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去年偶然間,在台灣山野樂活協會的粉專認識了「石笋古道」這個地方,領隊及山友們的照片分享,吸引了我將其列入本年必訪的古道之一。然而,該古道除了Mori的《山通大海紀行》、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黃福森先生所著的《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有留下較深刻的文字記錄外,其餘山志多以照片為主。參考了岳界前輩們寶貴的圖文記錄後,開啟了一趟石笋古道至澳底的小旅行。

一、行程

(一)行走路線:牡丹車站→石笋古道→燦光寮6號→楊廷理古道→雞母嶺→澳底→吳沙公墓

GPX下載(不含撤退路線):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457373

(二)撤退路線:石笋古道(福安宮端)叉路至燦光寮12號段

二、交通

(一)去程:搭乘4148次區間車,於8時47分抵達牡丹車站。

(二)回程:從媽祖廟站搭程791公車至福隆,再轉搭火車回臺北。

三、過程

相關影片參考


(一)牡丹車站至登山口

牡丹車站:微雨...於車站內著雨衣出發(上午8時53分)

9f863e0c9e6fcb421f4f15aca646a1aa.jpg

走至福壽橋前,不須過橋

5f1872b4f2834ae77df008444259623f.jpg

往登山口的方向就在橋前的右側:繫有藍天路條

33055e8bd2869755683be1556a5af1b5.jpg

走上水泥階梯後左轉路況

c0d4ca28b12868e2faaa42df5b7ec112.jpg

走到登山口,雨也停了,把雨衣脫下來,再起登。

9eea7e4e1477409dc629bc9fd91b3b74.jpg

藍天指標

d3f882380030dbf10578271774741f28.jpg

(二)石笋古道

根據《雙溪鄉志》記載,明治29年(西元1896年)9月調查,石笋庄共69戶計有人口數394人。本次探訪的石笋古道上共經過5座古厝遺址、大片的駁坎農地等,可以想見百年前山裡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景象。

1.石笋山

起登後經過竹林群,偶需移除橫於山徑的倒竹,其餘路況甚佳。

64ea9660f830400986bbaecef6960289.jpg

石笋山圖根點

356e6e4ce451ffe8ea64b572ea0ac68f.jpg

2.古早厝地(1)

今日經過的第一座古厝遺址,先民們就地取材蓋房子的智慧,儼然是古早的綠建築啊!當後代因產業變遷外移,古厝被旺盛的植被包覆,成為獨特的地景,靜靜地敘述著先民拓墾的事實。

e08598b0d4b6253e52906dea4d15146d.jpg

3.叉路(往石笋大橋方向)

走下了古厝的石階路後,即遇到一個叉路,往右行。

4.過溪(1)

牡丹溪水質清澈,看到如仙境般的美景,忍不住放下登山包及登山杖,拍了不少個人照。

62764387d74573ecb73c0e63982382b5.jpg

30bb6f0ab6d9d60ef785fe7e08efe565.jpg

5.石笋30號

往石笋30號方向的土路寬廣易於行走

0d49e80765be6f23dff07f4468419e14.jpg

石笋30號設有電錶,古今交融的建築體,別具特色呢!

538e6d25ec66b4ef936d298d8d3ab111.jpg

7a1ecdb2efde5e6b4324ab8deccfabe7.jpg

6.叉路

從古厝旁的階梯拾級而上,即遇到叉路,往左行。

7.過溪(2)

這次不用撩溪,走水泥石橋,過溪前拍張溪景照。

8a83f8b811adbc65dc86fdd57d94f4dc.jpg

過橋後,再回拍一張。

0012d3a9dd1fbab97c3ce755355a0469.jpg

8. 古早厝地(2)

水源附近的古厝遺址。

636de140d2ea22060604ac0bde192b92.jpg

c456814cdb2829916291e0d546692e93.jpg

9. 古早厝地(3)

第3座古厝的廚房有完整的紅磚灶,廚房外頭的石臼看來已經與樹根及泥土融為一體。

1462f04b3f724e854ca85ee95d41b330.jpg

38cd71aa6797e163337ebc03c2604aeb.jpg

0a14e237b94372ff0df4911cd95004a9.jpg

10. 古早厝地(4)

來到第4座古厝更為傾頹,也有完整的紅磚灶。

7317d56c91e7e19d7d2a81a455ae29d0.jpg

462216f671a6fa8799b913e3d1436cb5.jpg

ef4c8a0edbf73df9996bdc4e00c80021.jpg

每座古厝旁邊或前面,都設有像下圖這樣的建築,不知是否作為圈養禽畜之處?

8c19dffbb8bb97e6dbad4368542f8e83.jpg

11.叉路無指標

在第4座古厝出現了2條山徑,找不到指標,滑手機查看地圖後,續往右邊路徑前進。

12.過溪(3)

溪流段充滿了負離子,大口吸氣之時,也需要小心越溪。

663de4d1b24eff599e21897dcc03d700.jpg

13. 古早厝地(5)

第5座古厝斷垣殘壁,門面窗櫺皆已被大自然吞噬。

cb60f529858bc51a5411326080f85dc3.jpg

14.福安宮

d3b4fcd597e28b185784e7bee86fa265.jpg

(三)撤退路線(往燦光寮12號、黃吉祠)

1.指標

稍作用餐及休息後,往上面指示牌(燦光寮12號、黃吉祠)的方向前進。

16967872831403d81b8f8952c842543d.jpg

2.入口

剛開始路徑寬廣,左側種植竹子,到了盡頭(如下圖)極像叢林,以為是前面路徑不通改道(後來覺得橫木是擔心有人誤闖?),我就從右邊的小路切進,踏進後,路況糟透了,每當困惑時,六六登山會的路條就會出現安我的心。

f40a4faccf13c9d927229d357b6640f1.jpg

3.溪溝

就這樣走到了溪溝前(如下圖),再也看不到任何的指引路條,拿著鋸刀清理了一下溪溝周圍環境,咦?!突然發現路條繫在對岸的黑色扁帶尾上,隨著溪流搖曳。於是快速的越溪並拉扁帶而上,接著路況時好時壞,大概就是有電線桿的那段路較為開闊,其餘真的是靠登山路條指引。

4ab240d383aa09ddc797b0aaab69395c.jpg

4.撤退

眼前出現一整片的芒草叢,奮力的撥開前進,卻發現可能永無止境,此段最後看到的路條是透明塑膠條(如下圖),查看軌跡,仍在紅色虛線上,就是走不去過,也沒有任何指引,看看手中已爆牙的鋸刀,好吧!撤退~

b07a981211a42521cc9a1cb31763b802.jpg

(四)燦光寮6號

回到了鞍部後,往燦光寮6號的方向前進,民宅的主人熱情的打招呼並詢問我們從哪兒來?,我們簡單的說明後,並向對方請教往黃吉祠的山徑,他說那條路幾乎已經沒人在走囉!大家都從產道接上楊廷理古道。

(五)楊廷理古道

從產道的盡頭接上非官方定線的路線,於越嶺鞍部接上官方的楊廷理古道。

1.指標(保甲路出慈願寺)

89a8b50ceb45b76adfba9a6d18d13b88.jpg

2.清爽的路徑

6937b83339b490d178e27ad0ed970450.jpg

3.叉路指標

在叉路遇到了3名年輕女孩,說是從澳底起登,往九份的方向前進,我看看時間,已經下午2時多了,不知她們會不會走到天黑。

79747420589a435de6d9aa770aab97ce.jpg

4.官方指標

出了登山口,看到官方的指標,續往福安廟的方向前進。

1c646899adaaa59419f6b74bd2ff7d24.jpg

5.慈願寺

寺旁有洗手間,方便旅人做簡單的梳洗。

19b3215a2410dc289d2faee1a4bedcf8.jpg

(六)雞母嶺

大家對於雞母嶺肯定不陌生,它是國家地理《戀戀水梯田》的拍攝場景,是林務局響應國際里山倡議推動「貢寮水梯田生態保育計畫」之場域。已逾200年以上的雞母嶺水梯田,孕育出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不僅保存物種亦兼顧人類需求,是人類與自然共生共存共榮的最佳典範。

1.雞母嶺52號

居民坐在庭院聊天,熱情的指引方向。

1a7e6eb2989d3bf0a7329a3e218cc0d0.jpg

2.官方指標(入口)

b882e3ac80a2f033f56482c718bb8be3.jpg

3.沿路風景

哇~!從山走向海,滿滿的感動呢!

43f1d480c0b7af2fbfd8150de6fb7b68.jpg

4.埤塘

埤塘蓄水調節灌概用,經過幾池埤塘後,就開始遊走在水梯田古道上了,即遇到一名正在田裡工作的農夫,他特別停下手邊的鋤頭,與我們打招呼,叮嚀我們可能會有眼鏡蛇躺在路中央晒太陽,千萬不要邊滑手機邊走路就踢中了,所以就這樣專注於走路和欣賞雞母嶺田野風光,而忘記了拍照。

82cba32895de3ccd0f599d163869cb2c.jpg

5.官方指標

往打鐵寮方向前,先去拜訪福安廟。

e6c38ae5d58c2f44310156a9361d968f.jpg

6.福安廟

主神供奉開臺聖王鄭成功

1abecdbe84a62aafea3ec0b66baf8c40.jpg

867d5b70040090e560ee74dfe65937dc.jpg

7.福德祠

5efd30642f9cd2a5298fde42b1178b7a.jpg

8.TR磚

從福安廟走出來後,路過一面TR磚砌成的屋牆。

d13e6e12f0fe6bcd92c3c6db67dbe2ae.jpg

9.官方指標(打鐵寮端)

b41bac91ddac655d3a570dfe3cd5ec2a.jpg

3065522f85745adfe443545f06e2edc7.jpg

10.文秀坑站牌

57c986b86c79238d82fb05bc6cf8d9c5.jpg

(七)澳底

官方指標標示往吳沙墓約2.5公里,既然來了,就去探訪。

吳沙公墓

9b4875ea97547b02b2299d972c0ce15d.jpg

三、感想

我想石笋聚落在百年前也曾像雞母嶺水梯田一樣風光明楣,本次行程有種從失落走向永續的感覺,實在發人沉思啊!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