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單日行程的衣著─洋蔥式衣物穿著

  • 王比利
  • 80,795次點閱

※本文摘錄自:「開始登百岳easy go!:一本從零開始輕鬆自學,循序完成登百岳入門書」之「單日行程的衣著」

 

機能服飾
最近幾年,戶外服裝在台灣被冠上機能服飾這個名詞,意思是說它們在設計過程中,會以特定的機能為優先考量,這是它們和流行服裝最大的差異。大體上,機能服飾要提供的功能,就是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要能讓身體維持適當的體溫,也就是說,當身體過熱就需要盡速將熱氣排出,當周圍環境溫度變低,就必須加以隔離,防止體溫被奪走。


洋蔥式穿法由內而外層層包覆,方便隨時調節。

完整的登山衣著系統,從機能性來看,應該具備:吸濕排汗、保暖、防風、防雨、快乾、防UV等這六大功能,才能達到保持身體恆溫以及不受傷的目的。由於科技尚未進步到一件衣服即可達成上述所有功能,所以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被稱為洋蔥式穿法的登山衣著系統,也就是從內到外,以吸濕排汗、保暖、防風雨這三種主要功能一層疊一層的穿著方式。不過隨著季節更替與天候變化,在不同的天氣狀態下還是會有不同的穿著組合。比較粗略的分法是分成春夏,秋冬兩種季節型態,另外還有一種分法是行進間與休息時。如何有效搭配,或者最經濟的購買與攜帶,留待後述,接下來我們先就洋蔥式三層的特性加以解釋。

 

一、洋蔥式穿著內層:吸濕排汗內層

人類為了維持恆溫,過熱就會排汗,汗氣如果凝結在皮膚表面,變成汗水又無法快速排除,就會發生水寒效應,這是指在身體潮濕的情況下,體溫散失遠快於乾燥時,所以控制皮膚表層的乾爽是保暖的基礎。要達成這個目的,在緊貼皮膚這層,我們必須選擇可以快速排汗,並且快乾的衣服。為了增進排汗效果,這類衣服通常極為貼身,再透過材質特性將汗水吸收排到衣服外層,由於穿在最裡面,又可以稱為內層。

目前主流為各種化學纖維,或是與傳統的羊毛、新開發的椰子纖維等混紡而成。特別須要注意的是,一般認為可以吸汗又舒適的棉質衣物,完全不適用於此,因為棉的吸水性雖強,但是乾燥需要花非常長的時間,一旦潮濕,在低溫的環境下會讓身體長期處於濕冷狀態,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失溫。

由於吸濕排汗層在較熱的天候下也可能單穿,因此除了前述的吸濕、排汗、快乾這三大功能之外,防曬抗UV也是目前訴求的重點之一。此外,山岳旅行如果天數拉長,洗澡更衣的可能行相當低,一件排汗衫可能要貼身穿上好幾天,所以加入抗菌功能,以抑制臭味,也成了新產品的基本要求。


不同品牌的排汗衣,布料織法粗看大同小異,細看
就會發現大異其趣。除了不同的布料,厚薄其實更
為關鍵。如果在夏天上山,長短排汗衣都帶,使用
彈性會更高。

貼身的吸濕排汗層發展至今,有許多種變形,不過功能和目的大體上都一樣。市面上不同品牌的排汗衣,各有自己的設計特點,採用的材質從化纖或是加上羊毛、椰子纖維等混紡。技術上則是將各種纖維製造成有別於傳統圓形的特殊形狀,再藉由毛細作用,或是添加吸濕劑,讓不親水的化纖可以將汗水快速從內層排到表面,然後快速蒸發。


 

過去最普遍使用的是杜邦開發的Coolmax布料,或是Polartec公司開發的PowerDry布料。最近幾年由於日常生活用衣對機能性的需求大幅增加,許多布料廠也加入這類機能布料的研發,連生活成衣品牌也紛紛推出具有前述各種機能的夏日服裝,價格相對有競爭力,其實也可以一試。不過選擇生活成衣品牌的排汗衣時,記得避開化纖和棉纖維混紡的產品,因為這類布料受到棉纖維的影響,在吸汗之後,乾燥速度還是遠遠不及單純的化纖,或是其他混紡布料。因為布料編織方式不同,或是材質不同,各種排汗衣的吸濕、排汗、乾燥能力自然各不相同,產生的觸感也不同,甚至每一個人的排汗量、體溫差異也很大,因此哪種布料或是哪個款式最適合很難有所斷論。不過在選用時可以先從布料的厚薄和皮膚接觸面的處理方式下手,然後再用長短袖來對應實際天氣。

一般來說,內層布料可以分成極薄(Silkweight)、薄(Liteweight)、厚(Midweight),到稍厚(Heavyweight)。分成這麼多種厚度,對應的是不同的氣候環境。極薄加上短袖自然是對應較熱天候,接下來逐次往寒冷靠攏,稍厚型的長袖內層大體上是以極地,或是溫帶高山為主要的應用範圍,但是怕冷的女生其實也很適合。內層的皮膚接觸面,對於體感影響頗大。接觸面光滑型的內層,通常傾向涼感,接觸面刷毛的內層,通常帶有一些溫感,所以前者適合在夏季白天使用,後者則適合夜間或是冬季使用。


難得12月底在2300公尺的雲海保線所還有這麼好的陽光,讓旅人們可以單穿長袖的排汗衣。從照片中可見排汗衣的款式選擇非常多,購買時可以針對自己的體質,請商家推薦。(照片提供:楊昀真)

 

二、洋蔥式穿著中層:保暖中層


保暖層通常是一早起床和傍晚抵達山屋或營
地時使用,因為這時候身體不太活動,產生
的熱量少,所以要仰賴保暖層將體溫保留下
來。(照片提供:吳彥人)

一旦皮膚表層能夠適當保持乾爽,接下來就由第二層負責保暖。絕大多數的衣服本身不會產生熱(曾經有戶外用品廠商生產過依靠電力加熱的保暖衣,不過未成主流)。保暖層之所以能夠保暖,是因為它們能夠大幅阻絕體溫的散失,不管是哪種材質,都是仰賴膨鬆的結構,抓住其中的空氣降低其流動性,讓體溫不散失。換句話說,保暖層其實是一個隔離作用,讓我們體表的溫度和外界的冷空氣隔離。目前常見的保暖材質有羽絨填充、化纖填充、化纖刷毛等。保暖層通常也具有一定的排汗氣功能,以免影響排汗層的運作效果。

保暖層的選擇比排汗層稍為複雜,原因如下:第一,它的單價高了不少,選購的容錯力較低;第二,除了極為寒冷的冬天,一般行進時不常穿,多半是中途大休息,或是晚上穿,所以平常是在背包裡面,因此重量和體積都必須考量。

 

1.羽絨填充

在各種保暖層中羽絨填充有輕量,壓縮後體積小的優點,不過缺點是價格最為昂貴,以及遇水潮濕後幾乎不具保暖力。後者曾讓羽絨衣在台灣山上較為少見,不過隨著輕量化登山的趨勢逐漸流行,某些羽絨衣的表布也採用防潑水材質,大幅增加遇水後的生存力,因此能見度逐漸升高。

判斷羽絨衣品質的指標,一般來說是膨脹係數(Fill Power,通常簡寫為FP)、填充量以及衣服結構。膨脹係數是羽絨品質最直接的數據,量測的基準是重量一盎司的羽絨在儀器中膨脹的體積,單位是立方英吋。所以當我們在規格表或是產品標籤上看到650FP這樣的標示,就表示這件羽絨衣採用了一盎司可膨脹到650立方英吋的羽絨。


羽絨填充因為價格較高,能見度比不上
化纖刷毛,不過卻是單位重量保暖度最
高的保暖層。(照片提供‧楊昀真)

膨脹係數越高的羽絨產量越少,價格也越高,但是它所帶來的好處是,可以用相對輕的重量達到較膨鬆的體積,藉此抓住更多空氣,在實用上的意義就是比較暖,收納的體積也相對較小。目前市場上專為戶外活動設計的羽絨衣採用的羽絨通常從550FP起跳,講究輕量化或極度保暖的款式會用到850FP,不過價格往往要往上跳到一到兩倍。

填充量關係到重量和保暖度,通常廠商會試著為自家的產品取得一個平衡。對末端消費者而言,如果能夠實際去比較不同產品的膨鬆度,會比單看數據更容易掌握。一件羽絨衣如果看起來過於流線,撫摸起來缺乏膨鬆感,那很可能無法讓你在寒冷的高山上保持溫暖。

衣服的結構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表布選用的材質,目前大多為極輕薄的抗撕裂尼龍布,再加上防潑水和防風表面處理,一方面減重,一方面增加羽絨在惡劣天候下的存活率。另外則是隔間的處理,由於羽絨採用填充方式,並未縫合或是黏貼,在衣服的夾層內會自由移動,適當的隔間設計,可以在不增加太多重量下,讓羽絨分佈均勻,避免產生沒有羽絨包覆的冷點。

 

2.化纖填充

結構類似羽絨填充,只是將填充物改為價格較低、耐候性較加的化纖材質。和同樣填充量的羽絨相較,化纖填充的保暖度目前還是有一段差距,在收納上也比不上高FP值的羽絨。但是如果從潮濕天候下的耐候能力來看,不管是抵抗濕氣、或是潮濕後的保暖力和乾燥的速度,化纖填充卻又遠勝羽絨。如果要在兩者之間作選擇,可以從長期的氣候特徵、自己的山岳旅行型態以及怕冷的程度來做考量。

化纖填充材料主要以模仿羽絨的結構來達成保暖的效果,通常是將纖維製造成中空狀,再透過各種處理方式,讓它產生膨鬆的效果,藉此來形成氣室捕抓身體散發的熱空氣。目前主要的材質有Polarguard、Primaloft等,不同品牌的材質又分成很多類型,彼此之間的保暖度各不相同,但是缺乏類似羽絨的FP值可供參考,僅能從字面上的描述來意會。所以選擇的時候,可以先參考廠商提供的產品特性說明,作初步的了解,接下來再透過實際的觸摸和觀察,從膨鬆度、可壓縮度和衣服的結構作進一步的判斷。


1.面對激烈的競爭,化纖刷毛也得持續進化,這是Polartec Thermal Pro,
比基本款保暖度更高。(照片提供:孫崇實)
2.化纖填充從外觀看來和羽絨填充頗為類似,不過單位重量的保暖度不及羽絨。

 

3.化纖刷毛

摹仿羊毛結構,利用較粗的化纖紗線織出底布,再經過刷毛、拉毛等處理,讓布料表面成為絨毛狀,就是所謂的化纖刷毛布。利用這種布料製造的保暖衣,大概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保暖中層,主要的優勢是價格相對便宜,對於潮濕的天候適應性良好,不易潮濕,乾的也快,保養十分簡單,就算使用洗衣機洗滌,保暖性也不會衰退,而且布料本身也具有彈性,透氣性非常好,行進間穿著舒適又不易過熱。缺點是,在各種保暖衣當中,重量最重,被壓縮性最低,保暖度也最低,同時也不防風。


生活成衣近幾年也逐漸向機能服飾靠攏,
他們販售的刷毛衣價格遠低於多數的機能
服飾品牌。

機能性的化纖刷毛布料,鼻祖是美國的Polartec,商品化至今超過三十個年頭,從原本單純的保暖,至今演化出接近百種各式各樣的刷毛機能布料。以純粹保暖的領域來看,Polartec將之稱為Classic經典系列,下面又分為Classic 100、200、300三種,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厚薄達成不同的保暖度,Classic 300最厚也最暖,Classic 100最薄,Classic 200居中。以實用性而言,Classic 200製成的中層保暖衣,在保暖度、重量和壓縮性各方面最為均衡。

由於傳統的刷毛布料相對於羽絨或是化纖填充,在單位重量的保暖度上有一段差距,所以Polartec後來推出了Thermal Pro/Thermal Pro High Loft這類新布料,透過不同的編織方式,將密度降低,膨鬆度拉高,以增加保暖性和壓縮性,不過如此一來,價格也隨著往上提升。

除了知名度最高的Polartec,許多戶外用品廠商也有屬於自己的刷毛產品,要評斷這些功能類似但是款式、型號不同的產品其實不難,基本原則就是,類似的布料厚度,膨鬆度和壓縮性越好,保暖的能力相對比較高。在專業戶外品牌之外,生活成衣品牌的刷毛衣也隨處可見,相對來說,它們在類似的厚度之下,衣服較重,膨鬆度也較差,保暖性的確比不上專業品牌,但是價格卻相當有優勢。如果預算有限,只能選擇生活成衣的刷毛衣,可以用多加一到兩層的方式來增加保暖度。

 

三、洋蔥式穿著:防風雨雪外層


Soft Shell軟殼衣穿著較為舒適,新一代的
產品在防水性能上已經宣稱和硬殼衣幾乎一
樣,應該值得期待。

有了吸濕排汗的底層和保暖的中層,還必須加上可以防風又防雨,同時兼具排汗功能的最外層,整個山岳旅行的衣著系統才算完整。防風功能可以降低風寒效應,防雨功能可以降低水寒效應,這兩個功能簡淺易懂,然而為何肩負抵抗大自然考驗的最外層還需要排汗?原因在於登山衣著系統要達到的目的是控制人體微氣候系統的適溫,在雨雪天候中行進,隔絕外界的雨雪固然重要,但是為身體流出的汗氣建構一條暢通的大道,讓它們順利排出衣著系統之外,也一樣重要,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底層和中層的功能完整發揮,達到乾爽與舒適。

一直到一九九八年Polartec和加拿大戶外用品公司Arc’teryx合作推出使用新布料Power Shield製作的軟殼衣(Soft Shell)之前,可以同時防風雨的外層都屬於傳統的硬殼衣(Hard Shell),而這類具有神奇防風雨卻又能夠排出汗氣功能的硬殼衣布料,最早來自美國的Gore公司,他們所生產的布料稱為Gore-tex。這種布料之所以能夠防水透氣,主要是在兩層布料之間用黏貼的方式加入一個防水透氣薄膜(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藉由薄膜上細微的小孔達到阻隔水滴進入,卻容許水蒸氣蒸散的功能。除了這層薄膜之外,硬殼衣的表布還需要加上防潑水處理(通常稱為DWR /Durable Water Repellent),如此可以先將雨水撥走,以防止表布吸水之後變濕變重並降低透氣性。最後在內層的縫線上,還必須加上防水貼條,阻隔任何可能的漏水,才能稱得上是一件防水外層。

由於Gore-tex利用薄膜產生防水透氣效果的專利已經過期,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利用類似技術的防水透氣布料可以選擇,除此之外最早由Polartec領軍的軟殼衣,也是防風雨外層的選項之一。軟殼衣的出現,除了商業競爭因素之外,也因為硬殼衣有以下的缺點:第一、多數採用尼龍作為表布,摩擦產生的噪音很大。第二、雖然防風雨,但是完全不保暖。第三、透氣性還是不夠好,尤其是和只有防風功能的外層相較,更是明顯。第四、除非在衣服結構上加入彈性布料,否則穿起來硬梆梆,舒適感不夠。


甚麼時候需要防風雨雪透氣外套呢?就是這個時候!
 

基於這些理由,運用各種彈性防風布料,但是加強表布抗磨損、抗水功能,甚至逢線也貼上防水貼條的軟殼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軟殼衣的變化比起硬殼衣多了許多,它的特點是穿著較為舒適,表布摩擦噪音遠小於硬殼衣,一般而言透氣性也比較好,有些布料甚至在防風的部分稍微放水,不做到100%,利用透進來的風作為溫度的調節。有些布料則在內層貼合刷毛面,以增加保暖度。簡而言之,軟殼衣想要用一件多功能衣服,在溫涼天候下,取代傳統內層加外層的兩件式或三件式組合。

實務上,台灣多雨,合歡山又高於平地平均值,如果遇上較為極端的天候,目前硬殼衣的防水效果,還是優於大多數的軟殼衣。在選擇硬殼衣時,除了研究不同品牌布料的差異性,主要還是要看衣服本身的設計,例如腋下的通風口,胸前的口袋,帽兜的調整性、拉鍊的設計等,這些細節其實更能表現出廠商對產品所投注的心力。至於價格不亞於硬殼的軟殼衣,也許可以等到進階之後,作為涼冷季節的行進用衣。

 

書籍相關資訊

 

 

買書去!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