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企劃

【鞋測】The North Face 輕量防水登山鞋Ultra Surround

  • Rita
  • 10,959次點閱

編按:此文為採訪資深山友穿著The North Face Ultra Surround防水登山鞋於中級山「塔曼山步道」健行之測試心得。


常往郊外走的人最注重鞋子的性能,我的選鞋重點不外乎要適合自己的腳型,最好輕量防水、透氣耐磨,抓地力也一定要夠。因為我愛走原始山徑,遇到的路況會比較多,碎石樹根是一定的,有時還會需要渡溪。

但鞋款好不好看當然也是一大重點,這款鞋的外型很有設計感,用深藍的邊框襯上漸層的鞋面,配色很亮眼,鞋底是黃金大底,抓地的粗齒看起來咬地性很夠,可以說是低調又有質感,讓人迫不及待的想穿上它投入山林的懷抱。

 

 The North Face UltraSurround防水登山鞋

第一次測試:塔曼山步道

塔曼山步道:總長約3公里、海拔2,130米
地形:屬緩坡稜線、寬敞原始的巨木杜鵑森林
路徑:木棧道、原始泥土路、石頭、泥濘

趁著假期穿上新鞋,跟老婆一起上山走跳!我跟老婆喜歡走原始山徑,有點挑戰性、上下落差大,走起來比較有趣。這次挑選了「塔曼山」這條難度不高卻保留著原始森林美景的山徑實測,規劃良好的木棧道約佔20%,其他路段以原始泥土路、石頭、泥濘居多,來回時程大約6小時左右。我是平衡感比較差的人,爬山蠻容易滑倒,但穿上Ultra Surround後,滑跤機率由90%大大降至20~25%左右。而且個人負重8~10公斤的背包穿梭複雜地形,更能感受中底厚度展現的極佳減震性,較寬的楦頭也很適合我的腳型,腳趾不會有被擠壓的壓力,而且上下坡的穩定度高,抓地力也非常好。

可以直接踩在樹根上,不怕滑倒

中底厚度有15mm,走起來很舒服

 

以目前穿過的鞋來說,這款鞋的重量可算是蠻輕的,一隻鞋僅441克左右,而且鞋頭有防撞設計保護腳趾

徒步橫渡溪流也OK,因為鞋子本身有GORE-TEX 360°防水技術,所以可以直接淌水而過,腳不會溼掉。而且鞋子兩側布滿透氣孔,可以保持乾爽,就算是夏天穿著也不會有悶熱感;底部的紋路設計還可以避免卡泥沙。

大底是Vibram Megagrip黃金大底,特殊V型齒面可防止側滑跟卡泥沙

 

後續測試:大約又走了20幾座山頭

後續我又穿著這雙鞋走遍谷關七雄之白毛與馬崙、嘎拉賀野溪溫泉、彩虹瀑布、枕頭山、古砲台步道、白雞山步道、福源山步道、玉稠湖山、軍艦岩親山步道、天母古道…等,約二十多座山頭。

我在行走上算是很會拖鞋子的人,常常穿沒半年鞋底就嚴重磨損,但這款鞋到目前為止行走了近百公里,鞋底沒什麼損傷,非常耐磨。原本習慣穿雨鞋登中級山的我,以後除非下雨,不然都決定要改穿這雙鞋上山了。我把它列為心目中排行前三名的必備徒步鞋!

放心的踩、放心的磨~ 

總結心得,這雙Ultra Surround對於一般純屬陡坡的中級山來說,絕對游刃有餘。(如:塔曼山、民都有山、麥巴來山…等)。但由於它是低筒設計,若是要走難度較高的中級山,個人認為還是要穿高筒鞋的保護性才夠。整體來說,不論是舒適性或通用性,Ultra Surround在使用上絕對是高CP值的一雙登山鞋,輕量、好走又不溼悶,是走郊山的好選擇。


總結

  • 外型:★★★★4.0

鞋面深邃藍襯上漸層藍絕佳的配色在山徑行走極為亮眼,但低筒設計在踝部防護力力較不夠,若是行走特殊地形需要注意碰撞問題。

  • 抓地力:★★★★4.0

面對一些特殊地形,如碎石或是松針等地形,還是會有一點偏滑。

  • 防水性:★★★★☆4.5

可在濕地直接淌水而過,只要水不漫過鞋邊其實都不用擔心,偶爾會感覺到足部涼涼的,但並不是進水。至於防水性隨著使用頻率還有使用習慣的不同,有效防水能持續多久還有待實質數據上的測試。

  • 舒適性:★★★★★5.0

包覆感與穩定度完整貼合足部,中底擁有極佳的緩震性大大提升腳感的舒適。

  • 透氣:★★★★★5.0

鞋側採用了尼龍細紗網面設計,運用微循環調節系統,有利於將內部汗氣、水氣排出就算久穿也不至於溼悶。

  • 耐用:★★★★★5.0

目前已穿著近二個月,行走約一百公里左右,不僅耐磨連防水透氣、還有鞋頭的防撞都考量到了徒步行走的需求。

  • 輕量:★★★★☆4.5

一隻鞋僅441克左右,走起來不會吃力。


個人推薦的春季步道

以下建議幾條個人喜歡的步道,請大家依照自己的體能斟酌選擇喔!

鼻頭角步道-龍洞灣岬步道

鼻頭角公園有3條串聯的步道,包括:濱海線、燈塔線以及稜谷線,是一條充滿知性的健行路線,在這可以將壯闊的山海灣岬景色、多變的海蝕地形、氣勢磅礡的浪花拍岸、豐富的海濱植物與自然生態,全部欣賞一回。

龍洞的斷層陷落與海浪侵蝕,造就了奇特雄偉的景致,步道狀況良好,平緩易於行走,沿途設有石椅、觀景台、涼亭供旅客休憩。越往高處,視野越好,身旁是湛藍、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高聳的岩壁垂直於海岸,往外跨步可就是萬丈深淵和滔滔巨浪,千萬要小心。

龍洞灣岬(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內寮古道-瑪礁古道

內寮古道和瑪礁古道,分別循著兩個山崙緩步向上可以抵達擎天崗。瑪礁古道又分為陸路和水路2線,山路的路程較短,屬健腳級路線,而水路的路程則較緩。內寮古道又稱礁坑古道,途中有「番婆厝」古厝遺跡,山界稱為「番婆路」。由內寮沿礁坑溪走在樹蔭下,上下起伏不大,沿途竹林搖曳,風景秀麗,是條登山健行最佳路線!

內寮古道-瑪礁古道(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坪溪古道

坪溪古道位於新北雙溪與宜蘭頭城的交界,屬淡蘭古道支線坪溪段,百年前為運送木材的林道。古道平坦寬敞,兩旁遍植柳杉林相優美,沿著坪溪而行,溪水清澈,緩緩流動,魚蝦水底悠游,翠綠林木環伺,綠意盎然,幽靜如畫,伴著溪聲潺潺,十分涼爽舒暢。

坪溪古道(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福源山步道

福源山步道位於桃園龜山區福源村全長約2.3公里海拔大約23百公尺了一小段石階路外,其餘皆是二米寬以上的土徑,步道保有原始林木景觀沿途栽種十種花草樹木,並於多處設置涼亭及休憩設施,終點著名的鶯歌1號大榕樹設有觀景平台,可遠眺大台北盆地、三峽、桃園市區街景,相當適合民眾來此登高健行。

福源山(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鵝公髻山

鵝公髻山位於新竹與苗栗交界處,不僅是賽夏族南北族群的分界,同時也是泰雅族人及客家人的生活領域、知名的健行地點。山頂雖然沒有展望,但是步道沿途卻相當迷人。步道開闊處可以看見矗立在眼前的五指山,天氣好的時候,還能夠看到南庄。走入森林之中,光影點點搖曳、草木努力地往上伸展,筆直的柳杉,讓人忍不住想伸手觸摸一番。

鵝公髻山(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塔曼山(最優質的中級山路線)

塔曼山的入口雖然在桃園,卻是新北市的第一高峰。步道前700公尺較陡峭,但通過這段考驗之後,前程似錦,接下來都是康莊大道囉!樹的國度,恣意生長的杜鵑、檜木、杉木每一株都盡情展現各自獨特的姿態,夢幻而誘人。

塔曼山(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李棟山(最輕鬆好走,登頂時程不長)

李崠山又被稱為李棟山,或許是登山口的李棟山莊讓人產生誤會,而出現了李棟山這個別名。山頂的視野良好,可眺望大霸尖山、雪山、聖稜線、南湖大山等壯麗的山景。步道全長僅約1.5公里,難度不高,輕鬆易行,沿途動植物種類豐富,適合親子同行,來一場自然與歷史洗禮之旅。

李棟山莊(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民都有山(路程不長,全程皆行於寬闊的柳杉林中,林相優美)

步道穿梭在茂密筆直的柳杉林中,林相十分優美雅致,若天氣好可健陽光從樹梢灑下,一道道美麗的光線在樹林中舞動著,緩緩的坡度、軟軟的土徑,走起來心情大好,是條優質的中級山路線。登山口視野遼闊,五指山的五連峰清晰可見,途中可展望鳥嘴山、鵝公髻山等山岳,山頂有一塊腹地可供歇息,可眺望雪霸、樂山方向。回程可順遊張學良故居、三毛夢屋、清泉溫泉。

民都有山(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東卯山(谷關七雄中算是比較容易的)

東卯山,海拔1692公尺,谷關七雄排名第五,原為台電之保線道路。沿線風景秀麗,生態資源豐富多樣,登山路徑呈和緩的之字坡向上攀升,寬大好走,是座很容易親近的山。登頂後腹地寬廣,設有大型微波反射板,視野遼闊,擁有360度絕佳的好風光,天氣良好時除可遠眺松鶴部落外,鳶嘴、稍來、新山、馬崙山、八仙山稜脈、唐麻丹山之山巒美景盡收眼底。

東卯山(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里龍山(前半段如郊山輕鬆好走,後段如北插有點挑戰性)

里龍山是是恆春半島唯一海拔超過1000公尺的山,擁有大山的氣勢及絕佳的視野,在南部山岳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台灣小百岳之一,是頗有名氣的中級郊山。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天晴時可望小琉球於藍海中獨特面貌、並遠眺牡丹水庫橫躺於群山之間,居高臨下恆春半島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

里龍山展望(圖/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