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你不知道的森林

 

     書名:你不知道的森林

     作者:錢麗安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03日

 

 

如果世界上沒有森林,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雲海是怎麼形成的?
什麼是森林界線?
為什麼森林不用施肥就長得茂盛?
台灣最長壽的樹木是什麼?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台灣最早興建的森林鐵路是哪一條?
「年輪」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高山的花朵特別鮮艷?
銀杏為什麼被稱為「樹木活化石」?……

 

內容簡介

許多人可能常常外出踏青,到山間享受森林浴,卻不認識出沒在山野間的生物與周遭的一草一木,也不曉得其實森林生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環境教育在臺灣日漸受到重視,然而一般人對森林生態與森林保育的了解卻是相當薄弱。因此農委會林務局與遠足文化合作出版的《你不知道的森林》,特別挑選六項森林生態主題:「森林生物」、「森林生態」、「森林景觀」、「森林功能」、「森林與人」、「森林經營管理」,每個生態主題以獨立篇章,規劃出一冊內容豐富、完整的森林經營知識問答集,是讀者認識森林、親近森林的最新出版、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240個常見問題,600張精彩插圖照片,完整呈現森林萬種風情!生動問答、圖文並茂,輕鬆探索台灣森林奧秘!

有別於一般的知識書的文章式敘述,本書採用「森林知識問答」搭配「百科圖鑑」的編輯方法,匯集台灣由北至南、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包含240個森林相關知識,以趣味性的問句標題,引起讀者對森林生態環境的好奇心,進而從書中瞭解森林經營保育知識。透過各式各樣的森林知識趣味問答,以及精彩、生動的台灣森林實景照片與常見動植物特寫,完整呈現森林的環境、功能及動植物生態,一舉解開森林奧秘,讓讀者輕鬆認識台灣豐富且多變的森林生態系。

 

涵蓋森林六大主題知識,透視台灣森林多元面貌!

本書蒐集森林六項主題

  • 森林生物:森林孕育許多動植物,其中包括臺灣特有生物。
  • 森林生態:森林也會碰到許多危機,如病蟲害、森林大火、人為帶來的威脅等。
  • 森林景觀:森林景觀千變萬化,熱帶雨林、紅樹林、檜木群、楓葉林、湖泊雲海,帶給你我不同的視覺饗宴。
  • 森林功能:森林的功能包括哪些?森林如何調節氣候?森林帶給人的功能,不僅於製造氧氣和芬多精而已。
  • 森林與人:森林帶給人類的不只是自然的面向,還賦予產業發展,其互動的過程對人類的生活造成許多影響。
  • 森林經營管理:舉凡造林、保育、休憩、旅遊,皆是森林帶給人類的附加價值,你知道多少?

 

本書特色

以問答的方式條列各個讀者對森林經常抱持的疑問,讓讀者一目瞭然。全彩印刷,搭配精彩豐富的插畫照片,從圖文當中輕鬆瞭解書中介紹的各種知識。本書經由兩位森林方面的學者專家審訂,嚴格把關,品質保證。

 

目錄

你不知道的森林生物
動物
植物
真菌

你不知道的森林生態
森林的形成與演替
森林疫病蟲害
森林大火
森林的消失與再生

你不知道的森林景觀
世界各國的森林景觀
臺灣的森林景觀
你不知道的森林功能
森林與水
森林與氣候
森林與環境
其他功能

你不知道的森林與人
森林與人的互動
林業利用史

你不知道的森林經營管理
森林資源調查
森林培育與管理
森林的利用
森林遊樂及自然教育
森林護管與保育

實用資訊
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中心
國家步道
動植物索引

 

內容搶先看

森林與野生動物的分布有關嗎?

野生動物的分布涉及許多環境因素,包括氣候、植群、地況,與其他動物等因子的影響;森林的植群則由生育地內的各項因子作用而成,例如海拔的差異,會形成不同的森林景觀。野生動物會依據其需求選擇適合的森林作為棲地,森林則提供野生動物基本生存所需,如食物、遮蔽、水、活動空間等。若森林能充分且穩定的提供棲息條件,野生動物就能穩定的生存與繁衍;反之,當森林植群改變時,野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也隨之改變。就地球各種生態環境而言,森林提供最穩定的生存環境,所以森林是野生動物最佳之棲息家園。

 

現在野外還有臺灣黑熊嗎?

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臺灣黑熊,在野外不易發現其蹤跡,多在人跡罕至的冷溫帶至暖溫帶森林,才偶而能看到牠們。臺灣黑熊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3,500公尺的原始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甚或針葉林中,是臺灣食肉目動物中最大型的哺乳類動物,在大自然中幾乎沒有天敵,唯一的天敵大概就是人類。臺灣黑熊需要很大的活動空間,但隨著臺灣西部山區的開發,使得臺灣黑熊不但面臨遭獵捕的壓力,更因為人類的活動干擾與破壞原始林,迫使臺灣黑熊只能往深山移動,或生活在零散的原始森林中,族群相當稀少。

 

臺灣獼猴的特性是什麼?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臺灣獼猴屬靈長目、獼猴科,為臺灣特有種,亦為其他應予保育類之野生動物,也是臺灣除了人類以外唯一的野生靈長類。臺灣獼猴屬於群居性動物,一群通常維持在10~30隻左右,最多曾發現70餘隻的族群,活動區域以樹冠層為主,偶而會下到地面;生性聰明、模仿力強,成猴在天敵出現或遇到危險時會發出短促之「喀!喀!」吼叫聲,或搖動枝幹來警告同伴。臺灣獼猴通常在日間活動,清晨和黃昏是覓食的高峰;屬雜食性,主要以植物之果實、嫩莖葉為食,攝取食物種類會隨著季節變動而改變。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從低到高海拔的森林地區,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山區都可見到臺灣獼猴的蹤影;棲息環境以濃密之天然林為主,喜歡出現於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過去生存的最大威脅來自人為狩獵與棲息地破壞,由於遊客的過度餵食,臺灣獼猴漸漸不怕人,開始出現在果園與遊客群集之處,故當前保育焦點已移轉到危害農作。

 

臺灣的森林裡有哪些蝙蝠?

全全世界的蝙蝠種類可能已超過1200種,僅次於囓齒目動物種類,佔了哺乳類種類四分之一。蝙蝠也是唯一真正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屬於翼手目,下分二個亞目,即大翼手亞目和小翼手亞目,共計18科。目前在臺灣森林裡可看見到的蝙蝠共有4科29種,包括:
1.葉鼻蝠科:臺灣無尾葉鼻蝠、臺灣葉鼻蝠;
2.大蝙蝠科:臺灣狐蝠;
3.蹄鼻蝠科:臺灣大蹄鼻蝠、臺灣小蹄鼻蝠;
4._蝙蝠科:黃頸蝠、高頭蝠、寬耳蝠、絨山蝠、臺灣彩蝠、摺翅蝠、毛翼大管鼻蝠、金芒管鼻蝠、隱姬管鼻蝠、臺灣管鼻蝠、姬管鼻蝠、黃胸管鼻蝠、金黃鼠耳蝠、渡瀨氏鼠耳蝠、寬吻鼠耳蝠、臺灣鼠耳蝠、白腹鼠耳蝠、長趾鼠耳蝠、長尾鼠耳蝠、崛川氏棕蝠、山家蝠、臺灣家蝠、臺灣長耳蝠、霜毛蝠。

 

蝙蝠有哪些特性?為什麼要倒掛睡覺呢?

蝙蝠是唯一真正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也是典型的群居、夜行性動物,白天大多用後肢倒掛在樹上或洞穴的石壁上睡覺,到了晚上才出來活動覓食。蝙蝠在黑暗中飛行與覓食時,多藉由發出超高頻率音波的回聲定位,來偵測周遭環境。多數的蝙蝠以果實與昆蟲為主食,對昆蟲數量的控制與花粉傳送、散播種子都有助益,無論在生態系或經濟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蝙蝠在飛行時會大量消耗體力,因此蝙蝠通常在白天進入沉睡。至於蝙蝠為什麼老是倒掛著睡覺呢?主要原因有三:
1.蝙蝠的後腳又短又小,而且被翼膜連住,很不靈活,在高處倒掛著睡覺,可以避開敵人的偷襲,遇到危急時也可以隨時伸展翼膜起飛;
2.蝙蝠居住的多半是潮溼陰暗的石頭洞穴,地上過於潮溼睡起來不舒服;
3.經過一夜的大量勞動後,倒掛著睡有助於血液循環恢復體力。 

*本書書介由遠足文化提供

 

我要買書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