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健行】親子登山的十大入門原則

  • 黃福森
  • 19,368次點閱

*本文轉載於帶孩子一起。爬山!

 

依據多年來的親子登山的經驗,我歸納出了十大入門的基本原則,不論是有無充分登山經驗的父母,只要把握這些原則,都可以讓親子登山變得很Easy。

 

安全第一

登山安全是登山活動中最重要的守則,也是親子登山要特別注意遵守的原則,如果遇到沒有把握通過的斷崖或崩坍地形,請立刻撤退回頭;遭遇惡劣氣候時,也不要勉強行進,「山永遠在,如果有誠心,下一次會用更美麗的容顏等待著我們。」

 

路線多變

如果每次都是走同樣的路線,小孩子很快就會感到無聊乏味。親子登山的路線,沿途景觀要選擇具備多變化性,草原、高山湖泊、岩稜、火山地形、溪畔小徑、森林漫步等,也可選在不同的季節前往,感受山的四季風情;至於山徑或步道的狀況,對小孩子而言,原始泥濘多變化的路徑,永遠比人工的石階步道來得有趣。

 

考慮腳程

使用登山記錄計畫行程時,要考慮兒童所需的腳程時間,依照年齡的不同,與成年人會有顯著差異;通常幼稚園時期的腳程,需要一點五到二倍的成人平均徒步時間;小一到小四的中低年級時期,需一點二到一點五倍的成人平均步程時間;如果平時有登山的習慣,當國小高年級的時候,就可以達到與成人一樣的步行速度。

(圖/123rf)
 

充分休息

行程安排除了徒步本身所需的時間外,還要多預留孩童在山中玩耍及休息的時間,帶年齡愈小的小孩爬山,需要安排的休息頻率與每次休息的時間也愈多;然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減少休息時間;休息時要選擇景觀優美及寬廣的空地,可以讓小孩子喝水並補充行動糧。

 

適當裝備

如何找到適合小孩子的登山裝備,常常是親子健行最苦惱的問題,不像在熱衷戶外活動的歐美國家,可以找到很多便宜好用的幼兒及青少年登山裝備,台灣要尋找適合不同年齡使用的裝備,尤其是鞋子與雨具特別困難。除了可以在大賣場選購替代裝備,或是去登山用品店選購專頁裝備之外,近年來,台灣運動用品量販店的興起,更提供豐富且多樣化的青少年戶外裝備選擇。

 

備行動糧

有時候讓小孩子吃喜歡的零食,也是登山樂趣來源的重要因素,正餐之外的行動糧,能適時提供登山運動所需的熱量消耗;多天數行程時,讓小孩子計算及控制每日的食用量,做好登山糧食的計畫與管理。

 

自力登山

如果只是一般的陡上坡或是陡下坡,小學以前可以用牽著走的方式來協助他;升上小學後,最好訓練她獨自上下坡的登山步行能力。如果有斷崖或崩坍地等特殊危險地形,要提供必要的保護及繩索確保工作;至於簡單的困難地形,則應該讓小孩自己克服,並體會其中的成就感。

(圖/123rf)
 

注意身體

行程中要隨時注意小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的症狀,給予必要的照顧與治療,大多數輕微的身體不適,可以透過按摩等簡易的療法獲得舒緩(後面章節有詳細介紹),但是比較嚴重的中暑與失溫的狀況,則需特別注意。

 

安排宿營

其實一到二歲的小孩,就可以開始嘗試野外宿營的生活了,不過,幼稚園以上的小孩子更容易樂在其中。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可以嘗試讓他們背負自己的過夜裝備,並適當安排山屋及野外露營的高山過夜行程,對於親子登山的趣味性具有大大加分的效果。

早早出發、早點到營地

為了避免遭遇夏季午後雷陣雨及天氣突變的狀況,也為了預留遭遇狀況的應變時間,行程計畫要把握早早出發及早點抵達營地的原則。早晨起床時,不要養成拖拖拉拉的習慣,不但可以彌補兒童走路速度較慢的問題,全家還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欣賞風景。暑假期間的登山活動,記得「摸早黑,避五雷。」常常可以在午後雷陣雨發生前就抵達營地,完成宿營的準備工作。

 

親子登山與一般專以登頂為目標的登山活動不同,所以安排行程的想法也有差異,一般登山以能達成登頂目標來安排最經濟的活動天數;親子登山則是要以好玩、悠閒為出發點,有時也可以將單日較長的行程改為兩日來完成。總之,別急著趕路,讓全家人在大自然中享受悠閒的時光。

 

書籍相關資料

 

 

  • 書名:帶孩子一起。爬山!
  • 作者:黃福森/文  Leah/繪
  • 出版社: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6日

我要買書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