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力不足 山區救難興嘆

山區搜救是非常專業的技術,可說是登山藝術的極致展現,要能自助才能救人;而依台灣現有體制,絕大多數的山區救難責任,由無登山技術的警消承擔,實是難以承受之重!

消防人員在學校教育以消防為主,山區救難訓練只是點綴,分發後1年約只做1、2次常訓,平日忙於消防、救護與文書行政,專業、訓練不足,上山能夠安全下山已是萬幸,何況是登山技術層次最高階的失蹤者搜索與救援。

人力不足向來是偏遠山區各消防分隊的窘境,並且有惡化的趨勢,仁愛消防分隊實際員額10人,每天約5人上班,而一個仁愛鄉的面積,比彰化縣還大,5個人要負擔全鄉的消防、救護、救難、抓蛇、捕虎頭蜂等勤務。

如果遇上山難,隊員要銷假上班,分隊甚至可以說是唱空城,只留下一個人值班!基層消防隊員透露,這幾年警消界士氣低迷,許多有豐富山區救難經驗的學長屆齡寧願提前退休,遇缺不補,人員嚴重不足,隊員不時加班超勤,山難搜救隔天,還是得爆肝值班。

而登山設備、技術嚴重不足也是個問題,山難救援常訓經費拮据,登山鞋、登山頭盔等必要裝備,還要自費購買,航跡導航設備也很欠缺,使得搜救過的路線資訊,很難在最短的時間內整合。

而且,隊員並非每天在高山活動,發生山難時,卻突然要他們立即上山,在海拔3000公尺以上惡劣氣候救人,有隊員自己發生高山症,仍盡心盡力搜救,無奈的是還得背負「徒勞無功,虛耗人力」罵名!(中國時報)

高山救援不易,直升機最快速,但經常因天候不能起飛。(廖志晃攝)

 

山難國賠 嚇跑民間搜救隊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生張博崴,獨攀白姑大山失蹤,台北地院以南投縣消防局搜救不力,判國賠267萬元!救難人員心灰意冷;家屬還要與南投縣府訴訟;而山友未來親近山林門檻加高,形成三輸局面!

張博崴山難判國賠案後,仁愛鄉干卓萬山發生林姓登山客墜谷山難,以往民間救難隊都投入搜救,但國賠陰影籠罩,民間團體裹足不前,只剩消防局、林務局基於職責扛起搜救重任!

基層警、義消表示,這種「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判決結果,就像不良的醫病關係,沒有任何救難人員希望結局是悲劇,也同情焦急的家屬,但山難救援有很多的變數與技術難度,做越多的單位,愈有可能出錯,判決結果怎能讓人服氣。

張博崴的母親杜麗芳,痛失愛子後,推動登山保險、強化山區搜救、簡化直升機緊急救援申請辦法、推動完成《山域嚮導認證管理辦法》重新修正、面山教育等;檢視杜女士的意向,並非限制登山客入山,還要降低救難人員執行勤務發生意外的風險,因為她知道孩子愛山,推動政策與制度變革,是為了讓父母們,有機會盼回自己的孩子。

但政府的反應,卻欠缺從山難事件根源做變革的思維,而是先限制登山客入山,南投縣長林明溱日前表示,將在半年內研訂《南投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不准獨攀,至少3人以上組隊才能入山,須檢查裝備,向縣府租用衛星定位器材,若不符合規定,將強制拘留,林明溱還笑稱:「嚴重違規者請派出所拘留幾天,這樣才會怕!

撇開限制人民行動等可能違憲的問題,林明溱誓言訂定的《南投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還是從「禁絕」、「控制」的思維出發,欠缺「協助人民正確從事登山行為」、「推動專業山區搜救體系的建立」的精神。

山岳界並指出,南投縣境內多山,但多條縱走、橫貫路線有可能是從嘉義、宜蘭、花蓮、高雄入山,南投縣府訂定單行條例,再怎麼控管還是有疏漏,若不與其他縣市商討,根本窒礙難行。(中國時報)

 

面山教育取代管控 才能治本

登山還得涉溪,更增加危險性。(廖志晃攝)


台灣是高山密布的海島,可是,過去因為政府實施管制,山封海禁,致使海洋之子不善海上活動,高山子民不擅攀登,偶有上山下水,動輒失蹤落水,豈不荒謬!

台灣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約有258座,但國人對高山並不了解;政府只管控,不教育,使得登山客、甚至消防救難人員對山不熟悉,衍生一連串的悲劇,「面山教育」是時候了,應該積極面對滋養土地、水源的台灣山林,而非因噎廢食,加強入山的管控。

張博崴山難4年,事後很多人檢討此起山難,他對於自己登山能力過於自信,欠缺地形判讀能力,選擇下切溪谷,而致進退維谷,也欠缺足夠的禦寒及生火裝備,導致失溫!台灣高山處處懸崖峭壁,尤其溪谷瀑布攀登難度比稜線高,登山需要體力,更需要知識。

國民政府遷台之初,怕共產黨在山區陰謀叛亂施行管制,到現在入山證的制度,還是停留在「管控」而非「管理」,長久以來,政府不斷傳達山區危險,動輒祭出封山,甚至以保護山林物種為由封閉整條路線,不但無法有效遏止破壞山林的山老鼠,反而讓國人對山林更為陌生。

任何戶外活動都有風險,台灣面山又靠海,特別是台灣的山林地形、林相、氣候有豐富的變化,甚至冬季還能雪攀,理應很有機會發展為登山遊憩及技術卓越的大國,盼望政府別因山難國賠,又重返戒嚴入山管制的回頭路,而應更積極奮進的推動面山教育,讓登山人口懂得自負風險並自救,也提升救難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術。(中國時報)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1中時電子報2中時電子報3

延伸閱讀: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