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山裡的故事】被遺忘的祕境──關門古道

【文、攝/鄭安晞】

丹大林道。
 

關門古道西起南投集集,東至花蓮瑞穗,原名為「集集、水尾道路」,乃因通過關門山,現在以關門古道稱之,是清代末期所留下的兩條橫貫中央山脈中部「開山撫番」道路之一,另外一條為「清八通關古道」。  

清光緒13年4月初4日(1887年4月26日)台灣巡撫劉銘傳上奏《各路生番歸化請獎員紳摺》,首次提及古道的開鑿。中法戰爭起,清廷派前直隸提督劉銘傳,以「巡撫」官銜督辦台灣防務。由於當時花蓮、台東後山一帶,尚未招撫的「番社」仍然很多。劉銘傳延續清朝的「開山撫番」政策。故隨當時台灣道員陳鳴志與鎮海後軍副將張兆連,為了招撫「生番」及聯絡前後山,奏請上司開闢「集集水尾道路」,如此一來,前山到後山便可連成一線。除了便於行人交通外,更可有效控制「番社」。

古道開鑿定案於光緒12年9月之前,也可能於同年9月就開始準備興工,採「東西對開」的方式,西段起點應是拔社埔(今南投縣水里鄉民和村),東段為拔仔庄(今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全長約105公里,古道開鑿人力,西段2,501人,東段約500人,共計約3,000人,比吳光亮開鑿中路(清八通關古道)時的兩營多兵勇及民「番」還多。

古道遲至光緒13年閏4月27日後(1887年6月17日)才全部完工,但因為「番害」不斷,加上接連不斷的天災與人禍,8月就宣告中斷,壽命僅四個月左右。密藏叢山峻嶺中的「關門古道」是一條被大多數人遺忘的道路,而它之重要性,在於是清代最後一條「開山撫番」道路,藉它可深入中央山脈之「生番地」,箝制原住民,也是清代台灣東部國防安全上,不可或缺的增兵道路之一。  

日治時代,此道是清代所有開山撫番道路之中,最多探險隊與調查隊造訪的一條,包括1896年曾任埔里社撫墾署署長的陸軍中尉長野義虎曾在走過此道後撰寫〈蕃地視察景況報告〉給台灣總督府,野呂寧與森丑之助組過調查隊,往後更有不少學者進入此區作研究,留下了許多日文文獻。主要原因是此道橫斷中央山脈東西之距離較短、絕佳的地利位置,以及通過許多布農族舊社。

此條古道通過布農族卡社群(包括塔馬羅灣社、巴庫拉斯社、卡社與拉夫郎社)與丹社群(包括加年端社、帖鹿桑社與哈巴昂社)等舊社,亦是溝通丹社群與其它社群(巒社群與卡社群)的重要道路。日方也因為理蕃需求,重修過西段之部分路段,大致整修丹大社以西至塔馬羅灣社的道路,作為「理蕃道路」。1934年以後,隨著日本推行大規模「集團移住」政策,此道被利用於移住布農族丹社群、卡社群與巒社群等三群,到淺山地帶定居。    

布農族單社群哈巴昂舊社石板家屋。
 

十多年前,我曾在四年之間進行過二十次的古道調查,幾年前也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計畫協助下,再一次走過此條道路。目前西段部分,從水里民和至合流坪路段,部分路段被台省道16號所取代,從巴庫拉斯社到拉夫蘭社則因古道上稜後,沿著稜線往中央山脈前進,因此路跡也還在,從拉夫蘭社到丹大社因沿著山腰開鑿,加上上方有丹大林道的廢土傾倒以及多次颱風的肆虐下,目前幾乎無法行走,斷崖、崩壁與直洩千里的深溝,綿延不斷。

古道最精彩部分,則是從丹大社、經哈巴昂社翻越中央山脈關門山,下馬太鞍溪,上倫太文山,最後出瑞穗富源的這一段,此段在丹大社上游有天然野溪溫泉,溫度非常高,幾乎可以把雞蛋煮熟,此外中央山脈以東部分,沿途有多處石階建築構造,路段連續且建築遺構完整,甚至有傘型路段,古道路跡也是最完整的,不過東段卻有著惱人的吸血螞蝗與黑壓壓一片的蚊仔,需有完備的身體保護措施,否則不是血淋淋、就是滿頭包。若計畫前往中央山脈兩翼的道路進行登山探險,最好要有10到12天的完整行程規劃,並考慮自己的登山能力與體力,建議雇用當地原住民作嚮導,以免發生危險。丹大社以西路段則屬於危險地帶,若沒有足夠登山技能,則不建議前往,會有墜崖之虞。  

在台灣所有清代官方所開鑿的山區道路之中,關門古道是一條文獻中的道路,在所有歷史文獻中,幾乎都是短短的帶過,而且幾乎是殘篇斷簡,更沒有相關地圖可以對照與比較,反而是日治初的文獻,記載較多。至於若要找尋清代古道,則因時間久遠與地景變化,所殘留數量不算多,且多數位於山區,因此尋找起來倍感艱辛。不過大致把握幾個原則,還是有機會看到:清代開鑿的「開山撫番」道路,平地部分大約一丈,也就是10尺,約3公尺的路幅,山區部分則有6尺,約180公分,平地部分大致已經消失,山區部分若能找到路基,則大部分會殘留,跟一般臨時性道路相較,清代開山撫番道路與日治理蕃道路,都屬於永久道路性質,有一定的工程規範,因此百年以後幾乎都還在。

不過古道探勘的難度遠比攀爬百岳高出甚多,大多數穿越中央山脈的古道,不僅行走天數長,崩塌更是常見路況,踏查者除了要有豐富的人文素養外,更要有較好的中級山、溯溪、攀岩等相互技能搭配,否則非常容易發生意外。不過若有機會,一定要走一下清代古道,你會被人文歷史、山區原住民與自然空間所感動與震懾,原來歷史也可以活生生的存在我們生活空間的!  

【更多台灣的山中古道傳奇,請參閱《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第35期(2014年9月號)。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