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生態瞬間

  • 前衛
  • 2,000次點閱

     

      書名:生態瞬間

      作者:方偉達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30日

 

 

內容簡介

得獎評語:「從參與觀察出發,以宏觀視野扎實理論探討台灣在地生態保育議題。選題親切、觀點新穎、敘事生動、文筆流暢,充滿土地之愛,知識、熱情和行動的能量。」

本書是景觀生態學者方偉達從二○○○年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景觀研究所求學深造之後,經過十年的醞釀與反省,在二○一○年結集出版的環保文學作品。全書散發著濃郁的本土生態報導文學的風格。他以如椽之筆,分析台灣移民文化的多變性、島嶼物種的多樣性等環境特徵,演繹出台灣生態拼貼的馬賽克圖像。作者除了考證台灣四百年來的開拓史,更分析出原住民、客家族群在寶島土地上的種種歷史集體記憶。

本書擴大了自然生態及人文生態的層面,並記錄了台灣學者多人在生態保育方面「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再造成果。本書記載著許多學者們透過生態保育、復育和教育的手法,進行生態調查、紀錄和重建的故事。作者邀集攝影專家,透過攝影鏡頭「瞬間捕捉」凍結當時的畫面,以文字意象進行敘事旁白,以鎖定全書在《人本教育札記》專欄刊登時(二○○七年 ~ 二○○九年)特定的人物和事件。作者從口述歷史中進行敘事補強,從原住民對於「台灣」命名的稱謂考證,到阿美族和泰雅族的生態記事,透過山之巔到海之濱不斷地走訪,從台灣北端走到台灣南端,作者除了探訪生態的最新議題,同時也思考著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生態關係。

本書作者在二○○七年初開始撰寫《生態瞬間》,撰寫到二○○九年八月八日的「八八水災」,其間榮獲二○○八年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得獎評語略以:「從參與觀察出發,以宏觀視野扎實理論探討台灣在地生態保育議題。選題親切、觀點新穎、敘事生動、文筆流暢,充滿土地之愛,知識、熱情和行動的能量。」

 

作者簡介

方偉達

教育部公費留美博士,專攻海岸濕地保護及復育研究。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環境規劃碩士、哈佛大學景觀建築設計碩士、德州農工大學生態管理哲學博士。現為中華大學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台灣濕地學會秘書長,曾任哈佛大學學生會會長、二○○七年亞洲濕地論壇副主席。生涯發表過國內外期刊及散文400餘篇。

白天穿著沼澤衣陷在泥沼中工作一天,接著可以穿著光鮮亮麗西裝、踩著油光水滑的皮鞋在哈佛校友會晚宴中,以科學家的身分出現進行慈善活動。某政黨人士對他說:「當年我們都是穿著草鞋革命的。」他笑笑的說:「有時我進到沒人敢去的濕地,連鞋子都沒有。」

二○○八年,方偉達因在《人本教育札記》月刊撰寫的專欄系列「生態瞬間」,以新人之姿,榮獲該年度的雜誌專欄金鼎獎。除本書外,另著有《聽濕地在唱歌》(新自然主義)。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阿美族的豐饒原鄉-花蓮馬太鞍濕地
蘇花高速公路?-生態金字塔的殺手
關渡濕地:尋訪台北大湖的遺跡
悲愁.歡戀.預言-人文歷史健忘的淡水河
重闢土城的後花園-土城彈藥庫生態遠景發想
貓空纜車:孟浪與危機
台灣高鐵,是鳥類的禁航區?
桃園的1545座埤塘,消失中
水蓮花最後的孤戀:台灣萍蓬草
探訪紅檜巨木的故鄉—鎮西堡
合歡山與泰雅晏蜓的夏日
黑面琵鷺:戰勝了50/500原則
尋找台南大灣
台南縣政府對上諸羅樹蛙
營造水雉棲地
黑嘴端鳳頭燕鷗,就在眼前!
再見,七股!
注意,外來種植物入侵了!

 

自序
 瞬間.生態.台灣情

台灣位於歐亞板塊東緣,在地形上屬於亞洲的邊陲地帶,從人類歷史來看,從來不是屬於東方悠久文明的主流。以六百萬年才形成的新生地形看來,和地球四十六億年的歷史比較來說,也屬於地質學上初生的嬰孩。就是因為台灣年輕英挺,從海洋到高山,保留了溫、熱帶的豐富生態特性。目前台灣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超過一百座,歷經崩塌、淋蝕、沖刷和風化等現象,產生了地貌短暫、淺薄及變動性大的特徵。

由於千百年來歷史的更迭,原住民、漢人、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的文化不斷衝擊這個蕞爾小島,導致人類開發時間雖然短暫,但是文化的多變性,卻不亞於物種的多樣性。回溯漢人近四百年來的開拓史,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充滿著種種變數。

《生態瞬間》寫的是台灣生態的故事。這個生態,不只是談自然生態,而是涉及到人文生態的層面。尤其近年來台灣飽受地震、颱風及豪雨之苦,「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已經不是人類可以憑一己之力開發努力的結果,大自然主宰的瞬間威力尤其驚人。相形之下,台灣人民飽受天災威脅的事實,更加說明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毀滅性。

然而,這本書卻記錄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再造成果。學者們透過生態保育、復育和教育的手法,進行生態調查、紀錄和重建的故事。本書中所有的篇章,都是以生態實際調查為基礎進行描述,通過攝影鏡頭「瞬間捕捉」來凍結當時的畫面,以輔助作者運用「文字意象」(literature image)來進行敘事旁白。因此,作者刻意保留當事人當時的背景、官銜和職稱,以紀念全書在《人本教育札記》刊登時(二○○七年 ~ 二○○九年)特定的人物記事。而在攝影者按下影像快門的同時,當時的「現在」已經註定成為了過去。

在撰寫本書的時候,作者一直深受台灣缺乏生態歷史文獻之苦,這種痛苦衍生出對於原住民口述歷史中「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迫切渴求。從原住民對於「台灣」命名的稱謂考證,到第一章阿美族的「馬太鞍」(樹豆)的命名,和泰雅族的生態記事(例如:泰雅晏蜓、木柵貓空和鎮西堡等相關篇章),都是試圖從台灣原住民口中擷取已經模糊的集體記憶。

透過山之巔到海之濱不斷走訪,從台灣北端走到台灣南端,作者除了探訪生態的最新議題,同時也思考著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生態關係。

談到近年來最受矚目的生態議題,作者推測近代黑面琵鷺的數量銳減的原因,是受到韓戰爆發的影響;但是國際期刊中缺乏這類生態史的探討,只有從戰史中發掘黑面琵鷺消失的可能原因。此外,二○○八年登在報紙頭版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小管」,因為覓食不慎喙部卡在塑膠管子中,成為二○○八年亟待救援的主角,但是二○○九年卻音訊全無。值得一提的是,棲身在台南官田和高雄左營的凌波仙子水雉,從濕地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已經成為以物種復育為主題的最佳典範。諸如此類的生態議題經過串連,融合成耐人尋味的自然篇章。

本書能夠完成,要感謝《人本教育札記》總編輯黃怡的邀約,作者以新人之姿在二○○七年開始撰寫《生態瞬間》。當時為這個專欄命名的時候,作者腦海中浮現的是宋朝大文豪蘇東坡的《赤壁賦》(1082年)中描寫的壯闊場景:「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東坡的「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變化理論」,頗為符合現今瞬間多變的生態現象。但是,當時的照片隨著文字的合成記憶,也已成為了「物與我皆無盡」的瞬間永恆。

在美國麻州劍橋居住的時候,經常去拜訪美國近代自然文學作家愛默森在康克德的故居。

一八三四年愛默森回到康克德,在故居中寫下《自然》。他以在山林中的體驗,闡述「一顆橡樹種子,會創造一千座森林」;當他面對生命的困頓,仰望遼闊的穹蒼,寫出了「天空最黑的時候,人才能看到星辰。」這些自然哲學理論,一直是作者返回台灣工作時牢記在心的座右銘。

本書寫完〈鎮西堡〉這個篇章時,適逢二○○九年八月八日的「八八水災」。在成書之時,台灣山林間紅色楓葉和大塊零離的黃色變葉木撲落時,就屬橙黃橘綠最燦爛。我想起「奼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及桃花源記中的「落英繽紛」的章句。也許在二○○九年這個秋天,天上藍光點點,偶有烏雲風雨,秋颱蕭瑟過後,又是豔陽當空,將掃過天空所有的陰霾。

方偉達 寫於台北興安華城 2009/10/6

*本書書介由前衛提供

 

我要買書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