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解放步道的想像力—重塑安全感與風險觀

走完全長3400公里的美國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是許多人一生一定要達成的夢想。一對恩愛夫妻相約分年、分段逐步完成全程,1985年8月來到緬因州,接近夢想完成的終點前,遇到河面最寬、暗流多而湍急的肯納貝克河(Kennebec River),渡河途中妻子愛麗絲‧佛倫斯(Alice Ference)失足溺水、被水沖走,傷心的丈夫找上負責維護該區段的步道志工組織—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希望以妻子之名捐助搭建一座橋樑,使悲劇不再發生。

讀者聽到這裡,首先可能會想到,他們面對意外災難的態度與我們的文化多麼的不同,同樣的故事場景若發生在台灣,傷心的丈夫可能會將憤怒怪罪在設施不足,一條依據美國國家步道系統法(National Trail System Act)指定、屬線型國家公園、聯邦政府每年編列預算與民間組織公私協力招募志工維護的長步道,怎麼會沒有做好萬全的設施?而一旦出意外,相關單位甚至民間組織,究竟誰應該負責?這是第二個媒體會追究的問題。

 

面對意外—愛自然的全部與風險

然而,愛好健行登山的夫妻、確保國家步道維持保育原則的政府、乃至付出心力年年維護天然步道的民間組織與步道志工們,正是因為喜愛荒野、熱愛自然而投入阿帕拉契山徑的懷抱,不論天氣是晴是雨、沿途可能遇到黑熊、少有廁所與山屋可供方便、遠離交通道路而只能徒步,這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若愛自然便愛其全部,風險靠事前充分的掌握資訊與準備,意外是其中一種預知的可能。

去年造訪紐西蘭舉世聞名的路特本步道(Routeburn Track),也有類似的故事。在美麗的麥肯錫湖畔的山屋(Lake Mackenzie Hut)角落牆上,有一個鋁合金製成的牌子,上面用希伯來文、英文兩種語言寫著:「紀念我們的女兒伊莉莎白」。原來來自以色列伊莉莎白是在這條步道上意外迷途身亡,這座山屋是由她的父母捐助興建的,紀念牌上的大意是:「感謝我們19歲的女兒人生最後一段路,能在這麼美麗的自然地景中度過,希望以她之名捐助這座山屋,能提供世界各地的健行者庇護的空間」。

當我們到紐西蘭峽灣國家公園取申請進入步道與山屋的門票時,牆上貼著五大行前準則,第一原則就是:「你的安全是你自己的責任」,每種戶外活動的風險與需遵守的規則都清楚羅列,要求進入自然的人自律遵守,並做好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無論是美國推動的「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七大原則(註1), 或紐西蘭的「戶外安全守則」(註2)(The Outdoor Safety CODE), 都強調個人應對自然所有的風險有所認識,做好最壞的打算,以作到充分的事前準備。

而多雪崩、災害的紐西蘭,在制度上還有1974年世界首創的「無過失責任意外保險」(The 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 ACC),涵蓋所有意外的賠償,而不需追究任何人的責任。紐西蘭政府將自然風險視為常態、以保險面對風險的政策思維,維持了純淨、天然、原始的美麗風光,成就吸引國際觀光客的戶外冒險天堂。對照我國以「國家賠償法」為制度基礎,導致為減少公務員行政責任風險,而追求興建能抵禦百年一遇天災的堅固設施,結果造成侵入自然的破壞,卻仍換不到真正的安全。兩者實為鏡像對比的平行宇宙。

 

面對天災—從根源思考安全的替代方案

回到阿帕拉契山徑肯納貝河上的悲劇故事,讀者或許以為故事終結在傷心丈夫的大愛捐助上,然而至今肯納貝河上並未出現那座橋樑,雖然橋樑的設計圖已經完成。原來設橋與否在當時引起各界的激烈討論,包括阿帕拉契維持荒野原始的價值、全程行者堅持徒步與面對風險的精神、架設橋樑的昂貴費用以及對地景的破壞等,經過漫長的反覆討論與環境評估,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作成了決定,在緬因州沿途季節性河段(包括肯納貝河),在每年5-9月健行旺季的時候,由維護步道的志工或與附近民宿業者簽約,每日提供兩次免費的擺渡服務,至今已服務數萬名健行者渡河。

用擺渡取代建橋,健行者終能安全渡河,也如丈夫的原初期待,悲劇得以不再重演,所花費的費用遠比興建橋樑便宜,而鄰近的民宿業者從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處獲得擺渡的費用,健行者在等待渡河的時候還會住在當地民宿,促進了山村小民經濟。肯納貝河的擺渡者史帝夫‧朗利(Steve Longley)還曾在2007年被阿帕拉契山徑保育協會選為新英格蘭區的「年度最佳夥伴」(Partner of the Year),擺渡也成為緬因州阿帕拉契山徑段最有趣的特色。

同樣的邏輯也在紐西蘭的Great Walk上出現。雪與冰河造就了南島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觀,也使通過步道變成最大的挑戰。在安排米佛步道(Milford Track)健行之前,除了需付309元紐幣(約近8000元台幣)預定每天限量40名的山屋外,出發前還接到紐西蘭保育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 DOC)的雪崩預警(Avalanche Alert)通知,說明此季節仍多雪崩,每位健行者需預先支付95元紐幣(約近2400元台幣)的直昇機吊掛費用,如遇某段雪崩,保育部會派出直昇機將健行者吊掛至下一個山屋,使其得以順利繼續旅程,若最後並未發生雪崩,離開步道後可辦理全額退費。

直昇機的運用在紐西蘭因應天災頻仍的步道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功效。由於融雪、暴雨造就了米佛步道年降雨量達到9公尺的自然環境,山域野溪沖刷,對步道造成災害的衝擊遠遠超過台灣,因此氣象災害預報系統相當重要,而紐西蘭因應跨溪橋樑時常被大水沖走,改採輕鐵架簡易橋樑,在災害發生前,保育員(Ranger)先將固定橋樑的鋼索解開,用直昇機將橋吊離,待災害結束後,保育員搭直昇機進來搶修步道,很可能步道因受災需另行改道,而橋樑即可以直昇機吊回放置在改道後的過河點。根據DOC的說法,他們發現,以直昇機進行災害前後的運送,遠比架設鋼構固定的橋樑又仍會被沖走來得節省經費,而且更能因應天災彈性調整步道通過的路線,在搶險救災上時間更為節省、有效率。

 

步道不等於設施、設施往往帶來危險

在台灣,步道的安全性被無限上綱,導致在天然步道上一定要鋪上鋪面才不會積水泥濘、鋪上階梯才是方便好走、設置欄杆才會有安全感,這些材料往往是以為耐久不壞的水泥鋼筋,但在造山運動頻仍的台灣,水泥步道常常裂開損毀、鋼筋外露造成危險因子,原本被視為美與柔軟的落英繽紛,反而因為落在不透水鋪面而造成溼滑危機;有一段時間主張以木棧道架設取代水泥,然而木板溼滑、板材翹起或腐爛、釘子螺絲突起絆倒人時有耳聞;欄杆設置在不穩定的邊坡,往往容易傾倒、不易穩固,但人們反而放心倚靠造成摔落,惡性循環之下,設置更多的設施帶來更多的危險,民眾不斷地指責公共工程問題,政府必須編列更多預算投入硬體維護的成本,自然環境被人為設施侵入破壞,導致人們要尋求原始自然的體驗更加要進入深山,衍伸破壞。

美國阿帕拉契山徑、紐西蘭Great Walk等世界級步道,讓人們得以藉由步道親近自然,自然對人而言必然包含著一定程度的風險,藉由對風險充分的認知與準備,得以窺見自然的宏偉、感受人類之渺小。因而步道修築的前提是盡最大的努力維持自然的原貌,不致因為步道與人的侵入而遭受破壞。在此前提下,步道的任務是設法讓健行者通行,解決的方案不是妄想在變動的自然中營造固定不壞的設施,也不是為了避免不便與風險鋪上鋪面、增加人為設施。而是順應萬變的自然,發揮創意、以常態維護的方式,讓人們得以通行且保有自然野趣,甚至在擺渡服務的例子中,以軟體取代硬體,反而增加了人與人面對面的互動情境,使溝通豐富了步道的文化,甚而促進山村經濟與自然保育的良性循環。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串連環島步道、讓步道變綠道、推動手作步道等工作,2012年進一步提出「天然步道零損失、水泥步道零成長」,培訓鋪面調查志工針對雙北市郊山進行普查與GIS化,與此同時,也發展出跨科際的「步道學」課程體系,在2014年更倡議每年6月第一個星期六為「步道日」。凡此種種,就是希望能以步道為翻轉安全感與風險觀的支點,關聯到環境、生態、文史、棲地、經濟、社區、工程、文化乃至民主等種種層面,藉由反思開發主義、實作與勞動參與,重新連結人與自然的關係,開發具有環境倫理的創意與想像力,以達到整體的格式塔轉變(Gestalt)。

 

註1:美國的「無痕山林原則」
包括:1.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2.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3.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4.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Leave What You Find);5.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6.尊重野生動植物(Respect Wildlife);7.考量其他的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資料來源

註2:紐西蘭的「戶外安全守則」
1.事前規劃你的行程(Plan your trip);2.將行程告知留守人(Tell someone);3.瞭解天氣的風險(Be aware of the weather);4.清楚自己體力與經驗的極限(Know your limits);5.做好充分的裝備與補給預備(Take sufficient supplies)。資料來源

 

原文出處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