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辭典】霧淞、霜、雪

  • 老王
  • 62,032次點閱

很少上高山的你,恐怕不知道台灣高山的冰凍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就算你上了高山,在一片看似單調的雪白世界中,白色也以各式各樣的型態存在。因為不同的溫度、環境等因素,讓白色世界呈現了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發覺的豐富。

霧淞、霜、雪是在冬季高山上可能會見到的現象,來了解他們的差異與形成原因吧!

 

霧淞(hard rime)

  • 成因
    霧氣中含有無數微小的水滴,在酷寒的天氣裡,小水滴接觸到溫度處於冰點以下的岩石、樹木、花草等物體表面,會立刻凍結成為純白冰晶,而大量凍結的冰晶即是霧淞。由於霧淞常常凍結在草木或岩石上,並且向著迎風面不斷增長,最後造成羽狀外觀,所以也稱為「霜羽」。

    霧淞和雪常同時伴隨,但有時天候尚不至降雪的程度,霧淞也會單獨發生。
     
  • 形成條件
    在台灣的冬季,溫度低而濕度高的中海拔以至高海拔山區均可能出現霧淞,最容易形成的條件為雲霧籠罩、水氣濃厚並有強風吹拂的山區。

    由於霧淞常在草木或岩石上快速凝凍結,並且大片累積,使地景瞬間改觀,但相對地,霧淞質地疏鬆,結構並不牢固,遭受風吹或其他外力時容易碎裂或解體。此外,霧淞狀態並不易維持,真正存在的時間很短,一經陽光照射即融化消失。
霧淞(Sonia Chen攝)
 
羽狀霧淞(Leon攝)
 

霜(frost)

  • 成因
    如果與物體接觸的空氣,溫度已降至冰點以下,水氣直接昇華為冰晶並附著於地面之物體上,便是霜。
     
  • 形成條件
    霜為白色冰晶,多呈針狀、鱗狀或羽狀。空氣中微小的凝結核於寒冷且潮濕環境、並有0度以下冰冷的地面物時容易形成。

    嚴寒的冬天清晨,戶外植物上通常會結霜,這是因為夜間植物散熱的慢、地表的溫度又特別低、水蒸氣散發不快,還聚集在植物表面時就結凍了,因此形成霜。
霜(圖/123rf)
 
在玻璃上結的霜,其結構為針狀,有時在水面結霜的湖也可看到(圖/123rf)
 

雪(snow)

  • 成因
    大氣中的水氣直接凝結成冰,就是雪。雲中的溫度過低,小水滴結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時會吸熱,所以地面氣溫會比下雪時低。
     
  • 形成條件
    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以及充分的水氣、0度以下的低溫才會形成,有時候雖然未到冰點,但若水氣足夠也可能會有降雪現象。

    雪花的形狀為六角形、且沒有兩個雪花是完全相同的。
下雪(老王攝)
 
雪花片片(老王攝)
 
雪花是六角形的(圖片來源/Wiki)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