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醫學】凍傷的預防與處置

  • 賴育民
  • 10,699次點閱

寒冬登山須知

失溫和凍傷的發生環境與促發因子相近,而且二者常常伴隨發生。登山者應將凍傷誘發因子的防範牢記在心,並針對所將從事的活動善加準備。

凍傷泛指因低溫而引起的局部身體傷害。常見的凍傷有凍瘡(frostbite)與壕溝足(trench foot 或稱浸泡足immersion foot)。

凍傷的形成機轉主要有二:其一是低溫造成的組織冰凍與脫水,冰晶在細胞內與組織間隙形成而造成細胞壞死;其二是微小動脈收縮,使局部組織灌流不足而缺氧。此二者可互為因果而形成惡性循環。

在寒冷的環境中,當身體能量生產趕不上體溫流失的速度時,四肢的血管會反射性地收縮,減少血流,以使能量集中於軀幹。這種代償作用如果還是不足,下一步便是失溫的發生。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失溫和凍傷的發生環境與促發因子相近,而且二者常常伴隨發生。如果傷者同時有凍傷和失溫的現象時,應優先處理失溫。


(老王 攝)
 

針對誘發因子善加準備

針對誘發因子的防範,諸如良好的保溫與乾燥、適當的鞋子、備用衣物、避免飲酒與吸煙等,登山者應牢記在心,並針對所將從事的活動善加準備。

 

凍傷的病徵與診斷

凍瘡主要發生在人體的四肢末端與暴露部位,如:手(指)、腳(趾)、鼻尖、耳朵與臉頰等部位;但嚴重的凍傷亦有可能向身體中心擴展。

  • 初始凍瘡與表淺凍瘡

傷處的初始症狀(凍僵frostnip)是刺痛,接著是麻木僵硬,患部呈現蒼白顏色;此時如加以回溫,可完全復原。如果初始凍瘡未加以處理,則會進展為表淺凍瘡,此時皮膚及皮下組織已經壞死,皮膚依舊蒼白或稍呈灰色,摸起來冰冷但柔軟;解凍後會發紅、疼痛,一至數日後形成如同二度灼傷之大水泡﹔再經數日後,水泡乾燥形成黑色的焦痂(eschar),如未併發感染,最後終將被新生的皮膚取代。較深的表淺凍瘡,亦有可能無法完全復原而留下疤痕。

  • 深部凍瘡

深部凍瘡凍結的部位擴及深部組織,包括:肌肉、神經、血管乃至於骨骼,受傷部位呈深紫色,摸起來堅硬、冰冷如一塊木頭,沒有任何知覺。這種情形即使在回溫之後亦不會改變,患肢形成乾燥壞疽,在一段時間後會自行脫落(不過為了預防感染及整形復健,通常必須手術切除)。

  • 壕溝足

壕溝足則是因為足部長期浸泡於接近零度的冰水中,雖未凍結,但寒冷造成厲害的血管收縮,導致組織缺氧,累積數日之後便可造成永久傷害。回溫後患處會呈現嚴重的疼痛、腫脹,患足會長期無力,並且對寒冷敏感,此病因常見於在壕溝中作戰的軍人而得名。台灣的中級山潮溼多雨,登山者又喜歡穿著不透氣的膠鞋,是很有可能發生壕溝足的。

 

凍傷的處理步驟

當凍傷還在初始症狀時,我們可以任意加以回溫,用暖暖包、烤火等;但是一旦懷疑有凍瘡形成,回溫的時機和場所就很重要。換下潮溼的衣褲襪子和太緊的鞋子是第一步!然而以下的條件必須完全符合,才可考慮進行進一步回溫──

  1. 要有一個安全遮蔽的處所和穩定的熱水供應源。
  2. 絕對避免凍瘡-回溫-凍傷的惡性循環。凍瘡組織解凍後再次凍傷,對組織的傷害是最大的。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那麼拖著一雙凍傷的腳走出野地求援、到醫院再處理的傷害,會比較輕些。

回溫的關鍵在於迅速加溫。在大容器桶中裝滿40到42℃的溫水,水溫必須精確測量,不可太熱;如水溫不夠可加入熱水,不可在桶下直接升火加熱。再次確認所有潮溼衣褲和可能造成壓迫的鞋子、手套等都已移除,然後將患處整個浸入水桶中央。加熱一直到患處柔軟並且發紅為止,通常需時三十分鐘左右,不要超過。加溫中及回溫後會產生劇痛,可給予止痛劑;如果有醫師開立及執行,應使用嗎啡等麻醉性止痛劑,效果較好。回溫後的患者必須立刻後送,如後送費時較久,應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

傷患的全身保暖及能量補充亦應注意。不要忘了,失溫常常和凍傷一起存在,而對一個中重度失溫的病人進行肢體回溫,是會引起心室性心律不整而立刻致命的,這是筆者在最後的叮嚀。

凍傷的誘發因子
環境溫度 溫度低於華氏零下20度(-6.7℃),凍瘡的機會即開始增加;
長時間浸泡於寒冷的水中,則導致壕溝足。
風寒效應 強風可增加對流散熱效應,使肢體加速冷卻。
高度 雖然高山較常有寒冷及強風,但高度本身所造成的缺氧環境亦
會誘發凍傷的形成。
酒精及鎮靜劑等藥物 這些藥物會阻斷人體對寒冷的生理代償反應(如發抖),並且
使人因為寒冷而採取自我保護行動的能力變差。
吸煙 尼古丁會使四肢的微小動脈收縮,血液灌注變差而增加凍傷危險。
熱傳導傷害 金屬等熱的良導體,以及許多凝固點較水為低(如汽油)的
液體,會使接觸表面的細胞迅速凍結而壞死,在零下低溫中不
可徒手碰觸。
疲憊 疲憊使用來產熱的能量耗盡。
凍傷病史 曾經凍傷的肢體局部血循環較差,容易再次凍傷。
週邊血循環障礙病史 因為其他慢性疾病而引起的週邊血循環障礙,也容易使人
在低溫環境中凍傷。
太緊的鞋子 鞋子太緊使足部血循環變差,易受凍傷。
深雪 積雪的深處溫度較表面低很多,行走時雙足深陷雪中較易凍傷。

*本文刊登於台灣山岳第46期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