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挖仔尾與十三行:八里海濱單車悠遊~~

時而穿梭蒼鬱林間、偶爾凝望河畔風光,來去八里渡船頭吃冰散步,或在挖仔尾欣賞水鳥低飛,最後再去十三行博物館來趟水下考古的VR體驗,騎著腳踏車來去八里小鎮趴趴走,迎著海風遠眺四方,南至太平嶺到淡水河北岸的漁人碼頭都盡收眼底,雖是輕描淡寫的走馬看花,依然是十分心曠神怡的單車之旅呀 ^_^

20180919 421.jpg

旅行日期:2018.09.19

今次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最讓人感興趣的路段,就是八里渡船頭以西的部份,一方面是這個地方不太熟悉,二來是那裡有座建在史前文化遺跡旁的十三行博物館,它的名氣還不小,自從多年前的台東史前博物館之旅後,再次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這些古早時期在台灣生活的人類蹤跡,而且那裡也有YOUBIKE據點可以還車,還能順道去探望淡江大橋還未建成的挖仔尾自然保留區的樣貌,各方面的條件都很適合,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__^

20180919 390.jpg

^^八里渡船頭老街左方這塊區域花樣還真多,又是左岸公園、又是婚紗廣場,先撇開這些名字不說,一望無際的藍天綠地搭配青山碧水水,這樣的山水美景,就是一整個心曠神怡 ^ ^

IMG_4549.jpg

接下來要探索八里渡船碼頭西邊,目標十三行博物館,途中繞道挖仔尾,最後再在八里中庄市場那裡搭公車回家.........不算短的距離,靠著youbike就沒問題,一車在手,希望無窮 ^ ^

20180919 395.jpg

某處綠地盡頭有棟建築,原來是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裡邊有不少生活當地的動植物的介紹,逛一圈可以了解八里地區的生態環境,很適合學生放假時來此一遊,而且重點是內部空間大,冷氣涼 !! 像今日這般大熱天,就是要到這種地方降低暑氣才行,還能補充飲水,各方面來說都是超讚的~~

20180919 406.jpg

蜿蜒~優雅蜿蜒的河岸曲線與遠近高低各異的路燈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遠眺前方海天一色美景直是教人驚豔,淡水河口真是好風光,待會兒就著自行車道的路線趴趴走,看最遠能到哪裡吧 !!!

20180919 411.jpg

目不暇給的指標群,要去哪裡比較好呢 ? 其實大部份都有經過或去過,在去十三行博物館之前,先去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看看吧~~

20180919 424.jpg

這個鏡收幸福的藝術作品大概是除了先前經過的那處BALI紅色大字外,另一個更受歡迎的地景裝置,以不銹鋼打造的愛心鏡面將四週景象全部納入其中,不論是靜謐河面、抑或是朗照晴空,都在它身上留下芳蹤,但它最主要功能應是能讓路過的情侶們在它身上留下彼此愛戀的身影而打造的吧~~

象徵幸福的左岸河畔,偌大愛心駐足的婚妙廣場,倩侶必遊聖地,小倆口來訪八里老街時絕對不能錯過的打卡聖地 ^_^

20180919 434.jpg

20180919 439.jpg

因為是從風帆碼頭那裡沿著海邊的自行車道前進,所以沿途見到的景致盡是泥沙形成的淺灘、河景與藍天相互輝映的水岸風光,大屯山已落在遠方,淡水河口著名景點的漁人碼頭已能依稀瞧見它的身影,尤其還能隱約見到天空在河灘上的倒影與成群鷺鷥鳥兒翩翩舞舞的白色身姿,不同於先前那段八里左岸自行車道的狹小與擁擠,海闊天空的情境是那麼地療癒,若是騎單車就是倏地就過去,很難好好欣賞這片景色,還是慢走散步可以悠閒賞景更有fu呀 ^_^

20180919 442-1.jpg

經過一處大轉彎後,隨即再度回到觀海大道,這段路上有不少隱蔽平台,可以眺望成群生長的紅樹林,最大的功能是能躲起來歡迎水鳥駐足紛飛,很棒的賞鳥設施,因為沒啥路人,試著從旁側馬路騎上木棧道.....好個顛簸路面,整個人抖到不行,還是回到正常的柏油路慢慢騎吧 +_+

20180919 446.jpg

自行車道來挖子尾街,路口有間挖仔尾福德宮,那麼裡邊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挖仔尾聚落,位於淡水河南岸最西北端位置,曾是船隻出入頻繁的港口城鎮,因為河道淤積而沒落,由於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形成沙嘴地形,擁有完整濕地生態,當地植物以紅樹林為主,同時也是全球生長區域最北方的紅樹林生態區,螺蛤蟹蝦貝及各類魚兒是穿梭其中的常客,1994年被公告為自然保留園區,是八里地區認識自然環境的最佳去處~~

雖然當下對這個區域不是很清楚,仍是毫不遲疑地給它騎進去,沿途林蔭蒼鬱,偶然可以樹叢缺口間望向淡水及遠在彼岸的大屯山群,這才發現,這裡的漁船還真多,不論是舢板船或是電動馬達船都能見到身影,不像是廢棄不用的樣子,莫非是在等漲潮時,再將其開出 ??

20180919 449.jpg

沿著觀海長堤往下騎,拐個彎向西南方向前進,疑似看到台北港的蹤跡,一旁就是無際海濱,霎那間很有獨立遺世的fu~~

20180919 452.jpg

河對岸就是漁人碼頭,情人橋與情人塔依舊搶眼,特別是情人橋,上次在南灣頭附近的太平濱海步道那裡向這裡望去,雖然空氣不好導致視野不佳,依然隱約可見情人橋的模糊身姿,相當好的位置,在那欣賞日落景致應該是超級夢幻的,比較好奇的是未來在淡江大橋興建完工後,又會對這裡的生態與景觀有什麼深遠的影響呢 ?

20180919 454.jpg

繞一圈騎回挖子尾街,前半部路段稍微荒涼了些,後半段才總算有看到人煙出沒,路過一間老房子,據說是張家古厝,相傳建於同治年間,亦是挖仔尾聚落少見的三合院古厝,它不只是年份,造型精緻的外型是其一大特色,當時因騎單車而末及細看,不過裡邊凹壽正身與建有八角窗的斗砌磚牆在那個年代已能算是華廈的等級,它的時光仿若靜止不動,就連門牌還是保持著台北縣改制前的八里鄉字樣,這份怦然心動與當初在澎湖興仁進士第找到馬公鎮門牌時一樣令人難忘,做為曬穀間的禾埕佔地不大,不過兩側護龍五虎下山格局亦不缺,算是小而美的大宅院~~

畢竟是站在門外,所以看得最清楚的就是門樓,門牆與外牆間施以葫蘆造型裝飾,應不只是為了加強結構,或許是取"葫"音接近"福"之意,更有意思的地方是大門與圍牆所用石材似乎來源不同,深色的可能是觀音山石,至於黃色的就是在士林北投一帶石投屋常會見到的唭哩岸石,據說其它磚木建材是由大陸運送來台,這麼說來,張家也算當地大戶,歷經歲月洗禮,尤其是河口海風與秋冬時期東北季風吹襲造成各處程度不一的風光,還能保有大致完整模樣,凋零剝落的模樣更顯百年滄桑,現在是挖仔尾一帶珍貴人文資產,事先沒有好好調查,以致此次匆匆而過,有些無言 +_+

20180919 458.jpg

回到一開始的起點,再次見到挖仔尾福德宮,今次繞了一圈挖子尾自然保留區,有些意猶未盡,應該再找個時再細細探訪,都來到了紅樹林生長區域,卻沒跟招潮蟹打聲招呼,總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

20190313 119.jpg

沿著博物館路持續前行,無意間發現這個里程碑,哎呀,八里左岸自行車道已經騎了10公里了呀~~這段期間還有到別的地方趴趴走,所以從成蘆橋那裡直到此地的實際騎乘長度,應該不止這個數字吧 @_@

20180919 463.jpg

抵達十三行博物館,今日之行的最後一站,像這類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應該是要好好準備一番再來趟深度之旅,不過騎到這邊已是全身疲憊沒啥力,哎呀,簡單的走馬看花就好 3_3

20190313 108.jpg

初次見到十三行博物館,那不對稱八角塔所構成的格局與鯨背弧線造型讓人印象深刻,由於不是常見的建築型式,居然還十三要透過警衛伯伯的提醒才找到入口,真是汗顏 -_-

十三行博物館建於1998年,2003年開放展覽,主要收藏十三行遺址的出土文物,擁有包含人面陶罐在內的珍貴史前文化資產,即便十三行遺址被定為二級古蹟,仍不是現代化工程對手,因為八里污水廠的興建,而導致遺址範圍大幅縮減,據說會有這樣的建築外觀是要表達遺址挖掘無法準確揭露當年歷史真相,考古現場亦不能完全重現當年樣貌,很有心的設計,但要很認真看解說才能了解呀 ^_^

20190313 085.jpg

入館前先登頂賞景,下方是即將完工的考古公園,遠方那個外型猶如高科技大廠的八里垃圾掩埋場,以前在太平濱海步道近觀仰望時就已覺得十分亮眼,即便是在這個距離,依然是無法忽視的存在,未來要與淡江大橋對接的高架道路的大致雛型都已架構完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從這裡橫跨淡水河到北岸的日子,就快來臨了~~

20190313 092.jpg

十三行不僅在台灣史前文化佔有一席之地,數百年間來自對岸大陸的漢人也在此世代居住,留下不少像是牽罟在內的特色風俗,當地為數眾多的有應公祠也是其中之一,以前人們開墾土地,挖出人體骨骸就會送至這些廟宇供奉,由於這個地方擁有大量史前人類活動遺跡,所以這些遺骨很有可能是那個時代留下來的~~

後來八里污水廠興建時,拆除不少有應公廟,失去居所的這些骸骨便集中到新建的百姓公祠,與十三行福德宮是鄰居,是南島語系先民成為漢族祭祀對象的重要象徵,所以才會出現在這眾多解說牌裡邊~~

20190313 015.jpg

十三行博物館成名已久,今次會特地來訪是因為這裡希望遊客可以透過水下考古過程了解發掘並保存水下文化資產的意義,有虛擬實境體驗,入館後先記預約時間,再隨著工作人員的引導,戴上VR眼鏡,仿若披上潛水裝來到1892年沉沒在澎湖姑婆嶼的博哈拉號(S.S.Bokhara),聽說耳邊的解說,穿梭艦橋與船艙間,模擬水下考古是怎麼一回事,這麼擬真近距離將這艘沉船的一切映入眼底,真的是讓人難以忘懷,這比在旗山車站那個同樣是戴VR眼鏡搭乘糖鐵列車暢遊旗尾線要好玩多了~~

另外還有一個海洋冒險實境體驗活動,也是要戴上VR眼鏡,然後去抓飛魚與修復文物,這個也很有意思,不過12歲以下小朋友不能玩,官方說法是腦袋發育還不完全,怕會頭暈造成身體不舒服~

這兩個VR體驗因為位置與時間限制,每日可參與人員極為有限,想要避開假日擁擠人潮,一開館就跑來登記或是非假日來玩會較佳,絕對值得,超級好玩 ^_^

20190313 026.jpg

十三行遺址大約在2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人類活動痕跡,而在進入鐵器時代的約1800年前開始出現十三行文化,所出土的文物大多來自這個時期,像是最能展現陶器製作技術與宗教文化的人面陶罐、與台灣原住民習俗有所關聯的側身屈肢葬、還有玻璃、手鐲、耳玦、金飾、銅碗、金幣等大量出土文物,從材料與手藝判斷,代表當時居民已能與海內外各地進行交易,當時的十三行已是重要交易據點~~

因為今天的重點在VR,其它部份沒作大多功課,就算只是隨便看看,還是學到不少東西~~

20190313 027.jpg

十三行文化發現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證明當時台灣的史前文化已經從青銅器時代轉變成鐵器時代,甚至還能在裡邊挖掘出煉鐵爐,代表當時已有足夠的技術採砂冶鐵,這是極為重要的發現~~

20190313 043.jpg

十三行遺址因位居八里,這個區域的時代變遷也與它有著深厚關聯,裡邊有處八里時光機常設展來專門介紹八里發展的歷程點滴,包含台北港的興建與淡水河口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風情變遷,這裡居然也有VR眼鏡,戴上它聽著解說觀看影像,更能留下深刻印象 ^_^

20190313 054.jpg

要做好考古工作,器材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間模擬考古挖掘環境的展間,介紹這些必備工具,原來不是像印第安那瓊斯那麼神,要有細心與耐心才能將將挖掘工作做到最好,此時一群學生衝進來,立刻就拿起傢私體驗考古發掘是怎麼的感覺,還是中央那座平台可以手作DIY更受歡迎呀 !!

20190313 047.jpg

好熟悉的地圖,依稀可在上邊看到認識的名字,那個時候的台北桃園一帶幾乎都還是平埔族的地盤,干豆門就是現在的關渡,那條紅線是南北大路,最北只到北里,仿若在訴說淡水河北岸是難以捉摸的所在,最顯眼的建築是那座淡水城,疑似現在的紅毛城,康熙36年(1697年)的《裨海遊記》提到郁永河從台北出發、一路北上,渡過淡水河前往北投開採硫礦,那段過程可真是精采,同時還見證了康熙台北湖的存在......

好久不見的《康熙臺灣輿圖》,仍是風采依舊,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觸~~

20190313 075.jpg

20180919 472.jpg

一襲素色牆面,散發著極簡建築風味,整片突出向外的清水模板兩塊水泥牆已是教人無法忽略的存在,上方頂端尖角更是無法將目光從它身上移去,好個風格強烈的設計手法,仿若在訴說什麼,看到一旁的污水廠,似乎是在對十三行遺址被其破壞的無言抗議~~

20190313 102.jpg

別稱戎克船的中式帆船,數百年間縱橫中國近海,清朝時期更是臺灣往來大陸之間的重要海上交通運輸工具,只要是稍具規模的港口都能見到它們活躍的身姿,不論是遠從大陸故鄉來台拓墾的先民所搭載的船隻抑或是要運送貨物交易的商船,它們都是載著眾人的盼望與期待,行駛粼光淡水河上、遊走蒼鬱觀音山下,拾階來到鯨背沙丘觀景台,遙想八里左岸航運興盛的年代,很有台灣港口特色的3D彩圖案,也要有足夠的空間才能展示這樣的圖案,左右欄杆相映成趣,與畫中的海鳥仿佛要一齊向天飛去,不論是拍照留影都是相當OK~~

20180919 474.jpg

離開十三行博物館後,沿著中山路往北走,不愧是當地最熱鬧的大路,途中有不少餐飲店,補給真的是超方便 ^_^

途中巧遇八里安福宮,應該也是地方上的信仰中心,因為趕著搭車就沒特地停留,回去一查才曉得是台灣相當罕見祭祀漢朝大將李廣的廟宇,當時沒能停下腳步入內一睹飛將軍神像采風實在是好可惜~~

20180919 478-1.jpg

先前才去挖子尾自然保留區閒晃,下午再來挖仔尾公車站牌等車,也算首尾相呼應 ? 此時發現一件事,挖子尾...挖仔尾.....傻傻分不清楚 @_@

對面就是YOUBIKE八里中庄市場綜合大樓站點,還車的那一刻真是超級感動,整個人瞬間鬆懈下來,全身完全沒力,現在能做的事只剩喝水與搭公車 ^0^

二重疏洪道連騎八里左岸自行車道到十三行博物館真是超級好玩又難忘的一段旅程,與淡水河共渡一段風景怡人的悠閒時光,再次見識到在台北地區騎腳踏車是超級便利的一件事,尤其是河濱自行車道,以後可以好好規劃要如何單車縱橫雙北趴趴走呀 ^ ^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