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榮獲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獎 內政部營建署發表2部生態紀錄片

營建署6月17日發表2部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獎影片

營建署於6月17日(星期一)下午1時30分在誠品信義店辦理國家公園山海紀行及聖稜樹冠影片發表會,營建署表示2部影片今年分別榮獲(108)年美國52屆休士頓國際影展生態紀錄片類、自然與環境類別白金獎,詳實記錄科學家們如何進行環境生態調查,這次透過大螢幕帶領觀眾身歷其境,跟著科學家一起去探秘,與會的NGO及中小學老師觀賞後紛紛表示將會推薦給朋友及同事。

c8ee0c33fe8836bedd2eb8ed637fcc71.jpg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首次多年跨域合作研究成果紀錄

營建署表示自第1座國家公園成立迄今30年以來,累積在國家公園進行研究調查,成果豐富多元,尤其有相當多的跨域合作研究,如:陽明山與墾丁的猛禽調查、台江黑面琵鷺調查、三座高山型國家公園合作的臺灣黑熊及水鹿跨域保育計畫、冰河孓遺生物山椒魚的研究調查等等,這次山海紀行影片,針對蝙蝠、水鹿、珊瑚3項跨域合作的研究成果進行影像紀錄。聖稜樹冠則是首次針對樹冠層生態調查進行影片紀錄。


榮獲多項國際影展肯定知名導演現場分享幕後花絮與感動

這次發表會影片製作的2位導演都親自出席講述影片背後拍攝的花絮,聖稜樹冠導演許鴻龍表示這次在影片中重現泰雅族人,失傳超過半個世紀的「打香菇」,這是泰雅族人與森林和諧相處,永續利用的先民智慧,也是雪霸國家公園尊重原民傳統文化的最佳體現,影片中也把近10年來雪霸的科學研究成果,巧妙地融入影片之中,包括雪管處同仁蕭明堂的青背山雀食性研究、陳家鴻的蝙蝠棲所追蹤調查、張燕伶的駌鴦生態行為及生活史觀察、傅國銘的附生植物及樹冠層調查,以及葉文斌、曾喜育和林宗岐等教授們的樹冠層昆蟲及雪見植物的物候紀錄等等,豐富了「聖稜樹冠」的科學靈魂。

山海紀行導演王君強,在商業、文化藝術類電影拍攝有傑出的表現,山海紀行是他首次嘗試生態類型影片,他坦承他是山林見證的生手,開始拿起攝影機記錄,才真正開始他的山林第1次深度接觸,尤其半夜因為睡不著遠離呼呼大睡的研究人員,進入極靜森林,那種沁涼的孤寂感,森林裡閃閃亮亮的圓點讓你知道你不是孤單的1個人,所有動物都在看著你,蝙蝠像魔術師一樣從旁飛過,你卻完全感覺不到,山林的光影精彩的變化,清晨前萬物的躁動,初次的體驗充滿感動,但攝影機卻無法拍下來,有的拍了卻無法使用,只能記錄少許的感受,這種深刻靈魂的悸動,需要自己親自進入山林自己體會。


吳欣修署長推薦作為環境教育及公民科學家推動素材

吳欣修署長表示,2部影片集合各專家的心血,希望藉由大家的推廣引介,能好好運用作為環境教育及公民科學家運動重要素材,任何人只要走進美麗的國家公園開始關注各種動植物以及他們的棲地,肯定訝異於他們的奇妙而愛上這片土地,自然而然與大家一起攜手共同守護我們的國家公園。Parks for Research是國家公園一貫的政策,吳署長邀請大家共同參與國家公園生態科研調查,並持續給予支持與協助。

1. 聖稜樹冠影片(3分鐘)


2. 聖稜樹冠影片(完整)


3. 山海紀行影片(3分鐘)


4. 山海紀行影片(完整)

資料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