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農村的遠見》02│驚人的農村自主!德國懷揚鄉把土地規劃權交給鄉公所,歡迎年輕人來住

在鼓吹經濟發展的大旗下,各國農村皆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困境中努力找尋出路。公視推出《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以遠見、永續經營為角度,介紹國際農村案例,期望激起台灣社會對農村的想像。《上下游》與公視合作,陸續刊出每集精彩案例。

本篇聚焦德國Weyarn懷揚鄉,一個距離慕尼黑僅有20公里、三千人的小鎮,堅持維持農村風貌,但透過多元經濟發展、獨有的土地租借制度,吸引了年輕人來此定居,為農村注入活力。

fd1e6be3a054a4b7fc7463526de02ed5.png德國懷揚有機農場父子合影(公視提供)

拒絕成為慕尼黑衛星城市,居民自決保留農村景觀

德國巴伐利亞邦懷揚鄉,距離首府慕尼黑20分鐘車程,面積僅45平方公里、3500人口,是德國典型的農村。儘管懷揚鄉有潛力發展成慕尼黑的衛星城市,卻選擇保留農耕景觀,原因來自三十年前懷揚鄉盤點鄉內的優勢與劣勢,居民達成共識,決定朝向農村永續發展。

同時,制定一系列的政策,維護農村景觀,包括確保農地掌握在農民手上,用於農業;若要變更為建地,土地也僅能賣給鄉公所,由鄉公所統一規劃鄉內的建物。

懷揚農村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困境,農民單靠農業無法維持收入,於是鄉公所創造農民多元收入,以補助的方式,協助農民轉型永續的農業經營方式,包括有機農業、沼氣發電、太陽能發電等。

c7d261abce19356816cb248671ca1d10.png德國懷揚鄉村景觀(公視提供)

吳勁毅:德國格外重視農耕地景的延續

德國用各種方式補助農民,甚至農民擁有一片森林,因其能發揮水土保持功能,也能獲得補助。對於歐洲國家為何特別重視農業?台灣城鄉發展學會理事長吳勁毅說明,二戰後各國皆面臨發展分水嶺,農民數量急遽減少,德國卻在此時有個重要決定:就算從事農業人數下降、產值下降,農業經營面積不可以下降,這是德國放在心裡的原則。

德國、歐洲非常重視由農民辛勤耕種而來的田園景觀,這是其他國家無法理解的。吳指出,「其他國家在意的是賺錢,德國卻在乎農耕地景的延續。」德國沒跟著世界經濟發展的風氣走,以家庭農場作為永續經營的單元,政府協助其發展沼氣發電、再生能源等多角化經營。

ce6efe4e56c6addad7fce8e9f9df6bbb.png德國懷揚村民享受大自然(公視提供)

從初級農業到延伸3級產業,佔巴伐利亞邦GDP的15%

七零年代,當時的歐洲共同體朝企業化大農經營方向,認為家庭農場沒有生產力,但當時的巴伐利亞邦政府農業部堅持以家庭農場作為基本單元,「他們無法接受由大企業農去耕作土地,農民變成雇工,這違法巴伐利亞傳統社會結構。」

對於為何德國願意投注大量預算補貼農民協助轉型?吳勁毅說明,巴伐利亞邦政府農業部長在議會施政報告時,永遠先強調,不要以為初級農業產值僅佔全邦GDP2-3%。如果沒有農產品,二級、三級產業就會跟著消失,整個產業鏈的經濟產值,其實是佔全邦GDP的15%,僅次於汽車產業。「農業是巴伐利亞的經濟支柱,它不是沒用、僅依靠補貼維持的產業。」在維持產業發展的同時,附帶維持鄉村基本地景。

「所有補助不是因為你可憐、弱勢,補助能促成結構改變、思維的改變,農民放棄化肥,耕作方式才能獲得補助。」吳表示,像是當地部分農地位於水資源保護區,規定不得使用農藥、化肥,若在台灣,農民就會上街抗議;但德國卻是補助農民轉型生產有機牛奶,並以高價收購。

三條件吸引年輕人入鄉,優美鄉村地景最誘人

「農耕地景是鄉村經濟的基礎建設。」吳勁毅指出,優美的鄉村地景不只能夠發展觀光,甚至能夠吸引人回流居住。德國很多鄉鎮長都不知道,到底要引進什麼產業增加就業機會,但只要做好幾件事:一、維護農耕地景。二、建立當地幼兒園、國小教育。三、做好寬頻網路。「年輕夫妻自然就帶著小孩來到鄉村居住,這是德國鄉鎮普遍發生的現象。」

先把農業環境顧好,自然能拉出二、三級產業,成為當地的就業機會。其實就如同影片裡提到的案例,因為懷揚的農耕地景環境,以及租屋政策,高科技產業決定落腳在此,提供當地就業機會。

吳勁毅直言,台灣都說偏鄉沒有就業機會,首先要做的就是創造就業機會,「這個起手勢就是錯的。」應該先顧好土地、農業,讓一級產業延伸出的機會,像是農產品加工廠能留在當地,提供當地就業機會。

吳表示,當地名言為「鄉村如果不再呼吸,城市就會窒息」,城市所有的東西都來自鄉村;而鄉村的機會則來自城市人嚮往鄉村生活。城市與鄉村必須找到關聯性和諧互動,社會才會有好的狀態。

8e659967e50607d3704a437051d8ff63.png德國懷揚鄉隨處可見的自行車道(公視提供)

不願房價無止盡上漲,自願將土地規劃權交給政府

懷揚具有發展城市的潛力,卻能抵抗經濟發展的誘惑,當地居民如何凝聚共識?懷揚鄉前鄉長Michael Pelzer當時先做了一年半的懷揚鄉基本調查,列出當地的優勢、劣勢。吳勁毅進一步解釋,其中列出一項重要問題,外地人因為懷揚土地便宜,選擇來到當地買房,通勤去慕尼黑上班,這讓懷揚房價不斷高漲,反而當地人的小孩買不起當地的房子。「當地人對這件事情非常不滿,決定不要變成跟慕尼黑一樣的城市。」

這樣的共識成為關鍵,使鄉公所得以調節當地的農地、建地。鄉公所全盤計畫估算懷揚當地可以有多少棟房子、應該建設在哪,建造必須符合「建築法典」,從窗戶、屋頂的斜度、房子顏色都必須符合規定。若當地人希望農地能蓋房子,必須將三分之二土地,以農地價格賣給鄉公所,剩下三分之一作為建房需求。

劉嵩接著補充,懷揚土地租借政策規定只能賣給鄉公所,並且僅能拿三分之一蓋房。政策實施的前五年,沒有任何農民要賣土地,都心想這樣虧大。而五年後有第一個農民照著規定賣地,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就出現,「他們知道這是懷揚想走的道路。」

吳勁毅認為,懷揚的成功在於讓民主政治落實基層,每個居民參與政策的制定,就是確保當地發展的軸線,不會因為政治輪替而有所改變。

f81ac8a40fdf6a7d26c37dc1ea4a2d7b.png德國懷揚鄉典型傳統的鄉村建築(公視提供)

德國地方公務人員累積四十年功力,做好地方自治

面對台灣農村的亂象,吳勁毅表示,真的不要認為別人比較優秀,懷揚鄉前鄉長Michael Pelzer、慕尼黑工業大學榮譽退休教授、曾任巴伐利亞鄉村發展局局長Holger Magel來過台灣都鼓勵:不要以為德國案例,在台灣不可能實現。

吳進一步解釋,德國六零年代也面臨台灣現在遇到的問題,包括都市擴張、工廠亂蓋,中央賦予地方權限管理,卻導致鄉公所炒作土地。直到七零年代,Holger Magel進入鄉村發展局,著手農村再生規劃,目的是培養地方基層人員的自治能力,「德國地方公務人員的能力,是花四十年想辦法做出來的成果,不是天上掉下來,台灣鄉鎮公所亂七八糟,但台灣有花心力去改變嗎?」

此外,德國也積極培養公民參與的能力,不是只開說明會、工作坊,懷揚做完基本調查後,是由居民找尋當地夥伴組成工作圈,針對議題討論,鄉公所出錢聘請專家一同討論,提出具體方案,通過後再變成正式預算去執行。

9811221d32514198af7961ee5a8d53f5.png德國懷楊鄉前鄉長Pelzer是推動懷楊鄉最重要的推手(公視提供)

吳勁毅:德國農村發展,鄉公所是關鍵,台灣卻不重視

反觀台灣的農村再生,吳勁毅認為台灣農村再生不碰政治,只做招牌、雕塑等美化景觀。像是鄉村裡沒人居住的老房,台灣不會去管,德國卻是跟地主協調,一棟棟解決,閒置空間透過鄉公所協調、活化利用。

德國農村的發展,鄉公所是關鍵角色。德國舉行的聯邦農村競賽,其中一項評比標準就是鄉鎮公所的自治能力,而且農村競賽的參賽者都是鄉鎮長。「因為一個村子好壞,取決於公所的自治能力,也是地方鄉鎮長的責任。」台灣金牌農村卻是以社區去參賽,無關乎地方政治。

吳勁毅強調,台灣農村有翻轉的機會,重點在於培養地方政府的自治能力以及公民參與的能力。而中央政府必須釋出錢跟權,並透過方案誘導地方政府參與改變。

f64a04c905552491e3bbd820515c147a.png(左)吳勁毅(右)導演劉嵩(攝影/劉怡馨)

劉嵩:當台灣意識到問題,才能討論走出自己的路

《農村的遠見》導演劉嵩表示,德國同樣經歷經濟瘋狂發展、價值錯亂,在幾個世代的反省後,發展出現在所看見的典範。尤其是懷揚,一個三千人的小鎮,經營農村的做法卻務實又創意,抵抗經濟發展的誘惑。

劉嵩重申,這系列影片不是萬靈丹,但是這些故事能開啟台灣對農村的想像,有些人會覺得很棒、開拓視野;有些人則徹地失望,認為台灣農村根本不可能成為典範。無論如何,當台灣意識到農村問題,才有能力去討論,台灣農村該如何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