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多難之島-複合型災害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風災重創小林村,帶來深層崩塌、土石流、堰塞湖潰決、洪水等一連串的災難,造成台灣近代史上最慘痛的滅村事件。在小林村事件之後,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謝正倫教授,第一個提出了「複合性災害」的定義:在一個範圍的地區,因為一次天災引發的一連串災害,稱為「複合性災害」。複合性災害,可以說是極端氣候下的產物,屢屢破紀錄的強降雨及大地震,在世界各地造成了一連串的嚴重災情。     

2018年9月5日,日本遭受25年來威力最強大颱風「燕子」侵襲,強風暴雨刷新了多項日本氣象的歷史紀錄,橋樑斷裂,機場成了海上孤島。燕子颱風過境關西後,繼續北上襲擊北海道,也造成了慘重災情。第二天北海道又發生規模6.7的強震,這是北海道觀測史上最強地震,後來又有64次餘震,各地災情不斷,接連引發大規模的山崩、土石流、土壤液化等災害接踵而至,並造成北海道境內機場停飛、電廠停擺,民生、農業、觀光經濟等均受影響。  

和日本同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夏季又有颱風威脅的台灣,也是複合型災害的高風險區。由於台灣地質環境脆弱,加上颱風、地震和人為開發,若降雨強度每小時在100mm以上時,就可能造成土石流或淺層崩塌;一場颱風或大雨的總雨量在1000mm以上,則可能造成大規模崩塌。這是以往的情況,都是屬於單一災害,但近年來由於極端氣候的影響,出現以上兩者同時發生的機率增高,也因此,合併出現洪氾等複合性災害的可能性也提高。  

比起其他國家,雖然台灣發生複合型災害危險的土地面積為世界數一數二,但台灣已具有世界密度最高的地震監測儀和雨量觀測計,經過如此多災害案例的考驗,目前正朝向著將負債變成資產的方向,累積防災、救災的知識和經驗,並能輸出到其他國家,為人類創造福祉。

※ 更多內容,請看大愛電視發現節目粉絲頁

原文出處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