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風舞飛芒在草嶺

旅遊日期:102.11.18  天氣:晴天

淡蘭古道是清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0七年),台灣知府楊延理所開的。目前所知的路線為自暖暖、四腳亭、越過三貂嶺,再經頂雙溪、草嶺等地而進入宜蘭。是當時臺北宜蘭間的陸上交通孔道,行旅興盛達一百多年,直到數十年前宜蘭線鐵路及北宜公路開闢後,才逐漸式微。

草嶺古道對台灣的開發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因淡蘭古道的開闢,引道著先民們翻山越嶺,進入蘭陽平原,加速宜蘭地區的開發。第二、淡蘭古道是臺灣北部最早的一條東西向通行道路,是清代實行〝開山撫番〞政策中很成功的先例。現在已經規劃為─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古蹟保存公園區。

草嶺古道是先民在臺灣東北部開闢淡蘭廳(台北縣舊稱)到噶瑪蘭廳(宜蘭縣舊稱)間“淡蘭古道”的一段,途經二縣分界的山嶺─草嶺,所以俗稱“草嶺古道”。

早期往宜蘭的人必須坐帆船繞經三貂角南下,海上航行風險太大。基於拓荒和行旅安全等理由,乃有在陸上開闢一條通路的需要。淡蘭古道就在這種背景之下產生。

古道本身已經是一項彌足珍貴的歷史古蹟。然而,其沿途的二個碑碣:雄鎮蠻煙摩碣與虎字碑更可算是古蹟中的古蹟。這些古蹟都成了先民墾拓蘭陽地區的歷史明證。因此也可看出先民胼手骶足,開啟山林,墾闢蠻荒的偉大精神與不朽的功績。

草嶺古道所經之處,同時也是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的地區。沿途溪流潺潺,水聲瀝瀝;闊葉林木鬱鬱蒼蒼。遠望坑附近仍保留古樸的田園風光;梯田阡陌,農舍倚立,相映成趣。調諧成此古道景色,供我們憑弔與深思。(資料來自古道解說)

東北角2013年芒花祭開鑼了,日期從11月16日道12月1日,東北角風管處在草嶺古道沿途設有休息站、奉茶區、醫護站及投遞抽獎券的定點,將整條草嶺古道裝扮的熱鬧滾滾。 草嶺古道已走過多次,但現在如果每年配和芒花盛開的季節來一趟古道之旅也不錯,既趕上時節又能品味古道風華,也是一大樂事。

搭台鐵莒光號到福隆,今天的草嶺古道從福隆火車站開始,經過福隆虎子山走草嶺古道下大里全程約有11公里,這條路線從福隆到草嶺古道入口的遠望坑親水公園比起從貢寮走來較多樣,沿途經過古厝農家、梯田及竹林道,比從貢寮一路踢馬路進來好多了。

走過梯田、古厝後步道進入一段原始的樹林及翠綠的竹林道,從福隆走來到遠望坑這段樹木竹林是最美的一段,走草嶺古道還是建議從福隆起走比較漂亮多元一點。今天雖非假日但因芒花季來走古道賞芒花的遊客還是不少,今天的天氣雖非艷陽高照,陽光忽隱忽現秋高氣爽正適合外出踏青賞芒花,沿途可見全家老小出遊的輕鬆畫面。

菅芒花 作詞:許丙丁 作曲:鄧雨賢

菅芒花白無芳,冷風來搖動。 無虛華無美夢,啥人相疼痛。

世間人錦上添花,無人來探望,只有月娘清白光明,照阮的迷夢。

菅芒花白無味,生來毋著時。無玉葉無金枝,啥人會合意。

世間事鏡花水影,花紅有了時,只有風姨溫柔搖擺,顧阮的腰肢。

菅芒花白文文,出世在寒門。無美貌無青春,啥人來溫存。

世間情一場幻夢,船過水無痕,多情金姑來來去去,伴阮過黃昏。

位於草嶺古道入口的「遠望坑親水公園」,遠望坑溪由田邊流過,溪邊建有木棧道及用大石塊鋪成的步道。公園內建有休憩涼亭及水車造型且有水塘養有魚類,平緩的水田及路旁的屋舍顯得格外的純樸。遠望坑清澈的溪水終年不斷,更因位於草嶺古道入口,目前已規劃建設成親水公園,臨溪水建有涼亭、草地、濕地、步道及水車等,又鄰近水田區因而構成一幅天然的景畫,尤其夏季來此烤肉玩水的遊客絡繹不絕。

草嶺古道為先民在台灣東北部淡水廳至噶瑪蘭廳之間所開闢道路的一段,自福隆或貢寮火車站至大里,全長11約公里,本段古道由北至南所經景點計有跌死馬橋、雄鎮蠻煙摩碣、虎字碑、啞口、客棧遺址、護管所、大里天公廟等古蹟及休憩點,沿途並設有自導式解說牌、觀景涼台、公廁、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等設施。

位於草嶺古道的跌死馬橋,名子非常有意思,百年前還是座木橋,十分窄小有民眾從基隆騎馬到此,馬匹已疲憊不堪,在窄橋上曾摔死過幾匹而得名。日據時代,跌死馬橋已修整成石橋,基底拱型為了安全,還在兩側加上石磚護欄。民眾步上古道,大約從遠望坑口算起1公里半會先經過拱型橋,然後再接跌死馬橋。

遠望坑溪潺潺而流經谷地,因溫暖潮濕而在溪谷生長出很多的榕樹,在草嶺古道上共可發現14種榕樹,常見的有正榕、雀榕、大葉雀榕、島榕、稜果榕、水同木、菲律賓榕、九丁榕及牛乳榕等。

清朝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台灣總兵劉明燈經淡蘭古道北巡入宜,沿途磐石曲蹬,瘴雨蠻煙。劉氏有感於前人開疆闢土之艱辛,乃題「雄鎮蠻煙」於草嶺山腹巨石之上為台灣現存最碩大的碑碣,與虎字碑同列國家三級古蹟。

草嶺古道位於貢寮鄉遠望坑及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間的山區,一面環山,三面望海,路程適中,風景優美,又有虎字碑,雄鎮蠻煙碑等古蹟,每逢假日山友造訪絡譯不絕,而其勝人一等的山海景觀更令人留連忘返,可說是近年來「古道熱」之起源。

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臺灣總兵劉明燈北巡行經草嶺啞口,遇狂風大霧,莫辨方向,乃取「雲從龍,虎從風」之意,勒「虎」字以鎮之。傳說劉氏好書虎字,有公、母之分,公虎現存台北市博愛路軍管區內,本碑則係母虎。

草嶺也是秋日賞芒的好去處。草嶺可不是天生就這一幅模樣,環顧四周,接近山頂處仍有樹木生長,仍可形成樹林,顯見這裡環境因子的綜合影響,對樹木並不構成生長限制。曾幾何時,這裡曾經經歷過森林大火,毀去了大片的森林,隨著歲月的遞轉,森林正從山凹處努力地向山頭恢復;但由於山頭環境相對惡劣,演替速率緩慢,以致仍維持在草生地的狀態,故名「草嶺」。

所謂「啞口」,是位於兩山交會點,自然形成的凹地,也就是地理學上所稱的「鞍部」。鞍部地形時有狂風出現與地勢有絕大關係,面迎台灣北部強大的東北季風,再加上雪山山脈高山阻擋,季風沿山谷湧昇,使得風勢增強,終年不息。因為風勢強大,使得高大的喬木難以生長,只有較低矮的芒草及地被植物能夠生存下來。所以在此你看到盡是一片芒草的景觀。入秋之後,當芒草綻放時,又是另外一種動人的景緻。

俯瞰大里,可見山勢陡峭直逼向海,海岸平地狹小。這樣的地形自然適河短急流,冬日有強勁的東北季風自海上帶來豐沛的雨水,夏秋季節更有豪雨、颱風,沖刷力量更是驚人,以致海岸處所能堆積的乃是大小不等的岩塊及石礫,泥沙早被沖到外海去而無法在海岸處堆積。陡峭的山地向著海,直接承受海風所帶來的風壓與鹽霧,因此這裡的森林同時納含有山地的元素,也同是受海因子的影響,真可謂山海交融。

客棧遺址是盧宅位於草嶺古道鞍部到大里天公廟中途,清朝是旅客由台北到宜蘭或宜蘭回台北崎嶇古道中途的落腳休息點;由於四周並無房舍,因此早期曾是道路上重要的小客棧,當盧宅主人過世後,加上草嶺古道之交通用途變小,後帶子 孫遂不再提供商旅住宿,今天只留下斷牆殘壁工後人憑弔。

護管所設置之源由是虎字碑護管所建於民國五十九年,係屬羅東林區管理處礁溪工作站,宜蘭事業區林班。林務局為林地管理,在造林中心區、林相優良區或易發生火災、盜伐、濫墾之林地,設置林地管護所,派遣專責人員執行森林護管工作。七十八年間,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因草嶺古道遊客人數遽增,為遊客解說服務需要,經洽林管處報奉林務局核准,同意將原護管拆除,利用原地興建遊客中心,一樓供遊客休憩參觀,二樓供護管所使用。

旅遊路線圖:福隆火車站11:00→遠望坑12:15→跌死馬橋12:50→仙跡岩13:12→雄鎮蠻煙13:25→虎字碑13:55→啞口14:10→客棧遺址14:28→管護所14:40→大里火車站15:15

原文出處

 

更多文章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