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深入賽德克 玩出能高越嶺新體驗 (下)

● 上篇:【南投】深入賽德克 玩出能高越嶺新體驗 (上)

● 中篇:【南投】深入賽德克 玩出能高越嶺新體驗 (中)


長長的中央山脈,它的背脊上有個鞍部小凹點,東邊肋骨是木瓜溪上游支流檜林溪的源頭,西邊肋骨則是濁水溪上游支流之一的塔羅灣溪的源頭,草原中間的紀念碑光被八表則是為了紀念當年「東西向電力輸送」工程完工所建立的...

4c4495c49f5af8afc13f8d87db5f1f5a.jpg

木瓜溪溪谷清晨的夢幻景色

在光被八表 擁抱日出

但冒著清晨4點起床的低溫微光、從天池山莊出發步行40分鐘的遊客們,其實不需要記得這些名詞,當木瓜溪流域的山巒像撲克牌般一張張看似無序的錯落交疊,等待朝陽從它們和雲霧後方躍然紙上、捕捉那短短幾秒內萬丈光芒為所有萬物覆蓋上的暖色系披肩-成了所有人唯一掛心的事!

d296ec312c9f8919c746b4e0465c5556.jpg

大家忙著捕捉的日出瞬間(圖/吳志學 攝)

aa6005ba568e928172803b17ef92e496.jpg

金黃色的草坡美極了

想欣賞太平洋日出的美景,這是個機遇,不是個賭注,當我們已站在此處,其實每個人對眼前的景色都已非常滿足了。原本雄偉遙遠的能高主峰、卡賀爾山看得更近了、南華山和能高北峰的金黃色草坡令人嚮往、兩邊溪谷朦朧的墨色剪影一直延伸到最遠處的寧靜夢鄉…收下這個大禮,回程望著埔里方向的霧靄,還有那透早的鳥鳴,一行人慢慢踱回山屋收拾,第3天的行程就是慢慢地在下山的步行中好好回味這32小時的山之厚贈!

3ba842a8d4fbb89bcc06694bc95aff83.jpg

玉山百合

58a79ff9d20a35b9dfc84ec881a7cf35.jpg

再看一眼能高瀑布

7544228c0c1cd7a3697be8728bdad6f1.jpg

此行的賽德克族協作員!無法負荷重裝爬山的朋友,可以讓他們幫忙喔!

部落巡禮 聽故事考古去

或許是因為知道下山後還有下午茶和溫泉等著我們,眾人的腳步雀躍、順利於下午2點回到了登山口,讓接駁車載著昏睡的一行人抵達此行最後一個拜訪的部落「馬赫坡部落」。這裡最靠近「霧社事件」莫那.魯道的最後一場戰事「馬赫坡戰役」的地點,並有著當年日人留下的戰壕等遺跡,不過不妨留給下次吧!

034f09c8a77aef9133475a647ef92ee7.jpg

創意點心組合,吃了也不一定知道是什麼?!

752d3db12edd9341f306ab9b7ab15c17.jpg

有冷冰冰和暖洋洋不同水溫的溫泉池,任君挑選,下山泡腳超級紓壓啊!

日本探險家暨人類學家的鳥居龍藏曾說『埔里是人類學研究的寶庫。』回到山下,先不提埔里的其他平埔族、泰雅族、邵族,綜合行程第1天從霧社深入此地賽德克族各村的周遊,到第3天下午爬山完後,得以回到部落的全面放鬆,就算只從賽德克巴萊電影中聽聞過「野蠻的驕傲」,實際走一遭,賽德克「美麗的文化」恐怕更大大加深你對他們的印象喔!

59b03193375f2e5f745f8c5700b09e9d.jpg

馬海僕富士山。馬海僕為賽德克語Mahebo(馬赫坡)的譯音。是霧社事件最後大戰役之地;溪畔岩窟也是當年莫那.魯道率領族人抵抗日軍的最後死守處。(圖/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協會)

順著地理位置的空間序列,由市區慢慢向山攀升,第一天的一開始,接駁車把我們從筊白筍田相連的水沙連高速公路載往的第一站是位於台14線上的原鄉驛站!在這裡,簡要的說明讓我們對生態旅遊的概念和賽德克族群歷史的淵源開始有了初步的了解!

51ad1e267ffd31eaa8777f8f764eb8f8.jpg

解說導覽員之一的雪如姊,對於此地的生態和歷史瞭若指掌

賽德克族的三大語群,分別是德固達雅(Seediq Tgdaya)、都達(Sediq Toda)、德魯固(Seejiq Truku)。而三天兩夜的行程安排中,我們會親臨的三村六部落分別是春陽村(史努櫻、德魯灣)、精英村(馬赫坡、波瓦倫)和都達村(都達、鹿谷達雅)。而能高越嶺道的沿途山域,大多屬於都達語群的傳統領域,在以部落為核心的生態旅遊產業發展前提下,此行除了爬山,導覽解說員在任何時候的專業應援,是他們長期結合外部師資課程培力與部落內部團結改變的成果,耳邊聽到的一切,就是他們自己的歷史與生活,自己的故事自己來說是最真也最動人的啊!

8f005216b4b765b588c762d95a01a32c.jpg

標出舊部落和現代社區的地名和位置,製作地圖是保留傳統地域知識的第一步

才不只有「霧社事件」

來到此區,最為人熟知的「霧社事件」依然還留下許多場域值得遊人一訪與憑弔!說起這則事件,是日治時期最後一次激烈的武裝抗日行動,也是賽德克族歷史的傷痛!

因不滿日本當局長期以來的苛虐暴政,馬赫坡部落頭目莫那.魯道率領鄰近的6個部落、300多名壯丁,在1930年的10月27日,日人舉辦「臺灣神社祭」系列活動當天,於霧社公學校的運動會上襲擊日本人和附近區域的13個駐在所、甚至將其中8處縱火焚毀,包括「能高御殿」(今日的天池山莊原址建築),迅速追殺往山下奔逃的日人行動直達埔里外圍,甚至讓當時的埔里市街人心惶惶!

ea356693e025c3eb47cb92b021d3edd5.jpg

昭和5年(1930)11月3日「大阪每日新聞號外版」霧社事件第一報和第二報(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然事發後族人立即遭日人以飛機、山砲、毒氣等優勢武器強力鎮壓、殘存的霧社群六個部落的生環者共238人被強制移居川中島(今互助村清流部落)、莫那魯道在無人知曉的懸崖自殺,直到1933年才被發現其屍骨。

然而在「霧社事件」之前和之後的霧社與此地的賽德克族呢?

734637298f1a465e559c1a7b79606806.jpg

早期的霧社,有「櫻都」之美名,也被選入「台灣八景十二勝」中喔!(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因為地處東西與南北方向隘勇線的樞紐,1900年代初的霧社,早已成為日人蕃地治理政策的重鎮、全台蕃地唯一的「一等地」,即「模範」蕃地!其地位被提升為「支廳」、廣植櫻花、各式公共建設也大舉興修。從比照日本風景區高級旅館標準興建的「櫻旅館」和雜貨舖、診療所(今一帶)、「櫻溫泉」(今春陽溫泉)、郵便局、農業改良所,到被視同如平地漢人公學校、全台第一所的「蕃人工學校」,都為當時的霧社帶來興興向榮的氣息與遊覽的風潮!

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者曾美譽霧社為「臺灣蕃山的箱根」,日本名作家佐藤春夫也慕名來此遊歷、以「蕃界第一的都會」稱之,它的昔日風華可見一斑!

ff54b3a6e4155144079128696f4153d5.jpg

櫻溫泉全景(春陽溫泉)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人止關、莫那魯道抗日紀念公園、雲龍橋

今日我們再度坐上車子、遊歷如今公路旁的各歷史景點,首先經過的是「人止關」,即禁止平地漢人入內之意。當年日警由埔里挺進霧社深山,勢必經過此路,卻也遭逢巴蘭社等部落強烈抵抗。久攻不下的天險、歲月悠悠的古戰場,雄踞兩旁的峭壁深壑對比今日車輛在底下穿梭的熱鬧-依然沉著!

e180922f3f0c787366aa4ea625e977e6.jpg

南投廳下霧社 人止關 (資料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

eb37f4f96b632c3a7862821c37b5a02a.jpg

莫那魯道抗日紀念公園的入口

e8cf9c69555b9962a526bc980f209baa.jpg

除了莫那.魯道銅像外,園內還有霧社事件原住民抗日群像、莫那魯道烈士之墓等

我們再往前開一些,便會來到樹立著莫那.魯道銅像和入口「碧血英風」牌坊的「莫那魯道抗日紀念公園」。大樹林蔭下,莫那.魯道的遺骨現今是安葬在公園裡的墓園中,而當年事件爆發的起點-霧社公學校遺址目前則已全面興修為台電公司的辦公處了!沿著石階走至公園上方的最高點,也是霧社的最高點(舊稱「櫻台」),從仁愛鄉公所前的廣場望出去,底下正是曾經繁極一時的市街,也因此地視野甚佳,日警也曾在此架設野砲對準對岸下方的塔羅灣台地喔!

9af20a6aa3918271c9922a64b20408fc.jpg

底下可望見塔羅灣溪、溫泉區和一旁的花崗山,視野非常好

而如果車程不取左往台14甲的清境、繼續跟著台14主線走的話,過了春陽部落沒多久後,會來到一座雲龍橋和一旁的吊橋遺跡。舊橋(蘇庫鐵線橋)為當時部落間的聯絡孔道,在霧社事件時被賽德克族人斬斷,作為拖延、阻斷日軍進攻的戰略;新橋則是一座大紅色的鋼鐵拱橋,如今在這條通往廬山的必經道路上,十分顯眼!

77643cd34172812c2a76f5a4f229a616.jpg

電影裡,族人飛奔搶著過去、最後斬斷的正是此橋

中午在部落媽媽精心準備的部落廚房大快朵頤後,行程的安排上,下半天的時間,跟著嚮導,我們將從歷史場景抽離、去拜訪持續在生活中實踐並傳承賽德克文化的幾位長者!

d662d2737f7d33528c3c9a144870b0d2.jpg

中午的菜色是敏豆沙拉、櫛瓜炒鹹蛋、瓦旦薯餅、馬告肉排、山當歸佛手大骨湯和花草茶

與耆老有約 近距離的文化體驗

很快的,我們坐進了春陽部落附近的張媽媽工作室裡,眼睛盯著眼前桌上各色交織的布疋充滿好奇,但首先是Bagan.Narwee(漢名:張胡愛妹,人稱張媽媽)的自我介紹與歡迎辭!

6318f3430a75617786fe15b4a8954736.jpg

張媽媽現場示範口黃琴的吹法

三言兩語中,已是國寶級文化傳人的張媽媽,俏皮的口吻、單純的心思、還有對傳統織布及原住民歌曲教學的堅持,讓小小的屋子笑聲洋溢。從8歲到如今83歲的張媽媽,始終致力在國小教學賽德克文化,現場吹起口簧琴、唱起賽德克古調、到介紹不同顏色、織紋所代表的意義,她清晰的思緒和始終與祖靈意念相通的靈魂似乎從未改變!

6c8733d783426609323c74bac8586314.jpg

不同的織紋和配色對應著不同的用途,馬虎不得的!

聊起以苧麻生絲搓捻成線的步驟,她笑指一旁的先生說「搓這個,爺爺的腿毛搓搓都進來了(傳統苧麻搓繩,為了動作與長度上的方便,會置於腿部),像我的臉一樣(光滑),很可憐耶!」逗的所有人哈哈大笑!

提到年少時原本想逃避父親為她定下的婚姻、不願獨自離家生活,晚上爬上大樹唱給遠方的未婚夫聽的歌曲,幽幽的歌聲中只是想求他:你不要再等我了!然而逃婚4年,如今相伴超過半個世紀,滿屋子的獎狀、從年輕到老的編織作品和後頭教學用的織布機具、賽德克男子藤編的背藍、網袋等,他們倆熠熠生輝的心血結晶們,走進來、摸摸看、好好地和「工藝大師」們聊聊天,其中的學問和張媽媽率真可愛的人生故事一樣,是講不完的啦!

b3db658458e35dc116a6b2edf2d8f04b.jpg

苧麻絲和賽德克男子籐編的獵具之一:網袋。

小米田、射箭、細說賽德克典故 

下一站來到都達部落的都達國小,由黑白紅-賽德克三原色裝飾的寧靜小校中,走著走著竟然圍起圈子,跳起舞來了?!只能說負責解說的老校長非常的熱情啊,一見面,信手拈來都讓我們有種身為賽德克的錯覺!

fe9a83fabaf02ec25acecbed2e5a5da6.jpg 帶著大家跳舞,就停不下來的校長(左一)

5352e14505ac12bb2139b22101a1ccc6.jpg

彩繪的牆面上是賽德克靈鳥傳說和婦女織布的意象

首先,為了了解祖先的起源,所以賽德克族的發源地-白石傳說、遷徙歷史到勇士射日的傳說,先講一遍!而後是介紹曾被日人視為落後野蠻的紋面文化,男女的圖案和刺的流程中對於族人的意義,再到被族人視為靈鳥的希利克鳥(Sisi)左右獵人出獵吉凶的重要預言和非常有趣的「蠅占」典故等!

眉飛色舞間,他說:以前的時代,清晨村裡的家屋鄰舍間,「碰…碰」織布機發出的聲響不絕於耳,炊煮地瓜等早飯的炊煙裊裊升起,那是賽德克族辛勤的婦女留在記憶中的具象場景之一,在父母親打獵、農忙外出的時日,賽德克的孩子,第一個老師往往也是家裡的阿嬤。現今,仍有校長這樣努力推動下一代母體文化傳承的人,還真是相當讓人敬佩!

06e5d64f804cb748728222161e5b3655.jpg

小小的空間裡,除了小米還有種藜麥,作為孩子們的教學用途

走近校內一隅的小米田,他解釋到:對於賽德克族來說,小米的意義多元。有穀倉的家族,象徵著財富與勤勞;廣植小米的過去,祭典也環繞著它存在。要的知足、吃的簡單、高興的時候喝酒跳舞,慣以吟唱來表達意思和情緒是他們的天性。但校長也說:現在小米沒了、祭儀沒了、鳥兒也跟著不見了…剛剛從「平靜」正名回「都達」的整個部落和國小,族人的未來,究竟是否能有更多平衡的、不失根的再出發呢?

480f55ae4f1accbcb35f5216199d3e08.jpg

射手的示範教學,目標是最難打到的山豬頭部!

在賽德克小學的最後一個體驗:射箭。咻咻的聲音裡,有沒有射到目標物-一隻標示各部位的山豬立靶,其實不是那麼重要啦!手指頭和站立的姿勢,在一旁賽德克射手的指導下,「搭好、搭滿」,一箭射出,射中固然讓人尖叫,完全射進一旁的草地卻也別氣餒,多試幾次後,要不是有點餓了,肯定很多人願意留下來繼續玩啊!

部落廚房的吮指美味  

晚餐在波瓦倫部落大啖傳統餐美食!室內席、室外席的感受自有不同,山區的氣溫傍晚已非常涼爽,而走進半穴式的傳統家屋,三腳灶的火爐既能烤肉也能取暖,一旁的兩個大鍋子裡,分別是獵人說一吃身體立馬暖起來的鹿肉湯和主食之一的小米龍葵粥。其他菜餚還有來部落必嚐的小米醃肉,和以蕗蕎、樹豆、刺蔥、南瓜等在地食材烹調出的特色菜餚。大腦吸收了一整天精彩的知識,這真是最好的犒賞了!

4c5e3f81ae5f4ed9cac72b416b624feb.jpg

「零里程」的在地食材,健康又美味,找吃的來「部落廚房」就對了!

96e815fe6728d2d03db1ff38d68df4f9.jpg

撲鼻香味的紅豆糯米飯

3c0f60597eeb90c83e6d0541cf06457a.jpg

正港的小米醃肉,只有在部落裡才吃的到!

夜晚在乾淨舒適的盧山教會休息,3天標準行程的後面兩天,照例是必須付出更多體力、加倍賞玩的下半場:能高越嶺道之旅!而有沒有走過,絕對可排除在考量重點之外,因為跟著誰一起走、怎麼走才是讓旅行回憶無窮的關鍵!

這一趟邊走邊聽,認識了非常多,不管是登山健行還是穿梭於各部落間,散落此區的人文脈絡和自然地景被緊密地縫合在一起,沒有辦法小塊分割,卻吸收地很順暢,原來所謂「深度旅遊」的陣痛期,不是耳聽那種感覺不出和自己關聯的扁平介紹、過眼就忘,而是在結束之後,那一個個山裡的故事和自己親身體驗過的生活剪影浮現腦海時,有一種懷念的感覺!

回家的路上心裡不禁想:這條「路」,都已經聽嚮導們說了整整三天了,為什麼總是覺得還走不完呢?!

ca7bc75f71f95de7c9c7b6c92c3f3c44.jpg

感謝這趟精心籌畫的林務局、協會和部落的所有工作人員們!

35aeb69f29d1995d99ef7512774c9e84.jpg


能高下的賽德克巴萊

臺灣的賽德克族以Bnuhun山區(即白石山,位於今霧社東南方,濁水溪支流萬大溪與花蓮縣支流萬榮溪一帶山棱)為祖先的誕生地。而後族內的共同祖先,向西下到濁水溪中游建立「塔羅灣」部落,後因人口增多,部分族人遷居「致霧社」(今霧社)四周建立部落,自稱「塔克達雅群」(人類學者稱「霧社群」,即「德固達雅語群」);另道澤群(即「都達語群」)居住於霧社東北方,濁水溪北源流的東岸建立部落;托洛庫群(即「德魯固語群」)則居住於霧社北北東方、道澤群的北方。

在日治時期的統治下,關於賽德克族有許多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包括1897年「深堀大尉事件」、1902年「人止關戰役」、1903年「姐妹原事件」、1914年「太魯閣戰爭」,乃至1930年的「霧社事件」等,及國民政府時期「東西向輸電線路」的興建史,加上賽德克族本身豐富的狩獵、飲食、編織工藝等文化,堆疊出能高越嶺道的文史厚度;搭配現今部落社區自然環境資源與產業發展的在地特色,都是推展步道生態旅遊,極為豐富的旅遊體驗與解說題材!

【簡易行程
‧第一天:原鄉驛站→人止關→霧社櫻台→春陽部落→都達國小→精英村廬山教會
‧第二天:屯原登山口(0K)→雲海保線所(4.5K)→松原駐在所(8K)→能高瀑布→天池山莊(13.1K,H2860)
‧第三天:天池山莊(13.1K)→光被八表(15.1K)→屯原登山口(0K)→馬赫坡部落→賦歸


詳細旅遊資訊

粉絲專頁搜尋:能高生態旅遊

能高越嶺道生態旅遊推動發展協會 網站:nenggaocrossridgetrail.wordpress.com/

林小姐,聯絡電話:02-28745921;傳真02-28745951
E-mailsrs.dla@msa.hinet.net

● 上篇:【南投】深入賽德克 玩出能高越嶺新體驗 (上)

● 中篇:【南投】深入賽德克 玩出能高越嶺新體驗 (中)

看完後我覺得...

相關文章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