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歷史

馬太鞍部落(Vata’an/Fata'an)

馬太鞍部落是位於馬錫山腳下的阿美族聚落,與太巴塱部落齊名,為花蓮阿美族兩大部落之一,馬太鞍名稱的由來,源自於阿美族祖先遷徙至此時,發現這裡到處都長滿樹豆(阿美族語:「Fata'an」),便以此稱呼作為地名。由於樹豆不容易壞,並且容易種植生長,因此便為馬太鞍部落族人的主食之一。

除了樹豆以外,沿著溪生活是阿美族的傳統特色,擁有出色漁獵技術的阿美族人在湧泉不絕的溼地以及芙登溪裡頭捕撈魚蝦,並發展出獨特的「巴拉告」(Palakaw)生態捕魚法,這種漁獵法能夠在低環境干擾的原則下,獲取日常生活所需的資源,即所謂「不竭澤而漁」原則,徹底遵循與大自然和平共處、永續共存的精神。

18a9bbf81f1448d31479534a7791b4e9.jpg a68e8ef343d71015f727a84183458b29.jpg


太巴塱部落(Tafalong)

太巴塱部落是花蓮阿美族兩大部落之一,與鄰近的馬太鞍部落齊名,最早的名稱為「阿巴塱」(Afalong),是阿美族語的「白螃蟹」,意指此處河邊有很多白螃蟹出沒,後來演變成「太巴塱」(Tafalong),並衍伸出「豐饒的土地」之意。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實施地方改名政策,將太巴塱一帶改名為「富田」,並劃分為東富、西富、南富、北富四村,其中北富村即今日的太巴塱聚落主要人口主要聚集的地方,西富村則為馬佛聚落。

傳說中,太巴塱的族人來自於豐濱的吉拉雅山(又稱「八里灣山」和「貓公富士山」),遷徙來到太巴塱之初,並非定居於今日聚落之所在,而是在東方一公里處被稱為 Sisaksakay 的地方建立聚落,該地目前被部落族人認為是「太巴塱的發祥地」。太巴塱先民帶來的紅糯米,更是成為太巴塱部落最具代表性的農作,太巴塱也因此被稱為「紅糯米的故鄉」。

5a6869b32936e34c08db16930ac78355.jpg 27542edff46580de2d5db7716d0aac74.jpg


馬佛部落(Fahol)

馬佛最早是由居住在奇萊平原(今花蓮市)的噶瑪蘭族人所開發,由於當時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反抗清朝統治,爆發「加禮宛事件」,受到清朝軍隊強力圍勦死傷慘重,使得事件倖存者被迫遠離故鄉遷居至馬佛,藏身在阿美族部落中。遷移到馬佛的噶瑪蘭族人以農耕生活為主,並且帶來水稻技術並傳授給當地的阿美族人,至今已擁有逾百年的水稻種植歷史,馬佛的阿美族語「Fahol」便有「水質清澈」及「豐收」之意。(也有一說是「飛去」之意。)

馬佛本是太巴塱和馬太鞍兩大部落的緩衝地帶,往東為太巴塱領域,往西則為馬太鞍領域,由於太巴塱與馬太鞍自古以來即為競爭關係,為避免大規模衝突,兩部落之族人約定不得至馬佛進行開墾,直到日治時期這個平衡才被破壞。

此外,由於馬佛坐落於黏土層之上,部落居民很早便發展出燒陶技術與製陶工藝,使得「馬佛陶」成為部落的特色產業之一。


馬遠部落(Kunuan)

馬遠部落是花蓮少見的布農族部落,布農語稱為「固努安」(Kunuan)。居住在馬遠部落的布農族人屬丹社群,祖先最早居住於南投的卡多窟蘭社,後來遷徙至上丹大社,又於日治時期經由關門古道翻越中央山脈,遷徙至馬遠一帶。馬遠部落現址並非遷徙之初建立的聚落,而是在集團移住政策後才形成。

馬遠部落仍然保存豐富的布農傳統文化,包括幾近失傳的「祭事曆」,除此之外,馬遠部落最具特色的就是「杵音」文化。當小米收成之時,布農族人會聚集起來,並以木杵搗米,長短不一的木杵敲擊石臼時,會發出不同的音律,族人和著音律熱情歌唱「八部合音」慶祝豐收,杵音與歌聲在山間繚繞,一代又一代傳承族人與森林共存共榮的生活哲學。

69ecc5202a2ff6abc41209aa2bfe0051.jpg c1bae20a1961fbeead9bd628dad4358c.jpg


大和村/大富、大豐、大興

大和地區是日治時期發展製糖產業時所開闢的甘蔗農場與蔗工聚落,範圍包含今日之大富、大豐、大興三村以及已經廢村的大農。由於糖廠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昔日的大和熱鬧一時,擁有如都市般的繁華生活,就在今日大富車站前的「店仔街」更是商家林立、應有盡有,往來人潮絡繹不絕。

如今的店仔街早已因糖業沒落而人潮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閒散的農村情調,大富與大豐社區(合稱「富豐」)延續製糖的記憶,以製糖為主軸經營體驗遊程,傳承糖業文化,同時也提供農村體驗如參與農事和碾米等;而大興社區則是致力於推廣在地的植物與自然景觀。此外,從前的甘蔗農場也在林務局和地方社區的合作下,進行有規劃的造林,並設置自行車道與休憩設施,如今此處已經形成大片平地森林,生態復育成果極佳,隨處可見各種鳥類,包括台灣原生亞種的環頸雉,成為當地居民以及外地遊客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436600fa2f6d40d167ec262343af6a64.jpg 9d196e06185f935cc9f01b81ba5cb348.jpg


拔仔庄/富源、富興、富民

拔仔庄位於花東縱谷南北交通的重要關口,在清朝時期就已經有軍隊進駐,其範圍包含今日之富源、富興與富民三村,同時也開始有移民拓墾。關於「拔仔庄」名稱之由來眾說紛紜,有一說是「真白的溪流」的意思,也有說是「固定不動」之意,更有說是因為聚落西北方之山形酷似國樂器「鈸」,故稱「拔仔」。

進入農耕時代的拔仔庄以種植水稻與土鳳梨為主,在清光緒15年就已開闢興泉圳引用馬蘭鉤溪之水進行灌溉。今日的富興村即以土鳳梨產業為代表,除了種作以外,也建設不少觀光遊憩設施吸引遊客,在社區內的「富興客棧」更是開發出許多土鳳梨料理和伴手禮,特別是直接由冷凍鳳梨製成的綿綿冰,香氣濃郁又冰涼消暑,大受好評。

富源社區近年來則是以靚染和擊鼓文化為特色,每年舉辦「鼓王爭霸賽」,重拾昔日城隍爺繞境的傳統文化。此外,位於馬蘭鉤溪上游的富源溪則是赫赫有名的蝴蝶谷,屬於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這裡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是賞鳥、賞蝶、賞螢的絕佳地點,同時蝴蝶谷擁有溫泉資源,也是泡湯度假的好所在。

65ab10c6f04f2327b3b1e0e4a5b9e6f8.jpg 9a7269f6600e4d89e674f9a6cb1073ae.jpg


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