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山古道及牡丹金山之興衰

  • 莫利(mori)
  • 2,173 次點閱
  • 12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古道形成始末

   1898年牡丹溪上游發現砂金,12月間雙溪人連培雲、周步蟾及基隆人尤枝,分別取得樹梅坪及崁腳寮、牛稠嶺一帶礦權許可(1),嗣後三人將礦權轉給木村久太郎,世稱為「武丹坑金鑛 」。該鑛區雖在雙溪牡丹境內,惟當時三貂嶺隧道未通且三貂嶺舊路高峻難行,因此不論是採礦用的機械、建築材料及礦工與居民等物資,均由基隆船運到瑞濱附近焿子寮後,再由人力送運到九份土地公坪,繼以山路到牡丹坑(2)。前述採金山路,在金瓜石福德宮到燦光寮古道舊水壩入口段,即是現今我們所稱的「貂山古道」。當時雙溪、牡丹居民前去瑞芳、九份從事買賣、工作必經之路。且在三貂嶺隧道未通前,日本總督前往宜蘭巡視,亦多借道此路前往。  

■■ 牡丹金山之興衰

       現今的牡丹十三層社區,是個寂寥的山城,除了假日偶爾有登山客親臨外,平時少有人煙,難以想像百年前這裡曾是個熱鬧非凡的黃金城。   歷史再回到1904年木村久太郎意外發現牡丹大礦脈,並引進美製新式製鍊設施,於是便在此山坡上設置十三層製鍊場,自此之後這裡才叫做「十三層」(3)。當時因採金蜂擁而至住民已達一千二百人,且每日有千人以上在此出入,加上已有水利設施,入夜後燈火通明且酒家林立,這裡儼然成為一個不夜城。

     無奈,在1908年以後金的產量卻急速下降,到了1912年甚至更下降到150公斤,無獨有偶又發生越界採金之爭議,於是木村只能把鑛權賣給田中長兵衛經營的金瓜石礦山。往後產量更每況愈下,幾經礦權更迭,光復後礦權轉由台灣金屬公司管理,並由李建興瑞三鑛業公司承租開採,直到民國60年左右,牡丹金礦才停止開採。

■■ 山林記事

       由102縣道約19k附近轉入樹梅坪草山戰備道,沿此而行來到貂山古道鞍部,此處位於瑞芳與雙溪之交界,冬季時因強勁的東北季風,由水湳洞的吹佛過來,在此形成一道強勁風力,常使人站立不穩,甚至會被吹翻,因此被稱為「風吹輦格」。這裡有座土地公廟,卻稱為「金瓜石福德宮」,實際上這裡離金瓜石很遠,可能原因是在1913年以後此處被併入金瓜石鑛山之故。

      由鞍部沿水泥步道而下到達「無緣之墓」,建於明治35年(1902)7月,此碑旁之解明牌有四種傳說(4),不過史學家唐羽在其所著《雙溪鄉志》中認為無緣乃出自於佛家語-「無繫屬之關係也,無心識之攀緣也。」意指無主之駭骨,無親屬之亡者,與浪漫的愛情故事無關。

       不久來到礦場事務所遺址,有解說牌說明:「當年除提供辦公外,也是往來旅客休憩,礦產堆置的轉運中心,礦務所醫療站也提供礦場及附近居民看病服務。」目前僅存一些殘牆,其餘已在荒煙蔓草中。續下貂山古道入口,有石碑及解說牌說明貂山古道的歷史,下方不遠處有間廢棄石頭厝,保持相當完整。貂山古道雖只有短短的2700公尺,卻訴說百年來牡丹金山之一頁滄桑史。

註1: 1898.12.09連培雲及周步蟾取得鑛字第178號許可-樹梅坪鑛區120 ,021坪;同年12.10尤枝取得鑛字第186號許可-崁腳寮及牛稠嶺鑛區45 ,324坪。

註2:當時運用送路線推測:由更仔寮上岸→籠山保甲路→九份的土地公坪→金西坑→茂風聚落→風吹輦格→牡丹金山(十三層)。

註3:依1898.5.20尤枝的《鑛業採堀許可願實測圖》當時尚無十三層稱呼,此處舊稱為牛稠嶺。

註4:解說牌的四種傳說如下:

一、日據時代,一日本採礦技師奉派來台時,與論及婚嫁女友,相約二年返鄉後,共訂鴛盟,卻一去杳無音訊。其女友幾經波折,嘗盡風霜,來台尋找,抵礦區,獲悉其男友已因病別世,悲慟之餘,乃豎此碑,以為懷念,黯然返鄉。

二、相傳日本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一日籍採礦工程師,愛上本地一名女子,於是返鄉秉告父母,徵得同意後,回臺欲予迎娶,其愛人竟已病故,傷心欲絕遂立此碑而歸。

三、日本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二日籍人士,相偕來到雙溪尋找礦脈,不料一人摔落山谷,重傷而亡,其地點竟是礦脈所在。另一人有感於人生無常,無意開礦,攜同伴骨灰歸返日本。此時死者妻子亦來台尋夫,獲悉夫婿噩號,即欲回日本接其夫婿骨灰。時值九月,淒風斜雨,半途感風寒,加上傷心過度,竟而病故。事後,當地居民有感於此位日本女性的堅貞,在其病倒之處,立「無緣之墓」石碑,以為感念。

四、日據時代,有日本人到此淘金,金未採到,卻傾家蕩產,於是立碑而去。

■■ 登山健行資訊:

1. 古道方面:可搭配金字碑古道、大小粗坑古道、茂風百二崁古道、燦光寮古道主線及支線、三份子古道、石笋古道,甚至楊廷理古道作不同路線之組合。

2.登山方面: 亦可結合牡丹山、無耳茶壺山、半平山、燦光寮山等登臨。

 3. 交通方面: (1)火車: 侯硐車站、牡丹車站。公車: 九份站、金瓜石站、十三層老樹站。自行開車;車可停貂山古道和燦光寮古道分叉路附近或前面。

連結--地圖及留影

留言

預設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