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時節,活用羊毛底層的最佳時間!超濃縮你所需要知道的 #羊毛挑選

  • 鄭臣 Cheng
  • 6,928 次點閱
  • 5 次拍手
本文為網友的心得,以下內容不代表健行筆記立場。


0*GUA2dKqWxlWIjXfb

終於入秋了,加上疫情趨緩的好消息,戶外活動的熱度一瞬間燃了起來,這幾個禮拜我們去了坪林、烏來、宜蘭、苗栗,在這幾個中低海拔樹蔭多的山區路線,只要稍有停留還是會感到微涼,所以羊毛底層就顯得格外重要,是一項從秋天進入冬天的大裝備!

重點|羊毛的大技能

△天然纖維具備抗臭的效果,更勝於添加除臭技術的底層衣。

△具備排汗、快乾能力,雖然強度略遜於某些高階的聚酯纖維排汗衫,但效果不容易因為洗滌而降低。

△擁有一般排汗衫沒有的溫控能力,根據不同磅數,在-10~30度間都能進行溫度調節。

△價格略高,但買一件就能用非常久,非常適合作為有一陣子戶外經驗者升裝。

0*j1FV8z49hjmS5xQw

|測試:Smartwool 羊毛衣,適合使用的時機|

羊毛適合廣泛運用在許多貼身的裝備上,無論襪子或是長短袖衫,都是我的常備用品,這邊跟大家分享我在輕量化與夏末秋初時,會怎麼搭配靈活的衣著裝備。我非常喜歡 Smartwool Merino Sport 150 帶來的舒適感,從炎熱的夏天我就一直穿著這件短t,他在夏季的表現沒有黏膩感,保持乾爽,但更驚人的是在現在這個微涼的天氣,作為底層使用加上防風外套,也在溫控上面有很好的效果,所以近期低海拔的單日行程,我都還是會使用這件短t。

0*UXbrPpHfXuTaVrrY熊可愛。


而這件短t的圖案眾多,就算平常作為一般穿著,也不會有濃濃的運動感,很適合搭個帽子短褲出門,所以使用率頗高。羊毛裝備的入手價通常偏高,短袖的羊毛衣相較親民很多,如果想要嘗試衣著上的第一個羊毛品項,那短t會是比較好入手的選擇。

0*1S-X8thoXa2VfMve秋初去爬加里山非常合適。


我自己比較喜歡的配置是底層一定要使用羊毛的,在活動時能維持好的溫控狀態,外層和行進中層也會比較好搭配,而如果預算拉高,同樣為150磅的 Smartwool Merino Sport 150,就是一件更合適於三季使用的底層衣,維持良好的排汗效果與透氣性,長袖也比較能兼具秋季上山所需,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的登山裝備,在底層衣的選擇上非常推薦升級羊毛衣。

0*dnwyZrbV8AqWSF7O前段只有單穿一件羊毛t,後段有加風衣。


來自美國的羊毛大廠 Smartwool ,和紐西蘭美麗諾公司,建立了美麗諾羊毛的「ZQ認證」,認證包含:

△採用自由放牧,友善飼養

△具備生產履歷以追蹤來源牧場

△飼主與牧場員工必須獲得公平貿易的價格收入

△羊毛經由人工挑選


0*dlWctrht3HITcPGO


|輕量化:用羊毛衣調節溫度,讓保暖層事半功倍|

許多人在想秋、冬季上山時,總把重點放在中層、保暖的配件等等,因為在山上失溫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所以就會東抓一件西抓一件,確保自己能在山上不會冷,這樣的想法是沒錯,但方式可以調整,因為中層通常是包內非常佔體積又重的裝備,多帶備用的中層會讓包內裝備重量不斷上升。

這樣的裝備選擇,忽略了底層其實在寒冷的季節中是最重要的,緊貼肌膚的保暖層,如果使用羊毛底層來維持乾爽,能讓周圍體溫維持,相對的保暖層就能調整到更剛好的狀態,三季大多使用150g的羊毛衣,到了秋冬比較冷的高山,會選擇200g,雪季、國外旅遊、滑雪活動等等則會使用250g。

底層衣影響了中層的選擇,在正確的溫度選對底層衣,可以幫助自己在登山時大幅降低備用的保暖用,畢竟一件保暖外套體積大概就是3–5公升,能少一件就讓包包輕鬆一些。


0*TEhkdxlO5C9Ug4Ah


|羊毛混織:最適合台灣的三季登山、露營行程|

大多人在羊毛裝備上猶豫,通常都是因為預算上考量,因為純羊毛真的是「太貴了」,加上純羊毛在夏季的排汗效果還是略遜色於聚脂纖維,所以很多人會稍微猶豫一下。Smartwool NTS 150 Merino Sport 是我開始使用後,認為非常符合台灣大部分氣候狀況的羊毛底層,價格也約落在 3000元上下,價格也比較友善,使用 56%的美麗諾羊毛,搭配 44%的聚酯纖維,排汗效果也得到了提昇。


0*pbxK061U5zwZnPKY坪林野炊時。0*1PiTVj0lkitxwrk5煮菜了!0*2xsyQZRhNITm6NT5苗栗露營。


除了雪季之外,這樣的羊毛混織是非常適合台灣的登山、露營行程,特別是入夜的時候帳篷外可能只有10度以下,穿著羊毛底層真的是剛剛剛好的溫暖舒適。

0*_qJRhNNAtUEDLwN4

|羊毛襪:戶外活動標配,Smartwool PhD 戶外中量級中長襪|

羊毛除了適合製成底層衣、T-shirt外,不能少的還是最廣為人知的裝備標配一羊毛襪, PhD相較一般大眾比較常見的hike系列,增加了彈性纖維的比例,整體厚度與Medium款式差不多,但使用上的舒適度卻優於經典的 hike 系列,四向彈性讓襪子的包覆性、靈活度都非常的不錯,雖然價格突破單雙千元,但整體細節的提升實在是會讓我覺得蠻值得的,也取代 hike 系列成為我登山襪款的主要配置。

0*mkX2BSd9VzK2gVp1搭配 Salomon X ULTRA 4。


逼近冬季,慎選裝備更加重要,今年台灣的氣溫冷得早,怎麼樣能在最輕量的裝備配置下,完成冬季的登山行程是一大課題,大家消費券都領了,正是這種「平常有點買不下手的中高階裝備」最佳的入手時機。


0*jZLZepPG2an-4EaF搭配雨鞋也很適合!


本篇文著用的款式由 Smartwool 提供!如果想知道更詳細的規格可以來去看他們那邊:

Smartwool FB官方粉絲團 http://bit.ly/2G8VF9A
Smartwool 官方網站 http://bit.ly/2GntO5V
Smartwool 網路商城 http://bit.ly/2LXJOR4

-

△IG 真的比較有趣追蹤起來吧: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ggoesout/
△臉書大家多跟我聊聊嘛:
https://www.facebook.com/chenggoesout/


留言

預設頭像